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救治小儿右手严重电击伤1例

廖秀成;曹卫红;贾赤宇;柴家科

关键词:救治, 医院就诊, 心跳停止, 临床资料, 抗感染, 出口位, 治疗, 入口, 昏迷, 患儿, 呼吸, 电击, 大腿, 触电, 补液
摘要:1 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2007年7月12日被380 V电击致伤,入口为右手,出口位于左大腿.无昏迷及呼吸、心跳停止,触电约10 min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为保留患指,于2007年7月15日转入我院.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CHVHF治疗的烧伤后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CHVHF治疗使用PRISMA机器及M100高通量血滤器,血管通路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置换液为前置换,流量4~4.5 L/h.测定治疗前后心率、体温、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pH、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碳酸氢根、血肌酐、尿素氮,血钾、钠、氯,血乳酸等.结果:16例患者中存活7例.经CHVHF治疗后,患者血氧改善,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HVHF治疗后体温、心率降低,血压升高.10例合并高钠血症和7例合并高乳酸血症的患者,血钠和血乳酸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CHVHF用于救治烧伤后MODS患者疗效确切,在清除毒素的同时,可提高肺换气功能,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作者:张壹言;宋岩;李冀军;陈凤锟;李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救治小儿右手严重电击伤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2007年7月12日被380 V电击致伤,入口为右手,出口位于左大腿.无昏迷及呼吸、心跳停止,触电约10 min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为保留患指,于2007年7月15日转入我院.

    作者:廖秀成;曹卫红;贾赤宇;柴家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某军队医院军人护士与合同护士现况调查分析

    对我院的军护与合同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从我院240名30岁以下护士中,随机抽取军护、合同护士各40名.军护平均年龄(24.78+2.90)岁;平均护龄(4.48+3.24)年;中专生15名,大专生24名,本科生1名.

    作者:龚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过敏性紫癜1例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缺陷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14.3,基因产物为P型铜转运ATP酶.基本的生化病变是铜排泄障碍,引起铜在体内各种组织中沉积.

    作者:李艳华;余素明;李岩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麻插管致一侧声带麻痹1例

    介绍1例全麻插管后一侧声带麻痹病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身体健康,术前访视未见异常.

    作者:岳琦;靳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产气荚膜杆菌引起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

    1 临床资料1.1病例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腰背部酸痛1年余,加重3周,于2007年1月17日收入我院肿瘤科,疑为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

    作者:蒋伟;常东;于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即应用细胞生物学与工程学的原理和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条件下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用于修复、维护和改善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学科.

    作者:孙强;柴家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合法诱发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和免疫学验证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和醋酸(AA)复合法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验证其在炎性肠病(IBD)发病及治疗机制中的研究价值.方法:昆明种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硫氮磺胺吡啶(SASP)及中药灌肠治疗4组,肠道积分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DAPI染色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指数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9+ T细胞及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 T细胞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免疫型小鼠结肠炎模型.模型组小鼠肠道病理学损伤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重;特别是模型组CD4+CD29+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而CD3+、CD4+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经SASP和中药灌肠治疗后,肠道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且CD3+、CD4+ T细胞亚群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结论:DNCB+AA法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IBD动物模型,可成功用于炎性肠病发病及治疗机制的研究.

    作者:安晓霞;崔玉芳;李燕;董波;孙淑华;莘旭妮;柳晓兰;毛建平;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中心气道阻塞1例

    氩离子凝固术(APC)又称氩气刀,是治疗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的方法之一, 由于安全性高而倍受青睐.现报告因左主支气管内肿物行APC治疗患者1例.

    作者:王韧韬;解立新;崔俊昌;张歆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护理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透明和弹性软骨组织炎性破坏性病变,通常累及耳、鼻、气管和关节软,并伴有系统损害.

    作者: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治疗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003年底,全世界大约4 000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我国,疫情也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高活性抗病毒治疗方案(HAART) 大大降低了HIV相关的致病率和病死率,显著改善了艾滋病的病程,延长了患者寿命,改善了生活质量; 但是,有资料提示HAART治疗与逐渐增高的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其中8%~10%的患者(约300万)2~5年内将发展成为有症状的心力衰竭[1,2].

