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瘘的护理体会

倪雯汶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 胆瘘,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囊摘除术加大网膜填塞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采取"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术式,实施综合性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预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TI 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住本院及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筛选出4组,分别为单纯OSAHS组,单纯TIA组,OSAHS合并TIA组,及对照组,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四组人群血浆Hcy水平,同时检测与OSAHS及TIA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分别为单纯OSAHS组,单纯TIA组,OS-AHS合并TIA组,及对照组Hcy水平为(20.57±10.23)μmol/L,(16.57±9.17)μmol/L,(13.57±8.41)μmol/L,(10.57±7.32)μmol/L四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且各项血脂指标四组间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OSAHS合并TIA患者Hcy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单纯OSAHS及单纯TIA患者。

    作者:黄琳群;蔡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在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调查比较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本院进行单纯性肾囊肿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50例和经皮穿刺硬化组50例,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区别。结果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手术时间(59.32±4.32)min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硬化组(17.32±3.21)min,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42%)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硬化组(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穿刺硬化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硬化术在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中由于赞成损伤较少、费用较低等优点,能更好地应用于手术治疗之,如果这种方法手术无效时,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才能作为备用方法用于手术。

    作者:李富林;黄栋强;黄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部位修复情况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创缘松解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移植皮瓣修复技术,应用于颊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诊治的64例颊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2例予以创缘松解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术,研究组32例予以移植皮瓣修复术,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移植修复对颊部恶性肿瘤患者切除后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低。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卫生所于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阿司匹林剂量的差异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40例,余下19例患者归入对照组(E组)。A、B、C、D四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中A组75mg/d,B组100mg/d,C组125mg/d,D组150mg/d,E组则给予常规疗法完成治疗。记录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集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其给药后胃肠黏膜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除E组血小板凝集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A、B、C、D四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A、B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D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凝集率,达到良好抗血小板作用,每日服用75mg与每日服用100mg疗效相近、每日口服125mg与每日口服150mg疗效相似,均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银;张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在患者人群中,年龄大于60岁者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多项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怎样控制高血压的症状方面当今国内外相关专家的观点较为相同,他们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发病已呈现出一种群体流行的特征。现将近几年有关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这50例患者中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的有2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有22例,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保守治疗的28例患者中治愈的有20例,治愈率为71.43%;采用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9例,治愈率为86.36%。结论在对胃肠手术后发生肠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适宜的治疗方案,确保佳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小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探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5.00%(38/40),复发率为10.00%(4/40)。对照组为100%(40/40),复发率为12.50%(5/40),比较没有较大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结果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进度快等优点,治疗效果很好,同时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解决患者的息肉以及结石粘连问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屈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红霉素、呋喃唑酮与谷维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养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应用谷维素+呋喃唑酮+红霉素进行治疗;B组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p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谷维素+呋喃唑酮+红霉素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明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等级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等级。

    作者:何英;孙中美;胡顺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一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曲美他嗪治疗的患者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生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并针对护理结果,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从性和掌握知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方案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有效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踪志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为高血压(40例,占66.7%),脑淀粉样血管病(8例,占13.3%),脑血管畸形(6例,占10.0%),白血病(3例,占5.0%),原因不明(3例,占5.0%)。出血部住以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多见。结论多灶性脑出血疾病病情危重起病急,病程进展较快,发病原因以高血压多见,由磁共振或CT检查确定脑出血的部位和量的多少,决定其临床诊治的方案。

    作者:李梁;张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热毒宁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运用热毒宁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热毒宁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儿退热、疱疹消失和饮食恢复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休克的三步诊断治疗思维

    急危重患者处理的总体思路:早期诊断、高危分层、合理分流、科学施治[1-3]。休克治疗思维第一步生命指证是否稳定,凡是收缩压<80mmHg,或心率>120次/min,脉细弱或呼吸>24次/min,口唇明显紫绀,或神志不清,皮肤湿冷,无尿;对于危重患者应马上吸氧,建立两条输液通道,完成三大常规检查,如呈现失血性休克,加查血型。

    作者:柴贺贺;梁韶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进行抢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危重病人时,对其使用抢救模式时进行全程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对于医疗护理的风险也起到降低作用,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戴洁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8.0%,79例非常满意,19例满意。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治疗中,做好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董立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少数民族实习生培养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

    现阶段临床实习主要以临床医生带教为主,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对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培养,作为临床教学的一线参与者,作为实习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直接影响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混居地区,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的医学教育工作与普通院校医学生的教育工作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带教素质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医学生教育中临床带教老师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周欣;段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狂犬病暴露Ⅲ级预防处置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Ⅲ级预防处置及护理方法及心得。方法本院急诊科自2012~2013年共收治狂犬病暴露Ⅲ级患者230例,经过迅速及时彻底的清创、规范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足量的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医护人员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注意伤口换药及药物反应观察,随访1年。结果无一例狂犬病发生,亦未出现破伤风及其它伤口的严重感染。结论对暴露患者迅速彻底的冲洗清创消毒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足量准确地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及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控制狂犬病发作的保障,精心的护理决定着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患眼28只)与观察组(25例,患眼29只),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86.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且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率以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给予其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林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目的:分析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组成对照组,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满意度,总结出有效预防、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而且治疗时间短,康复率高,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必须从肺结核病的感染源入手,分析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对策措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我院在改进的医疗方案后,不仅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康复率,而且还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姬会春;王洪旗;李娟;刘庆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