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研究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采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效果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茯苓桂枝白术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优,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肖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式进行探讨,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与作息规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当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患者为35例(46.7%),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当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患者仅有25例(33.3%),总有效率为73.3%,证明观察组采用的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限制较大,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应从患者的生活条件以及日常作息入手,有效的控制血压。
作者:唐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食物中毒的相关症状,对病毒进行检验,为临床和理论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某一社区200例曾发生食物中毒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的大多为小学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经常在市场周边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病毒检验分别将沙门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与相关的疑似菌落进行凝集,未显示阳性,因此排除这几项,综合血清学的检测结果判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导致。结论应对居民普及知识健康教育,进而减少中毒情况的出现,对病菌进行检验,能够有效进行治疗并且寻找预防措施。
作者:郝广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佩尔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期间的护理管理路径与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均使用佩尔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管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水平、血压稳定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佩尔地平用药方案下实施护理管理路径,能够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维持血压稳定,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关注重视。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接受舒适护理的患者组,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组,其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凤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探讨TGFβ1和CTGF与ACS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血清TGFβ1和CT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中危组、高危组均较低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CTGF水平在不同危险度分级间比较有差异,说明TGFβ1、CTGF能作为评价心脏恶性事件危险性的相关指标。
作者: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上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等级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等级。
作者:何英;孙中美;胡顺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校医对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某小学2012年09月~2013年09月期间一至三年级学生6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学生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0例。对照组学生不开展甲型H1N1流感健康指导,试验组开展甲型H1N1流感健康指导,对两组学生一年中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共计8名学生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中一年级3例,二年级3例,三年级2例,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为2.67%;对照组中共计22名学生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中一年级9例,二年级7例,三年级5例,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为7.33%,试验组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校医对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流感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吉日嘎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语言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临床工作中的观察,总结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据其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为:焦虑、猜疑、易怒、害怕的心理,不服老、否认、自尊的心理;孤独寂寞的心理;悲观绝望频死感的心理。结论良好亲切的语言,能够带来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刘艳霞,文章:《中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刊登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5月第2卷第5期。文章题目应为《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一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调查确诊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建立家族健康管理档案,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
作者: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主要的危险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孕妇的流产史、孕产次、分娩方式、年龄、多胎妊娠以及巨大儿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孕周与子宫切除术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实施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孕妇的流产史、孕产次、剖宫产、年龄、多胎妊娠以及巨大儿,必须严格的掌握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状况,重视围生期保健工作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低血钠发病规律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国内外1984~2013年低血钠文献,分别就病因、症状、化验、治疗四方面内容进行二次系统分析(Meta分析)。结果国内6742例低血钠病例中摄入不足性低血纳20.85%;胃肠丢失性低血钠20.52%;肾病相关性低血钠16.88%;肺病性低血钠6.51%;心源性低血钠10.73%;中枢性低血钠8.37%;肾上腺皮质病性低血钠3.99%;肝病相关性低血钠6.98%。结论轻度低钠治疗原发病即可(62.36%)中重度(33.57%及5.82%)及时补钠。
作者:梁韶春;张艺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三维扩展成像对唇腭裂胎儿和正常胎儿唇腭部位的三维容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0例正常胎儿唇部显示率100%,硬腭显示率9%(9/10),有一例单侧唇裂合并腭裂仅诊断了唇裂而漏诊了腭裂,诊断率(9/10)。结论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尤其是唇裂合并牙槽骨及硬腭裂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1/201306在本院治疗的7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肾结石能缩短手术时间,结石清除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胡国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组成对照组,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临床预防策略。另外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率和患者满意度,总结出有效预防、治疗肺结核的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而且治疗时间短,康复率高,两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必须从肺结核病的感染源入手,分析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对策措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我院在改进的医疗方案后,不仅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康复率,而且还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姬会春;王洪旗;李娟;刘庆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和IL6的影响。方法45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全麻组(B组)、靶控输注芬太尼全麻组(C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T0)、切皮后2h(T1)、术毕(T2)、术后1天(T3)、术后3天(T4)5个时点取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和IL6。结果(1)与基础值(T0)比较,各组T1、T2、T3时点皮质醇浓度均升高(P<0.05);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 T2时点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与 B 组比较,C 组 T2时点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2)与基础值(T0)比较,A组T2、T3时点IL6浓度升高(P<0.05),B组、C组T1、T2、T3时点IL6浓度均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2时点IL6浓度升高(P<0.05),C 组T2、T3时点IL6浓度升高(P<0.05);与B组比较,C 组T2时点IL6浓度升高(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全麻次之,静脉靶控输注芬太尼全麻较差。
作者:向梅;莫怀忠;陆一鸣;陈伟;万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项目成本与流程化管理,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的10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收集工作记录等方式调查相关的财务数据以及服务项目。结果10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共开展62项服务,未开展服务项目6个,在开展的62项服务中包括3个万元以上项目,10个千元以上项目,49个百元以上项目。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均为成本低廉且项目较多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其中实施流程化管理能够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程小川;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