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云;郭虹;李秋举;陈雄;徐建平;陈祥;洪志群;林国兵
目的 比较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与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1采用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与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第5掌骨颈骨折,采用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21例(克氏针组),采用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17例(钢板组).结果 克氏针组手术时间平均20 min,钢板组平均50m in;克氏针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例均获得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6周,钢板组平均7.9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AM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简单第5掌骨颈骨折,双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于粉碎性掌骨颈骨折,采用微型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满意.
作者:张晓光;李金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3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2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结果 42例术中均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量6~25 ml,平均16ml;术后住院时间3~14 d,平均7d.42例均获得随访6~3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5周.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0.5%.结论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避免术中过度牵引,允许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作者:孙强;靳志强;于海波;郑加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5-03采用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56例(微创组),并与同期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56例(切开组)进行比较.结果 112例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与切开组相比,微创组切口长度明显较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SSⅡ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参与手术人员和患者要承受更多的射线辐射,而且手术费用也更高.
作者:董志辉;董志凯;徐建杰;季伟;田振峰;武建忠;高雁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锁骨钩钢板和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对所有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对参考文献进行查阅,无语种限制检索文献.采用Cochrane 5.1.1手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观察术后3、6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受限、骨折延迟愈合、肩峰撞击).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9篇文献,共计37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6个月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优于锁骨钩钢板组.锁骨远端锁定钢板组术后肩关节疼痛例数、肩关节外展受限例数少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及术后出现肩峰撞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相比,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术后较少出现疼痛及肩关节外展受限等并发症.
作者:齐双;夏茂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导致3.5 mm螺钉系统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12完成3.5 mm螺钉系统取出的1 325例临床资料.记录取出困难的螺钉数,分为取出困难组和无困难组,分析2组年龄、性别、螺钉固定时间、螺钉置入骨骼的部位、螺钉类型.结果 本组1 325例共72例(167枚螺钉)取出困难,取出困难发生率为5.43%.取出困难组与无困难组性别、螺钉固定时间及是否进口螺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取出困难在年轻患者、锁定螺钉、骨干部位置入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 mm螺钉系统取出困难与患者年龄、螺钉置入骨骼部位、螺钉类型有关,提示年轻患者、骨干部位的3.5 mm锁定螺钉取出时应预防取出困难的发生.
作者:张辉;许亚军;陈政;包岳丰;殷渠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观察置管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03-2014-10诊治的1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的食管瘘.3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放置引流管引流.4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部分缝合,伤口畅开呋喃西林纱条填塞.11例行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放置冲洗管和负压引流管.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2~36个月,平均12个月.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负压引流11例中1例因瘘道口未愈合,反复感染,经长期换药20周窦道形成,随访36个月后窦道未完全愈合.将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单纯引流和呋南西林纱条填塞治愈的7例定为换药组,将一期清创、瘘道口缝合、负压引流治愈的10例定为冲洗组.换药组食管瘘停止时间为(11.2±6.8)周,冲洗组为(4.2±4.9)周,冲洗组食管瘘停止时间明显早于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48,P<0.05).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管瘘治疗较棘手,在结合手术修补、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采用置管冲洗并负压引流的方法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良;朱松青;邓强;孟祥玉;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刘云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1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14例,其中75例术中进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植骨组),39例单纯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未植骨组).结果 植骨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2.31±1.40)d,未植骨组(2.12±1.22)d,2组发热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4).114例均获得随访(16.46±8.2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9±0.56)个月.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2.45±-0.53)个月,未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2.67±0.69)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0,P=0.138).植骨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t=3.970,P=0.001)、尺偏角(t=4.230,P<0.001)、桡骨高度丢失(t=3.970,P=0.001)明显少于未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增强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减少术后复位丢失,改善腕关节功能.
作者:顾利华;何家文;顾龙殿;高黎黎;禹宝庆;周成欢;胡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于2014-09诊治左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但钢板断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1岁,职业矿工,于工作时受伤导致左跟骨骨折,在本院行左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4周拆除外固定后复查X线片显示内固定稳定,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无异常.准备取出内固定时复查X线片显示1枚螺钉松动,钢板明显断裂,骨折端愈合.查体:切口愈合良好,左踝关节活动良好,背伸30°,跖屈40°,踝关节无肿胀,行走、下蹲正常,无创伤性关节炎表现.内固定取出术中见部分钢板被骨痂所包裹,钢板明显断裂,骨折端愈合良好.
