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几种因素分析

隋洋;周敏;李秋颖

关键词: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行夫精IUI 135对夫妇,共278周期.分析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导排卵、卵泡直径、IUI治疗周期、助孕指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排卵障碍者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IUI,妊娠率与自然周期IUI一致.多卵泡发育者和既往卵泡黄素化未破裂(LUF)者用Gn-RH-a诱导排卵取得了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似的排卵率与妊娠率,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和程度.本资料无多胎妊娠发生.IUI妊娠率与助孕指征有关(P=0.01),与hCG日优势卵泡直径无关(P>0.05).3周期失败后继续IUI治疗获得了与前3周期相似的累积妊娠率,但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P=0.018).结论: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结合IUI治疗安全有效,GnRH-a诱导排卵有效,降低OHSS及多胎妊娠几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使用者围绝经期取器与定期检查的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宫内节育器(IUD)使用者围绝经期取器与检查的相关知识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为围绝经期妇女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方法:以上海市静安区常住居民中已放置IUD的40~5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以街道为单位进行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 500人,内容包括个人特征、IUD相关知识和定期检查情况等.结果:实际调查1462人,其中81%的对象了解现用的IUD使用期限,87%的对象了解闭经6~12个月应取器,使用者的年龄、职业和置器时医生的宣传教育是上述知识知晓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者置器后第1年、调查前3年内定期检查率分别为83%、68%,定期检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置器时医生的宣传.结论:提高IUD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定期检查率的重点人群是受教育水平低者以及工人、农民,规范技术人员在置器时的宣传教育服务有助于提高妇女知识获取以及置器后的定期检查率.

    作者:徐倩倩;季军;闫立新;周维谨;车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7 种检测风疹IgG抗体的试剂盒的比较

    目的:比较7种检测风疹IgG抗体试剂盒的效果.方法:7种试剂盒中2种为本室自制,其余5种为国外市售.取262例育龄妇女血清标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测定.结果:7种试剂盒Kappa值和方法的可用度分别为0.21~1和24.1%~100%,检测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风疹抗体标准品时,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γ>0.85);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范围分别为57.3%~93.3%,53.1%~96.1%.结论:7种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时有较大的差异,急需进行试剂盒的标准化研究,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侯林浦;安莉莎;张萌;孙大光;马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几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几种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行夫精IUI 135对夫妇,共278周期.分析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导排卵、卵泡直径、IUI治疗周期、助孕指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排卵障碍者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IUI,妊娠率与自然周期IUI一致.多卵泡发育者和既往卵泡黄素化未破裂(LUF)者用Gn-RH-a诱导排卵取得了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似的排卵率与妊娠率,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和程度.本资料无多胎妊娠发生.IUI妊娠率与助孕指征有关(P=0.01),与hCG日优势卵泡直径无关(P>0.05).3周期失败后继续IUI治疗获得了与前3周期相似的累积妊娠率,但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P=0.018).结论: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结合IUI治疗安全有效,GnRH-a诱导排卵有效,降低OHSS及多胎妊娠几率.

    作者:隋洋;周敏;李秋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复药物流产间隔时间的探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因使用方便、痛苦小和无侵入性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且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有些病例在短时间内重复药物流产,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流产间隔时间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勤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及其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杨浦区、浦东新区、奉贤区1998~2006年第一孩鉴定为病残儿并已审批同意生育第二孩的429例家庭进行研究.结果:本次调查病残儿共涉及72个病种,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占50.8%;明确诊断为遗传性疾病的9种;先天及围产期致残占37.8%;先天性非遗传性和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合计占45.0%;在已生育的241例二孩中,病残再发生率为2.1%(5例);有50.0%的第一胎遗传性疾病病残儿家庭因接受优生指导而避免了二胎病残儿的出生.结论:神经系统疾病仍是本市病残儿的第一大疾病;遗传性疾病有所减少;先天因素也是致残的主要因为,但不明因为的残疾已居首位.患有出生缺陷性疾病是申请病残儿鉴定的主要因为;二孩病残再发生率不高.

