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段惠洁
目的: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住院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家属干预前的心理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家属的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存在怀疑与不信任、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与紧张及其他心理状态者所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患儿家属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怀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家属的各种不良情绪,对于家属的治疗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史双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与毕Ⅱ式吻合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术后行毕Ⅱ式吻合术,观察组患者行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与后1月的空腹血糖(FBG)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FBG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FBG和术后3个月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ouxenY胃肠流转术降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优于毕Ⅱ式吻合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继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语言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临床工作中的观察,总结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据其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为:焦虑、猜疑、易怒、害怕的心理,不服老、否认、自尊的心理;孤独寂寞的心理;悲观绝望频死感的心理。结论良好亲切的语言,能够带来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我科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疗效分析。方法将24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复方中药熏洗加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7%,对照组为76.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小便困难、便血方面,观察组疗效占明显优势。结论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康复。
作者:马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蒌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挟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参蒌宁心汤,对照组口服参龙宁心胶囊。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临床主要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的疗效,且治疗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蒌宁心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虚挟痰瘀证)安全、有效。
作者:于清华;董谊;孙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主动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尚有争论,与被动吸烟相关危险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观察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心肌梗死危险的关系,11762例男性与13206例女性纳入研究。结果在为期12年的观察期间,770例男性和455例女性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结果显示,主动与被动吸烟二者与两性心肌梗死事件均有关联;女性的关联度似乎比男性更强。年龄校正分析显示被动吸烟较之从未吸烟者与心肌梗死事件关系更强。经重要因素校正后,主动和被动吸烟仍然与心肌梗死危险显著相关。与≥30岁的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者,20年后心肌梗死危险增加40%。结论被动吸烟不仅自身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男性可用主动吸烟加以解释,女性则主要是由于被动吸烟所致。
作者:直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今后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取了我区卫生监督部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例共23例,并依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主要处罚类型包括条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违反《处方管理办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无证行医。处罚情况一般为罚款,对游医的处罚力度不足。结论当前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力度尚有不足,特别是对游医的查处和惩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作者:黄旭杰;魏海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钝性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12/201312接收的经明确诊断的肾上腺钝性损伤11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表现。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2例(18.2%)为左侧肾上腺损伤,9例(81.8%)为右侧。7例(63.6%)见血肿,具体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肿块影,其中2例为迟发性血肿;4例(36.4%)为肾上腺挫伤,具体表现为肾上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胀、增粗。经复查后见5例完全吸收,1例为假性囊肿形成,1例为机化结节;经随访CT复查后显示血肿体积变小,密度由边缘降低,损伤后的肾上腺形态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钝性损伤诊断中采用螺旋CT检查后可见其特征性表现,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韩雪盈;俞羚;周建平;李敏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梦龙;刘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输液病人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实施输液进行治疗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84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81%,出现投诉率仅为1.19%同对照组患者的80.95%和13.10%相比,P<0.05。结论在采用输液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1/201306在本院治疗的7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肾结石能缩短手术时间,结石清除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胡国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者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或时间延长,其临床表现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近年来,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阿托伐他汀具有有调脂、降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临床在选择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临床效果也有较大差异,为探讨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差异,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王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每日短时血液透析(short daily hemodialysis,sDHD)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CHD)能否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和生活质量(QOL)。方法从正在接受CHD的患者中经知情同意后随机选择54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检测各相关实验室指标作为基线后观察组开始接受sDHD,对照组继续CHD。之后在6个月复查实验室指标。两组6个月后复查结果分别命名为sDHD2和DHD2。比较评估在基线和6个月时贫血、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要求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要求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透析效率标准指数(stdKt/V)比较,sDHD2较CHD2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SDHD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要求,并能提高尿毒症患者提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文玲;朱桂英;诸伟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患者60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血脂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86.6%,对照组治疗效果7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能够抑制病情进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以常规药物方法治疗,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加用适量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结合适量药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冲剂,3次/d;治疗组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每次10mL,3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口腔黏膜,每1~2h 1次;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各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9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10/201310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N 端前脑钠素(NTproBNP)、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与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缬沙坦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彭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脏辅助装置对于不同心衰程度的急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犬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18条健康清洁的犬,体重2436kg,随机分为3组,通过冠脉微栓塞法使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等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不同程度的减少小于30%、30%~50%、大于50%;分别对应A、B、C三组。对于造模成功的动物采用双心室辅助,并在实验开始时采用1:1的频率辅助,记录主动脉压力,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通过心脏直接辅助装置的应用,能够使心输出量(CO)和平均动脉压(MAP)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收缩压、舒张压也相应的提高;A、B、C三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心脏收缩同步的心脏辅助装置对于急性心衰犬能够改善心脏的收缩能力,辅助心脏的收缩,提高其心输出量,使其血流动力学参数得以提高。
作者:刘超;李圣博;刘鸿昊;姚星星;焦周阳;文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细胞毒性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其抗肿瘤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细胞毒性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吸入、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造成肝肾、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毒性损害,并且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畸形、生育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该类药物的使用、配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免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健康损害。本文分析了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组成对照组,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满意度,总结出有效预防、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而且治疗时间短,康复率高,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必须从肺结核病的感染源入手,分析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对策措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我院在改进的医疗方案后,不仅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康复率,而且还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姬会春;王洪旗;李娟;刘庆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