作者:王志军;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14-12应用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的AS患者颈椎骨折13例,骨折伴有脱位患者在伤椎上下各3个节段行侧块钌板系统内固定,单纯骨折无脱位者行伤椎上下各2个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 1例(术前ASIA分级为A级)术后3个月死予肺部感染,其余12例术后获得平均23(11~43)个月髓访.4例脊髓神经功能由C级恢复到D级;3例D级中2例恢复到E级,1例感觉较术前恢复明显;5例E级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2例并发肺炎,1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2例因气管插管导致术后咽喉疼痛,对症处理3~5d后好转.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治愈.结论 颈椎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适用于AS患者颈椎骨折的治疗,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郝清海;宋将;孙建华;种衍学;鞠学壮;李明;刘涛;周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于2012-07诊治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嵌入胸腔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女,63岁,因“右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h”入院.入院前2 h,患者不慎从大约高3 m处坠落,右肩着地,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右肩关节活动受限,伴右胸部疼痛,呼、吸气累,伤后无昏迷史,无头晕、头疼,无恶心、呕吐.入院查体:右肩部肿胀,局部压痛,可扪及骨擦感,右上臂可触及皮下气肿,右肩关节盂空虚,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感觉、运动及血运正常,双肺呼吸动度不均等,右侧减弱,左肺叩诊呈清音,右上肺叩诊呈鼓音,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清晰,右肺呼吸音降低,可闻及湿罗音,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右侧胸壁皮下气肿.
作者:高新民;文坤树;蔡勇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间融合术中限制型与半限制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术后维持颈椎前凸和椎间高度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01-2014-12诊治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28例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限制型钢板内固定术(限制型钢板组),34例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半限制型钢板内固定术(半限制型钢板组),比较2组术后植骨融合率、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JOA评分.结果 62例均获得随访8~12个月,平均11个月.2组植骨材料(钛网)均与相邻椎体骨性融合.半限制型钢板组术后1年Cobb角较术后3d增加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894,P<0.001).2组术后1年与术后3d的D值与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t =0.801,P=0.426)与术后1年(t=0.437,P=0.663)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型与半限制型钢板均可提供颈前路椎间融合术后颈椎的稳定性直至植骨材料(钛网)与相邻椎体骨性融合.钛网植骨和半限制型钢板共同使用时,更容易发生融合节段曲度的丢失.
作者:田生杰;陆耀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5-03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4例锁骨骨折.统计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钢板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结果 154例均获得随访3~17个月,平均6.3个月.141例骨折正常愈合(正常愈合组),1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组).并发症组男9例,女4例;1例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切口液化;8例骨折延迟愈合,其中1例切口液化;2例钢板周围骨折;2例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正常愈合组和并发症组切口长度、螺钉个数、末次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愈合组相比,并发症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锁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对于复杂锁骨骨折,控制创伤程度、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效方式.
作者:高化;赵亮;李亚东;刘振宇;白晓冬;刘长贵;王宝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复合骨折血肿人工骨的成骨能力.方法 选取骨骼成熟的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共48只,完全随机(随机数法)分为A、B、C、D组,每组12只.手术造成髂骨骨折,形成骨折块.A组将β-TCP支架置于骨折块外侧,于术后第4天取出附有血肿的支架材料植入对侧背阔肌下;B组造成骨折后缝合伤口,并直接将β-TCP支架植入背阔肌下;C组在骨折后缝合切口,4d后再次切开,将骨折块植入背阔肌下;D组在造成骨折后直接取下骨折块植入背阔肌下.4周和8周后分批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观察,定量分析新骨形成量.结果 第4周,A组新生骨组织面积分数高于B、D组,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A组新生骨组织面积分数仍高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新生骨的面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D组术后第4、8周新生骨组织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骨复合骨折血肿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其成骨能力,可以形成成骨能力优于自体髂骨的移植材料.
