黄琳群;蔡秀萍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益肾降浊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DN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益肾降浊胶囊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等指标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治疗后Scr 、BUN 均显著下降,Ccr显著升高,但治疗组下降(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24hUPro 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 CysC 未见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益肾降浊胶囊治疗DN肾功能不全,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史耀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梦龙;刘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进行抢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危重病人时,对其使用抢救模式时进行全程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对于医疗护理的风险也起到降低作用,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戴洁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囊摘除术加大网膜填塞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采取"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术式,实施综合性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倪雯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结合其特点,通过运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本院选取54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单一用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07%;治疗后,两组相比,除左心室后壁厚度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具体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与护理后,见22例治愈,治愈率为34.4%;32例好转,好转率为50.0%;9例未愈,占比为14.1%;1例患者出现死亡,占比为1.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给予其精心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苏醒,降低致残率,加速其康复进程。
作者:周莉;张华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低血钠发病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国内外1984~2013年低血钠文献,分别就病因、症状、化验、治疗四方面内容进行二次系统分析(Meta分析)。结果国内6742例低血钠病例中摄入不足性低血纳20.85%;胃肠丢失性低血钠20.52%;肾病相关性低血钠16.88%;肺病性低血钠6.51%;心源性低血钠10.73%;中枢性低血钠8.37%;肾上腺皮质病性低血钠3.99%;肝病相关性低血钠6.98%。结论轻度低钠治疗原发病即可(62.36%)中重度(33.57%及5.82%)及时补钠。
作者:梁韶春;张艺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本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11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4例只单纯应用传统西医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治疗方法。观察统计两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完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实验,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传统西医护理方法的实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评分为(93.46±2.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9.23±4.21)分,而单纯运用西医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为(79.86±5.8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1.85±6.74)分。两组的护理效果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指导下施行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钝性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12/201312接收的经明确诊断的肾上腺钝性损伤1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2例(18.2%)为左侧肾上腺损伤,9例(81.8%)为右侧。7例(63.6%)见血肿,具体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肿块影,其中2例为迟发性血肿;4例(36.4%)为肾上腺挫伤,具体表现为肾上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胀、增粗。经复查后见5例完全吸收,1例为假性囊肿形成,1例为机化结节;经随访CT复查后显示血肿体积变小,密度由边缘降低,损伤后的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钝性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检查后可见其特征性表现,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韩雪盈;俞羚;周建平;李敏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106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4年间共收治了106例因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摘除术造成的瘢痕妊娠的患者,依患者不同情况及意愿,分别进行了保守的用药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本文根据患者情况对这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栓塞,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并进行清宫术祛除妊娠组织,剖宫产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经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除外子宫因大出血进行子宫全切的患者,其余患者术后出血较少,血βhC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切实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预后效果佳,本次研究中的106例患者,分别在介入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患者60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86.6%,对照组治疗效果7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能够抑制病情进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人类端粒酶(TECR)基因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宫颈癌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过阴道镜、细胞学、杂交捕获以及FISH TERC检查后确诊,研究细胞学与FISH TERC与组织学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细胞学、FISH TERC与杂交捕获这三种筛查手段的优势与劣势,评价TERC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结果在对比中发现,FISH TERC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比杂交捕获检测值低,和细胞学基本一样,但是FISH TERC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检值与准确性比细胞学与杂交捕获明显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SH TERC准确性较高,可以有效的应用与宫颈癌的筛查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成熟型疣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进行干预治疗,经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Hp根除率及其在胃镜下的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胃内隆起性病变的消失率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
作者:刘长彬;方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冲剂,3次/d;治疗组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每次10mL,3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口腔黏膜,每1~2h 1次;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各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9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高血压(40例,占66.7%),脑淀粉样血管病(8例,占13.3%),脑血管畸形(6例,占10.0%),白血病(3例,占5.0%),原因不明(3例,占5.0%)。出血部住以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多见。结论多灶性脑出血疾病病情危重起病急,病程进展较快,发病原因以高血压多见,由磁共振或CT检查确定脑出血的部位和量的多少,决定其临床诊治的方案。
作者:李梁;张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主动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尚有争论,与被动吸烟相关危险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观察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心肌梗死危险的关系,11762例男性与13206例女性纳入研究。结果在为期12年的观察期间,770例男性和455例女性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结果显示,主动与被动吸烟二者与两性心肌梗死事件均有关联;女性的关联度似乎比男性更强。年龄校正分析显示被动吸烟较之从未吸烟者与心肌梗死事件关系更强。经重要因素校正后,主动和被动吸烟仍然与心肌梗死危险显著相关。与≥30岁的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者,20年后心肌梗死危险增加40%。结论被动吸烟不仅自身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男性可用主动吸烟加以解释,女性则主要是由于被动吸烟所致。
作者:直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的要点,难点。方法对25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25例患者手足麻木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无障碍,疗效满意。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本院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中开出的119份处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治疗过程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药物的类型、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119张处方中79张使用抗感染药物,占66.4%。其中,抗菌药物单用61张,18张联用(16张二联,2张三联)。儿科中,常用抗感染药物有:头孢克洛、青霉素G、阿奇霉素等,使用多为头孢克洛,共有30张处方使用,占38%;其次为青霉素G,占20.2%;阿奇霉素使用占15.2%。结论抗感染药物在儿科诊治中存在过度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监督,提高药物使用率,避免药物浪费。
作者:田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在患者人群中,年龄大于60岁者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多项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怎样控制高血压的症状方面当今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观点较为相同,他们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已呈现出一种群体流行的特征。现将近几年有关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