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国政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穿刺前与穿刺后72h的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计数、APACHE评分以及穿刺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有效穿刺后,患者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APACHE 评分均显著降低,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谷丙转氨酶却无明显变化,与穿刺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穿刺治疗的治愈率为65.5%,并发症的病发率为24.0%,无死亡现象发生。结论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病发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研究

    目的:本文分析了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情况,为今后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选取了我区卫生监督部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查处的非法行医案例共23例,并依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主要处罚类型包括条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违反《处方管理办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无证行医。处罚情况一般为罚款,对游医的处罚力度不足。结论当前对非法行医的行政执法力度尚有不足,特别是对游医的查处和惩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作者:黄旭杰;魏海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钡餐造影检查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钡餐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窦癌患者的检查率稍高于胃底癌,组间对比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钡餐造影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梦龙;刘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探究有效的临床疗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对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肠内营养治疗的有效率为92.9%。结论急性胰腺炎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肠道屏障损伤和肠道动力不足有关,肠内营养疗法具有较好疗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结合其特点,通过运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本院选取54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单一用药治疗和联合用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07%;治疗后,两组相比,除左心室后壁厚度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持续6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内科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中美;何英;胡顺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江世敏;初娜;匡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产妇76例为观察组,对比以往未实施风险管理的产妇76例的对照组,观察产妇在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对护理人员的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的反应效果。结果经观察组产妇在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对护理人员评分比较,实施后各方面均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在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进行抢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代的临床研究治疗危重病人时,对其使用抢救模式时进行全程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对于医疗护理的风险也起到降低作用,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戴洁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2.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实验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2/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44),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绞痛院前判断及急救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心绞痛病人院前按危险分层进行急救,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先分层再分组的原则分为高(中)危险组和低危险组两组,诊断其所属的组别后,对每组患者按急诊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分层治疗组,双号为常规治疗组。分层治疗组按照病人的高(中)、低等级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而常规治疗组则无论高(中)、低危险等级,均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对两种危险等级的病人,分别观察其新旧两种疗法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得出有效例数,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高(中)危险组中分层疗法与常规疗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治疗组优于常规对照组;而低危险组中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中)危险层的心绞痛患者实施院前危险分层急救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于低危险层的心绞痛患者则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项目成本与流程化管理探讨

    目的:分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项目成本与流程化管理,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的10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收集工作记录等方式调查相关的财务数据以及服务项目。结果10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展62项服务,未开展服务项目6个,在开展的62项服务中包括3个万元以上项目,10个千元以上项目,49个百元以上项目。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均为成本低廉且项目较多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其中实施流程化管理能够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程小川;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1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冲剂,3次/d;治疗组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每次10mL,3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口腔黏膜,每1~2h 1次;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各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9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染色体病教学在遗传病预防中的意义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得以控制,而遗传病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人们对人类疾病中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愈加重视,社会对遗传病预防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近年来临床遗传学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阐述了染色体病教学在遗传病预防中的意义与研究价值,同时介绍了遗传病预防中主要的几种染色体病,并进行了染色体病教学的展望。

    作者:温得中;温剑平;赵佳;宋朝霞;杨剑丽;朱玉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STEMI患者短途院间转运行急诊PCI术的途中安全性观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通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和凝血过程激活,引起冠状动脉血栓性完全阻塞所致[1]。尽早、完全和持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再灌注,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2]。血运重建手段包括静脉溶栓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本院无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条件,对于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适宜静脉溶栓者全部积极行药物静脉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症或静脉溶栓失败者全部积极、迅速地转运至就近(转运时间<1h)的有条件行急诊PCI的医院。本文旨在观察转运患者途中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确定此类患者短途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唐瑞双;邢佳侬;陈晓君;刘晓凤;戚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Me ta分析

    目的:比较近年来慢性心房纤颤奎尼丁、乙胺碘呋酮、莫雷西嗪、索他洛尔疗效。方法在中文CNKI数据库中检索文献,纳入心房纤颤四种药物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以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疗效较好。有效率高于索他洛尔和莫雷西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ta分析表明、在60岁之前患者,除颤成功与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而60岁以上人群,除颤是否成功与预后关系不大目前治疗房颤有效、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仍推荐乙胺碘呋酮。

    作者:李钢;郭菁;梁韶春;侯国娜;梁丽丽;李俊;李腾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对脑性瘫痪患者护理

    以抽取病例的方法为指导,分别将已经抽好的病例分为两组,从而进行观察比较取证得出国内外医学相结合的医学成就对脑性疾病患者的深远影响。而观察组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路径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对这两组患者院内发生感染率、住院的平均时间、住院的费用进行比较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的费用非常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全面的实施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路径后脑性瘫痪患者院内发生感染率、住院的费用大都低于实施之前,但是有效率高于实施之前。结论国内外医学相结合的良好反应使得脑性疾病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同时也减轻了病人家庭长期支付昂贵药费的负担。

    作者:徐贺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一个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区别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随着近代护理学的发展,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已形成它独特的规律性。早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及时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恰当的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促使老年患者康复的先决条件。

    作者:王永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佩尔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路径

    目的:观察佩尔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期间的护理管理路径与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均使用佩尔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管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水平、血压稳定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佩尔地平用药方案下实施护理管理路径,能够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维持血压稳定,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关注重视。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林巴斯纤维内窥镜漏水故障的判断与测漏方法

    在使用纤维内窥镜的过程当中,漏水是比较常见的故障。本文主要就以奥林巴斯纤维内窥镜为例,对纤维内窥镜产生的漏水故障进行判断然后分析测漏的方法。

    作者:高伟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