作者:王春生;熊执政;张子琦;杨佩;王坤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和Genex液态人工骨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4-01采用高粘度骨水泥(骨水泥组)和Genex液态人工骨(Genex组)行PVP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1d、6个月、1年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摄X线片计算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及伤椎Cobb角.结果 84例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2组术后1d、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d、6个月、1年的AVH、伤椎Cobb角较术前有所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与Genex组术前及术后1d、6个月、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AVH、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渗漏率明显低于Gene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P<0.01).结论 PVP术中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和Genex液态人工骨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Genex液态人工骨渗漏率较高.
作者:刘玉江;林均馨;刘桂东;陈德喜;李巍;王玉霞;张福恒;张洛;张金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植骨融合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01-2014-12采用不植骨融合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3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取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AVH)、伤椎楔形角(AWA)及区域后凸角(LKA),末次随访时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腰背痛评分.结果 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平均11.9个月,总随访时间平均13.5个月.术后AVH、AWA及LKA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AVH、AWA及LKA较取内固定前出现丢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取钉术中发现一侧连接棒断裂,其余患者至末次随访时未见断钉、断棒现象.末次随访时根据汉化ODI评分:优19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91.2%.在校正末次随访时的AWA因素后,Spearman分析显示末次随访时LKA与汉化O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2,P=0.89).结论 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不植骨融合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满意的复位固定效果及临床疗效.作为一种临时内固定方法,建议常规取出内固定物.
作者:曾金才;朱立帆;朱晓东;鞠文;钱学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自2006-06-2013-08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30例.观察术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程度.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15~178 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量660~1 240 ml,平均810ml.30例均获得随访7~48个月,平均21.5个月.植骨骨性愈合,后凸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固定相邻节段无明显椎间不稳征象.末次随访胸腰段后凸Cobb角、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并后凸畸形既增强了椎弓根钉的固定强度,又矫正了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李国胜;许营民;边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构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01-2014-01诊治的5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Neer 3部分骨折24例,Neer 4部分骨折31例.采用自体髂骨结构植骨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7.1±6.8)d.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优23例,良2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81.8%;Neer 3部分骨折优13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1.7%;Neer 4部分骨折优10例,良13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74.2%.术后未发生断钉、断板、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6例出现关节疼痛,4例出现骨折愈合不良,1例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取自体髂骨结构植骨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作者:彭冲;王运涛;秦为;黄大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cage)与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4-2014-09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87例单间隙颈椎病,采用cage融合52例(cage组),采用自体髂骨融合35例(自体髂骨组).结果 87例术后均随访12~14个月,平均12.6个月.均无术后感染、脑脊液漏发生.cage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P<0.001);自体髂骨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89,P<0.001).与自体髂骨组相比,cag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3、6个月融合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和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颈椎前路术中自体髂骨植骨相比,cage植骨也具有良好的融合效果,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但需要更长的融合时间.
作者:杨林;赵新建;曾志超;廖绪强;谭健韶;邝满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腰椎硬膜囊撕裂(DT)是一种常见的脊柱手术并发症,通常在术中表现为硬膜囊破裂,清亮脑脊液溢出,可伴马尾被冲至硬膜外,但偶有一些仅表现为术后出现大量清亮或淡红色液体引出或经切口渗出[1-6].DT不仅可影响术者的手术进程及延长手术时间,而且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头痛、恶心、脑脊液漏、切口水肿、假性脊膜囊肿或神经症状等,甚至有时给患者带来不良的远期疗效或引发医疗纠纷[1-6].因此正确认识DT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重视其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腰椎手术发生DT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柳万国;张静哲;赵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联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5-07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联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8例.术中X线透视复位满意后,确定骨缺损位置及范围,调配磷酸钙骨水泥为可注射状态,注射至骨缺损处,等待10~15 min,在磷酸钙骨水泥完全凝固前给予压实.后使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于干骺端.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5~14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6.6周.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及血管损伤.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并肩关节外展<90°.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59~100分,平均87.3分.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Hardegger评价标准评定:优20例,良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1%.结论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联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作者:衡立松;朱养均;张军;张堃;段虹昊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