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研究

赵红

关键词:糖尿病, 饮食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内囊摘除术加大网膜填塞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囊型肝包虫合并胆痿采取"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术式,实施综合性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倪雯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对比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肾肿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肾热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物使用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胡国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GF-β1和C TGF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度分层的关系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探讨TGFβ1和CTGF与ACS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中危组、高危组均较低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CTGF水平在不同危险度分级间比较有差异,说明TGFβ1、CTGF能作为评价心脏恶性事件危险性的相关指标。

    作者: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患者冠脉介入手术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冠脉介入手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71例接受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年龄段患者,按照年龄段构成分为三组,对照A组(3655岁)27例,对照B组(5680岁)30例,研究组(2135岁)14例,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高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者术生存质量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年龄段患者生存质量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予以相对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辉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临床探析

    目的:对引发拔管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患者,甲组患者采用直接拔管的方式拔管,乙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进行拔管,在患者拔管后采用沙袋加压的方法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和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220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发生拔管反应,其中甲组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明显多于乙组(P<0.05),针对患者的快率反应和慢率反应的不同表现进行针对性处理如药物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后,有42例患者处理效果良好,有效率达到95.45%。结论拔管反应,针对不同反应的症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治疗因拔管而带来的综合征。

    作者:毛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强化足部护理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分析探讨强化糖尿病足部护理教育对防治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于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强化足部护理教育,对照组只进行糖尿病相关教育,不进行强化足部护理教育。比较2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结论强化足部护理教育组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普通教育组。提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护理强化教育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作者:韩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与传统痔手术的临床护理对比

    目的:分析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与传统痔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接受治疗重度痔疮患者88例,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愿意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重度痔疮疾病,而对照组患者愿意接受传统痔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疾病,分别给这两组患者进行给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手术背景下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下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传统痔手术下的护理效果,并且治疗组患者在护理模式下其手术过程时间为(9.48±1.21)min,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模式下其手术过程时间为(39.12±1.32)min;治疗组患者在护理模式下其住院天数为(3.21±1.11)d,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模式下其住院天数为(9.89±2.23)d,因此,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痔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护理效果,因此,在重度痔疮临床治疗活动中,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值得推广与应用,并且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背景下,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果以及效率。

    作者:陈萍;王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对脑性瘫痪患者护理

    以抽取病例的方法为指导,分别将已经抽好的病例分为两组,从而进行观察比较取证得出国内外医学相结合的医学成就对脑性疾病患者的深远影响。而观察组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路径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对这两组患者院内发生感染率、住院的平均时间、住院的费用进行比较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的费用非常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全面的实施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路径后脑性瘫痪患者院内发生感染率、住院的费用大都低于实施之前,但是有效率高于实施之前。结论国内外医学相结合的良好反应使得脑性疾病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同时也减轻了病人家庭长期支付昂贵药费的负担。

    作者:徐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本文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阻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后,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吞咽阻碍患者时,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6%,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细胞毒性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其抗肿瘤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细胞毒性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吸入、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造成肝肾、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毒性损害,并且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畸形、生育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该类药物的使用、配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免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健康损害。本文分析了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染色体病教学在遗传病预防中的意义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遗传病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人们对人类疾病中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愈加重视,社会对遗传病预防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近年来临床遗传学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阐述了染色体病教学在遗传病预防中的意义与研究价值,同时介绍了遗传病预防中主要的几种染色体病,并进行了染色体病教学的展望。

    作者:温得中;温剑平;赵佳;宋朝霞;杨剑丽;朱玉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穿刺前与穿刺后72h的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APACHE评分以及穿刺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有效穿刺后,患者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APACHE 评分均显著降低,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谷丙转氨酶却无明显变化,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刺治疗的治愈率为65.5%,并发症的病发率为24.0%,无死亡现象发生。结论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病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的要点,难点。方法对25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25例患者手足麻木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无障碍,疗效满意。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E V71感染重症病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意义

    目的:对EV71感染重症病例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及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结果 EV71重症重型组较对照组CD3、CD4、CD8百分比升高;EV71重症危重型组较其余2组CD3、CD4百分比减低,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感染重症病例细胞免疫功能存在异常。

    作者:王文杰;朱洪峰;岳屹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探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5.00%(38/40),复发率为10.00%(4/40)。对照组为100%(40/40),复发率为12.50%(5/40),比较没有较大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结果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进度快等优点,治疗效果很好,同时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解决患者的息肉以及结石粘连问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屈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少数民族实习生培养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

    现阶段临床实习主要以临床医生带教为主,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对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培养,作为临床教学的一线参与者,作为实习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直接影响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混居地区,针对少数民族医学生的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的医学教育工作与普通院校医学生的教育工作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带教素质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医学生教育中临床带教老师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周欣;段惠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裂术后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临床护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我科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疗效分析。方法将24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复方中药熏洗加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7%,对照组为76.6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疼痛、小便困难、便血方面,观察组疗效占明显优势。结论复方中药熏洗配合中医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康复。

    作者:马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研究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效果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优,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肖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