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张香改;高羽;陈拽生;谭凤钦;刘杰
本院于2002年10月~2004年12月通过性激素检测、超声检查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及自身免疫指标测定,筛查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倾向的患者,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使卵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玉芬;程淑蕊;敬文娜;张巧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1].随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的显著提高,保守治疗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院对确诊为未破裂型的输卵管妊娠通过官腔境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红菊;姚华;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是宫颈、宫角、残角子宫、腹腔、阔韧带部位的妊娠,由于罕见以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432例,其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4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0.93%.现就4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报告如下.
作者:鲁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罕见、危重,且处理较困难的类型,若发生严重感染及大出血,常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宫颈妊娠的认识,早期诊断,提供适合的保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2年来本院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诊治情况作一回顾分析.
作者:徐红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氟比洛芬酯50 mg+丙泊酚2 mg/kg,对照组生理盐水3 ml+丙泊酚2 mg/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SBP、SPO2均低于用药前(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的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疼痛的VAS值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对丙泊酚麻醉有增效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较安全理想的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镇痛方法.
作者:李静;杨现会;朱洁芳;董铁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上世纪60年代口服甾体激素避孕药问世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不仅是药物的剂量和配方有所改进,用药途径也由单纯口服变为多种方式,同时对药物的安全性也作了大量研究.
作者:雷贞武;赵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著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列于文末,通常不为人们所重视.笔者在编辑工作中经常发现许多文章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以至成为论文发表前需要添补的多问题.为了保证参考文献著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就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分析,以期引起作者重视.
作者:董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小Y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分析.结果:117例大Y染色体患者中生精异常17例(包括少精、无精)、外生殖器发育不良11例、其妻习惯性流产36例、胎停育35例、有其它不良孕产史18例(包括出生缺陷、死胎、早产等);57例小Y染色体患者中生精异常14例、外生殖器发育不良8例,其妻子习惯性流产15例、胎停育9例、有其它不良孕产史11例.结论:Y染色体的变异均会不同程度地导致临床效应.
作者:黄海燕;张香改;高羽;陈拽生;谭凤钦;刘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围绕节育、生育、不育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层护理工作者如何迎接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挑战,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发挥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作者:吴梅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资料:女,32岁,G4P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2006年5月20日,6月22日阴道少量流血(褐色),无腹痛及其他不适,误为月经.3天后阴道流血为鲜红色并逐渐增多,曾先后3次在某院就诊,按月经紊乱给予止血、抗炎治疗,效果不佳.7月11日阴道流血量增多伴腰疼就诊于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查尿hCG(±),B超提示不全流产而行清官术,术中探测宫腔深度为9.5 cm,扩张宫颈时突然出现大量鲜红色活动性出血,约1 000 ml.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恍惚,血压为0,及时输液并膀胱注射生理盐水500 ml,复查B超,确诊为官颈妊娠不全流产致失血性休克,送手术室抢救.患者总出血量为3 900 ml,分次输血共2 600 ml,血压上升为10.8/4.3 kPa,纠正休克后急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宫颈处增大变软似孕50天大小,剖开宫颈可见绒毛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妊娠绒毛组织.经治疗7月19日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马香莲;马学明;杜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群众对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现行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优质、便捷的计划生育药具,提高育龄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度,是药具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为此,笔者就湖北省宜昌市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王代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主的生殖道感染干预模式,并对干预人群生殖道感染知识、行为和患病率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规模、性质、人数、受教育水平相当的2家工厂进行干预并设立另2家工厂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对工厂女工进行KAP问卷和患病率调查.结果:干预组总知识得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RTI总知识水平明显高于终点调查时的对照组;干预组阴道冲洗的比例由24.93%下降到10.72%,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7.28%);干预组RTI总患病率由18.43%下降为9.8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结论: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主的健康教育和普查普治可以提高女工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水平,改善其就医行为和日常卫生行为,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RTI干预手段.
作者:王倩;游丽琴;冯琪;韩春艳;高玮;孙谨芳;曾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如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孕产妇死亡,其发生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产科质量的标准[1,2].现分析本院32例子宫破裂病历,以探讨其发生原因、母胎结局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小敏;王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绝经前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妇女骨质疏松、增进其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89名≥45岁的绝经前后妇女采用问卷调查,并通过骨密度(BMD)测定、X线摄片、骨代谢指标、激素水平测定及数量不平衡传递试验方法(QTDT)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饮食习惯等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在相关基因领域中等位基因(TA)21与BMD显著相关,雌激素受体α基因与BMD无显著相关.低密度受体相关蛋白5(LRP5)多态性位点显示,ERB基因位点1730G/A多态性与股BMD显著相关,ERB的CA的重复多态性与股骨颈BMD相关.等位基因G显示与股BMD负相关.结论:本地区绝经前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及危害性认知水平偏低,骨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风险进行干预.
作者:范兴华;王丽华;范新俊;张菊平;任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资料:某女,29岁,因婚后3年未孕,于2006年1月来本站就诊.即往月经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饱满,无举痛,子宫平位,正常大小,表面光滑,质地适中,无压痛,双附件区无异常.
作者:王晓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遇妊娠晚期疤痕子宫自发性破裂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女,30岁,G2P1,因停经8+月,持续性腹痛8+h入院.末次月经时间2005年6月1日,预产期2006年3月8日,停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停经4+月自觉胎动,多次孕检未见异常.自述26个月前因停经8+月,胎盘早剥,死胎,在当地医院行剖腹取胎术,分娩一男死婴,手术经过顺利.8+h前出现持续性腹痛,后因疼痛无法忍受,遂来本院就诊.
作者:李春霞;陈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长效避孕方法.但绝经后妇女由于宫颈口生理性狭窄,造成部分绝经后妇女取IUD困难,为她们带来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本站对绝经期取器困难的妇女在取IUD前采用宫颈局部用药松弛宫颈,效果佳,取IUD顺利,报告如下.
作者:德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资料:某女,26岁,G1P1,于2006年6月26日以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为主诉至本站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好,无压痛,双侧附件(-),宫颈轻度糜烂,阴道可见豆腐渣样分泌物,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着白色膜状物,擦净后可见粘膜潮红、充血.
作者:余桂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官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简便、经济、作用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资料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妇女约占育龄夫妇采取避孕措施的45%.因此,应用IUD的远期安全性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就含铜宫内节育器远期(使用年限≥5年)安全性进行综述.
作者:尉建霞;韩丽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聊城市农村育龄妇女行皮下埋植剂术后人群生殖保健需求的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568例农村育龄妇女行皮下埋植术避孕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有生殖系统炎症症状,90%自诉受术后有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文化程度相关.结论:行皮下埋植术后的育龄妇女对生殖保健需求的渴望心理较强,对生殖需求的层次较高.计划生育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王银萍;王静;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