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玉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探讨TGFβ1和CTGF与ACS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中危组、高危组均较低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CTGF水平在不同危险度分级间比较有差异,说明TGFβ1、CTGF能作为评价心脏恶性事件危险性的相关指标。
作者: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2.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实验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细胞毒性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其抗肿瘤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细胞毒性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吸入、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造成肝肾、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毒性损害,并且还可引起免疫抑制、畸形、生育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对该类药物的使用、配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免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健康损害。本文分析了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阻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后,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治疗脑卒中吞咽阻碍患者时,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60例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检测。结果在60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57例HPV感染,其中57例HPV感染中鳞癌患者37例,HPV阳性33例,阳性率89.2%,腺癌12例,HPV阳性7例,阳性率58.3,%,鳞腺癌8例,HPV阳性100%。57例HPV感染检出9种HPV基因型,其中HPV6有6例,检出率为10.5%,HPV11有5例,检出率为8.8%,HPV16有22例,检出率为38.6%,HPV18有9例,检出率为15.8%,HPV31有2例,检出率为3.5%,HPV33有4例,检出率为7.0%,HPV45有1例,检出率为1.8%,HPV58有3例,检出率为5.3%。HPV59有5例,检出率为8.8%。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来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作者:骆春艳;路晓;王晓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穿刺前与穿刺后72h的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APACHE评分以及穿刺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有效穿刺后,患者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APACHE 评分均显著降低,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谷丙转氨酶却无明显变化,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刺治疗的治愈率为65.5%,并发症的病发率为24.0%,无死亡现象发生。结论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病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国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在临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本院于2011年2月~2013月2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泗锐;高月亮;安瑞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并总结相关体会,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了共80例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日常各项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仍然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各项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前后各项的统计指标,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频率明显比对照组的少,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淑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成熟型疣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进行干预治疗,经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Hp根除率及其在胃镜下的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胃内隆起性病变的消失率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氩离子高频电凝术联合药物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
作者:刘长彬;方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英国临终关怀的一些服务现状进行论述,探讨我国患者临终关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提高我国患者临终关怀力度,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或建议。
作者:罗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网球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专门的电磁波治疗器对肘关节的疼痛部位进行定点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注射和中药热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球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作者:吴文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法,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86.2%,将两个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将两个小组的平均疗程、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临床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住院时间较短,还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白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106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4年间共收治了106例因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摘除术造成的瘢痕妊娠的患者,依患者不同情况及意愿,分别进行了保守的用药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本文根据患者情况对这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栓塞,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并进行清宫术祛除妊娠组织,剖宫产妊娠病灶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经治疗后,患者均预后良好,除外子宫因大出血进行子宫全切的患者,其余患者术后出血较少,血βhC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切实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预后效果佳,本次研究中的106例患者,分别在介入治疗,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主动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是对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尚有争论,与被动吸烟相关危险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观察主动和被动吸烟与心肌梗死危险的关系,11762例男性与13206例女性纳入研究。结果在为期12年的观察期间,770例男性和455例女性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结果显示,主动与被动吸烟二者与两性心肌梗死事件均有关联;女性的关联度似乎比男性更强。年龄校正分析显示被动吸烟较之从未吸烟者与心肌梗死事件关系更强。经重要因素校正后,主动和被动吸烟仍然与心肌梗死危险显著相关。与≥30岁的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者,20年后心肌梗死危险增加40%。结论被动吸烟不仅自身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男性可用主动吸烟加以解释,女性则主要是由于被动吸烟所致。
作者:直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生命体征监测等综合干预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实施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胡娇;罗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比较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本院进行单纯性肾囊肿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50例和经皮穿刺硬化组50例,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区别。结果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手术时间(59.32±4.32)min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硬化组(17.32±3.21)min,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42%)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硬化组(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穿刺硬化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硬化术在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中由于赞成损伤较少、费用较低等优点,能更好地应用于手术治疗之,如果这种方法手术无效时,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才能作为备用方法用于手术。
作者:李富林;黄栋强;黄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卫生所于2010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阿司匹林剂量的差异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40例,余下19例患者归入对照组(E组)。A、B、C、D四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中A组75mg/d,B组100mg/d,C组125mg/d,D组150mg/d,E组则给予常规疗法完成治疗。记录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集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其给药后胃肠黏膜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除E组血小板凝集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外,A、B、C、D四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A、B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D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凝集率,达到良好抗血小板作用,每日服用75mg与每日服用100mg疗效相近、每日口服125mg与每日口服150mg疗效相似,均安全可靠。
作者:张子银;张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本院儿科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中开出的119份处方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治疗过程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药物的类型、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119张处方中79张使用抗感染药物,占66.4%。其中,抗菌药物单用61张,18张联用(16张二联,2张三联)。儿科中,常用抗感染药物有:头孢克洛、青霉素G、阿奇霉素等,使用多为头孢克洛,共有30张处方使用,占38%;其次为青霉素G,占20.2%;阿奇霉素使用占15.2%。结论抗感染药物在儿科诊治中存在过度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监督,提高药物使用率,避免药物浪费。
作者:田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对婴儿急性肠套叠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二连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100例急性肠套叠婴幼儿,用空气灌肠整复位方法进行整复治疗。结果治疗康复86例,无效14例。结论对急性肠套叠的婴幼儿,首选治疗方法应为空气灌肠整复方法,即用自动控制压力机,调整空气压力结合腹部按摩。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霍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