    作者:李冬梅;陈和芬;查波;张戎舟;张梅兴;周晓波;毛幼青;薛人翼;顾瑞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卵管内径测量在输卵管节育栓研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输卵管内径的测量及分析,为输卵管节育栓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子宫输卵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00例,应用GE公司AW4.3工作站进行输卵管内径测量和数据频数分析.结果:输卵管内口内径1.07±0.48mm,0.60~1.39mm频率高(74.0%);间质部中段内径0.50±0.22mm,0.30~0.69mm频率占79.5%;间质部远端内径0.32±0.12mm,0.20~0.49mm频率占89.0%;峡部内径0.46±0.28mm,0.20~0.79mm频率占89.5%.结论:输卵管内径平均值及频数分布对输卵管节育栓的大小、形状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向君;王磊光;王绥煌;邱毅;李香营;战跃福;刘旭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城乡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青春期发育对于女性一生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月经初潮是评价女孩生长发育的标志性指标.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月经初潮时间与种族、健康状态、营养水平、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为了解本地区城市和乡村女性生长发育和月经初潮的变化规律,本文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包玉荣;赵志敏;李德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钙剂配伍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3%[1].而剖宫产后出血率高达19.8%[2].近两年来,本站对有剖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术中使用钙剂配伍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晓辉;刘淑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渗糖介入治疗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20例分析

    以往多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妇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院对高渗糖介入治疗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2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龚炜;汪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建立一个以低保护力的抗体水平(15IU/ml)为临界值的风疹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用优选的抗原和具有变色功能的标本稀释液,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标准品标定标准曲线,以常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对检测方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检测方法的佳工艺流程.对1005例育龄妇女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意大利Sorin公司的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呈高度相关(Kappa值为0.85).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抗体水平的筛查.

    作者:安莉莎;孙大光;侯林浦;张萌;马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胶浆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女性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措施,由于担心IUD嵌顿、取器疼痛、出血,或认为取器与否无关紧要等,有些妇女在绝经后数年仍未取器.而妇女绝经后由于内分泌改变,生殖器官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出现子宫、宫颈萎缩,IUD变形、嵌顿,宫颈狭窄变硬,甚至穹隆消失,给取器带来很大困难.2006年6月~2008年6月,笔者将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士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特殊性的异位妊娠是指孕卵种植在子宫切口瘢痕处,临床症状与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宫颈妊娠相似,但后果严重.早期超声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同道提供借鉴.

    作者:张云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观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常见因为之一.尤其是完全性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发生早,出血量大,甚至危及母儿生命.本文总结82例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史爱丽;王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文件<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内容、能力建设、组织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作者:刘来发;林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妊娠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经血液垂直传播.

    作者:赵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同时放置IUD致异位腹腔1例

    资料:女,24岁,G2P1,于2008年12月19日因剖宫产术后6月余早早期妊娠,来站要求人工流产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于2008年5月行剖宫产术,术后月经规律.停经时48d.

    作者:吴兰娣;周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腹壁切口1例

    资料:女,25岁,G1P1,因剖宫产后腹壁切口肿痛4个月入院.于4个月前自觉剖宫产腹壁切口肿痛,查体见下腹正中长约13cm手术瘢痕,瘢痕下1/3段肿胀,轻压痛,按压有少量浆液性渗液.

    作者:孙文芳;张亦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口服避孕药及AGT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OC)暴露、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及二者联合作用与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江苏省太仓和如东两地选择621例女性高血压病例和621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相关体格检查,采集静脉血后,用RFLP-PCR法检测AGT基因的5种基因型.结果: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随OC累积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5),且使用OC≥15年的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未使用者;AGT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病风险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但综合OC使用时间分析,除C-532T基因型携带者外,携带其他4种基因型的妇女使用OC≥15年患高血压的风险高于未使用者.结论:使用OC≥15年增加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使用OC≥15年与AGT基因多态性的联合作用可能使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升高.

    作者:韦玮;李瑛;陈峰;陈诚;孙志明;吴玉磷;周健;巴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86例吉妮IUD临床效果分析

    随着知情选择的深入开展和人们对高效、舒适、安全避孕措施的追求,各种新型宫内节育器(IUD)越来越受到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和首选.本站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选用吉妮IUD避孕,通过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都瑞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输卵管复通术2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输卵管复通术临床效果,本文对20例输卵管复通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粮;李雅文;易艳萍;袁玉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