    作者:阴赪茜;李志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犬血循环指标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不补液(NR)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ORS液)组和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卡巴胆碱(ORS/CAR)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3、6、9、24、48 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胃黏膜内pH值(pHi)、肠腔内压力(IP)、血浆D-乳酸含量、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24、48 h尿量等指标,同时记录伤后呕吐量.结果:烧伤后ORS组和ORS/CAR组犬MAP及48 h尿量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高于NR组(P均<0.05);烧伤后NR组胃pHi低于两补液组(P<0.05),并且ORS组胃pHi低于ORS/CAR组(P<0.05);烧伤后各组IP、DAO和D-乳酸均升高,其中ORS组IP和DAO始终高于ORS/CAR组(P<0.05);ORS组D-乳酸仅在伤后48h与ORS/CAR组有差异(P<0.05).结论:卡巴胆碱能显著改善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的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提高烧伤休克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作者:林凯;车晋伟;任青华;黎君友;马诺山;胡森;盛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烧伤休克犬肠黏膜血流量动态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可动态监测实验动物肠黏膜血流量的方法.方法:8只成年雄性Beagle犬,无菌手术行十二指肠造口置管和动、静脉置管术,24 h后给予丙泊酚短时静脉麻醉,凝固汽油燃烧制成35%TBSAⅢ度烧伤模型,烧伤后30 min按Parkland公式进行静脉液体复苏,在烧伤前和烧伤后2、4、8、24、48、72 h共7个时间点将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的光纤探头通过造口置入十二指肠腔,测量十二指肠黏膜血流量(DMBF),同时采用张力测定法测量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CO),统计学方法分析DMBF测量值与PgCO2 和CO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十二指肠造口术均一次成功,动物死亡率为零.烧伤后2 h DMBF下降了24%,随后逐渐恢复,至72 h仍较伤前降低16%;PgCO2伤后迅速升高,伤后2 h较伤前升高138%,然后缓慢降低,72 h仍较伤前升高67%;而CO变化不明显.烧伤后动物DMBF与PgCO2呈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r=-0.807 5,P<0.05),DMBF与CO无统计学相关性(r=0.117 1,P>0.05).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肠黏膜血流量监测法简便易行,测量结果符合动物烧伤后病程生理变化,可信度较高,适用于犬、猪等大型动肠黏膜血流量的连续监测.

    作者:车晋伟;胡森;吴静;王国强;杜颖;耿世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Ⅲ期、Ⅳa期恶性胸腺瘤患者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Ⅲ期、Ⅳa期恶性胸腺瘤外科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Ⅲ期、Ⅳa期的恶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期9例,Ⅳa期3例.肿瘤均侵及周围脏器及大血管如上腔静脉、无名静脉、主动脉、心包、膈神经及肺组织等.所有患者术中均行肿瘤大部切除,术后行放疗及化疗.放疗总剂量50~60Gy,化疗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随访时间8年.结果:12例均行肿瘤大部切除.术后病理均为恶性胸腺瘤,其中B2型4例,B3型6例,C型2例.随访:12例均存活超过1年,其中8例超过3年,4例超过5年,3例超过8年.结论:外科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对于Ⅲ期、Ⅳa期恶性胸腺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俞建琦;李捷;于长海;张文;张宜明;李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明原因肢体坏死性筋膜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于入院前56 d出现左侧腹股沟疼痛,2周后出现左下肢内侧皮肤隆起、红肿、发亮伴疼痛难忍,向远端放散,经多家医院诊治均未明确病因,曾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左下肢局部皮肤及软组织自发性坏死伴间断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征象,多次行血培养阴性.

    作者:李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烫伤早期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烫伤休克早期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的影响.方法:3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烫组(C)、烫伤2 h组(S2)、烫伤6 h组(S6)、烫伤+电针足三里穴2 h组(SE2)、烫伤+电针足三里穴6 h组(SE6)、烫伤+电针非经非穴2 h组(SSE2)、烫伤+电针非经非穴6 h组(SSE6),每组5只.烫伤组大鼠均造成背部35%TBSAⅢ度烫伤(100 ℃沸水,15 s).烫伤+电针组大鼠于烫伤后30 min开始电针刺激足三里穴或非经非穴(频率2~100 Hz,强度2~3 mA,时间1 h).假烫组于术后2 h、烫伤组于烫伤后2 h和6 h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结果:烫伤后大鼠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均较假烫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各组大鼠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均显著回升,显著高于烫伤组和烫伤+电针非经非穴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改善大鼠烫伤休克早期胃和小肠黏膜血流量.

    作者:王磊;石现;胡森;宋琪;车晋伟;田易军;耿世佳;吴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纳米银敷料在中厚皮片供皮区的应用研究

    烧伤整形外科中中厚皮片供皮区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覆盖无菌凡士林纱布,感染发生率高,换药时疼痛明显.我们选用纳米银敷料覆盖供皮区创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冯光;曹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脓毒症发病的炎症反应与免疫紊乱机制

    近20年来,人们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识到早期和晚期炎症介质引起机体的失控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在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主要原因在于淋巴细胞出现大量凋亡.

    作者:杨丽萍;姚咏明;盛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外根鞘膨凸部(bugle).

    作者:孙晓艳;付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由Ferrara 等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又称血管通透因子( 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

    作者:郭正纲;米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