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保华;尹峰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灌注冲洗、钢板内固定、一期植骨治疗下肢重度开放粉碎性骨折并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应用VSD结合灌注冲洗、钢板内固定、一期植骨治疗下肢重度开放粉碎性骨折并骨缺损8例.结果 本组8例均无感染,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皮肤部分坏死,经植皮和皮瓣手术后治愈.结论 在软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VSD结合灌注冲洗术,可以对下肢重度开放粉碎性骨折并骨缺损行一期植骨内固定术.
作者:李彦武;范江荣;郑勇;游景扬;董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15例(15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使用钢丝、钢缆固定.结果 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15例获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远端出现新透亮带,Harris评分平均89.8分.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早期疗效可靠,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涛;杨扉扉;邱冰;唐本森;朱伟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观察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非手术治疗组优良率27.3%;内固定组优良率86.7%;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优良率82.1%.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首选内固定,对合并骨质疏松、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及骨折不稳定者可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不能替代内固定术.
作者:杨子来;来秀芬;陈允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经皮空心钉钛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0例髌骨骨折分别采用空心钉铁丝张力带(26例横形、纵形骨折)、克氏针钢丝张力带(6例严重粉碎性骨折)、髌骨爪(8例一般粉碎性骨折)固定治疗.结果 40例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4年.26例空心钉钛丝张力带固定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按陆裕朴等提出的标准评定:优2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2%;6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0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3%;8例髌骨爪固定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7.5%.结论 经皮空心钉钛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尤其适用于横形、纵形髌骨骨折.
作者:杨俊;赵敏;周江军;高伟;史柏娜;付美清;熊斌;吕仁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失败后一种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 158例股骨颈骨折分成2组,治疗组78例采用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80例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骨折不愈合率:治疗组3.8%,对照组13.8%;股骨头坏死率:治疗组9.0%,对照组22.5%.治疗组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王景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Juvara截骨术治疗老年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32足)足拇外翻行Juvara截骨术,采用第1跖底内背侧入路,完成骨赘切除、软组织松解和近端截骨,后行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22例获5~40个月随访,平均13.8个月.术后疗效采用美国AOFAS评分评定:优15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5%.仅1例发现转移性跖骨痛.结论 采用Juvara截骨术治疗老年中、重度足拇外翻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志权;刘利峰;甘洪全;张会文;邓华民;王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53例闭合性新鲜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X线摄片和64排CT三维重建.根据CT下“三柱理论”分类:其中后外侧柱骨折12例,后内侧柱骨折26例,后内侧及后外侧均有骨折者15例.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桡骨远端T形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15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纵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26例,采用膝关节后外侧纵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或螺钉固定12例.术后按AK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3例术后获12~3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KS评分平均87(58~95)分,15例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82(58~90)分,26例采用后内侧纵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91(70~95)分,12例采用后外侧纵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85(65~92)分.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术前慎重评估软组织损伤,选用适当的手术入路与内固定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叶钢;彭朝安;孙华斌;肖兢;喻紫晨;汪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实用的处理方法.方法 47例殷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均采用标准方式开路、扩髓、复位插钉,只安装瞄准装置的手柄及瞄准器纵轴定位杆,在纵轴定位杆远端2个定位孔采用二维置入法置入远端锁钉.结果 一次性成功置入26例,占55.3%;再作调整后置入18例,占38.3%;置入失败3例,占6.4%.结论 明确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理,正确掌握二维置入法,能准确、简便置入远端锁钉.
作者:伍少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行THR.均采用生物型髋臼假体及骨水泥或生物型股骨柄,骨折均采用钢缆固定.结果 假体均正确放置,无术中再骨折及神经损伤.术后4~6周可扶拐下床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均获随访8~36个月,Harris评分:优11例,良4例.结论 对此类患者行一次性THR,虽然增加了难度及一定的危险性,但可减少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黄长智;杨效宁;刘大诚;孙一公;戴醒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股骨撑开器间接复位技术联合关节镜辅助复位技术及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微创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0例.结果 50例获平均18个月随访,48例骨折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2例干骺端局部延迟愈合.术后1年Lysholm评分平均91.5(75~96)分,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8°(105~130°).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应用股骨撑开器间接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处理更为全面准确,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髋臼双柱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指髋臼前柱和后柱同时发生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明显,涉及所有的髋臼关节面,没有任何髋臼顶和主骨相连,髋关节极不稳定,是髋臼骨折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其治疗的关键是良好的复位.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双柱骨折,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学者[1]建议采用广泛或联合手术入路,这些入路可以充分显露骨折,但增加了创伤和潜在并发症;而有学者[2]认为大部分双柱骨折其实可通过单一入路而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既减少了手术时间,又可以避免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时体位不利造成的骨折复位困难.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入路能适用所有类型的髋臼双柱骨折,针对不同骨折损伤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达到优良效果的前提.
作者:黄进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X线测量发生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膝关节的相关影像学参数,并分别与WOMAC、KUJALA和MEL-BOURNE评分系统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49例(51膝)膝关节选取和PFPS相关的10项参数进行测量:股骨远端外翻角(DFVA,X1)、胫骨近端内翻角(PTVA,X2)、股骨角(FA,X3)、胫骨角(TA,X4)、胫股角(TFA,X5)、Insall-Salvati指数(ISR,X6)、沟角(SA,X7)、外侧髌骨角(LPA,X8)、适合角(CA,X9)、髌股指数(PI,X10),并进行WOMAC、KUJALA和MELBOURNE评分,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像学参数与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213.742+2.011 X5,F=3.960,R2 =0.494;KUJALA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125.835-24.475 X6-0.341 X7-0.992Xs,F=32.732,R2=0.891;MELBOURNE评分多元回归方程:Y=51.66-16.329X6-5.47X10,F =22.178,R2=0.856.结论 ①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3项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情况;②KUJALA评分能较全面地评估PFPS,轴位X线片上Insall-Salvati指数、沟角、外侧髌股角较为重要,可用于临床评估PFPS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③由于KUJALA和MELBOURNE评分的决定系数较大,回归系数标准误较小,从而在临床上通过统计控制确定评分值来评估影像学参数.
作者:薛刚;朱庆生;朱锦宇;姜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可吸收螺钉固定带旋髂深血管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经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取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骨槽内,可吸收螺钉固定骨瓣后用3枚空心钉内固定.结果 18例均获平均24(12~3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1例在术后23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2例,良5例,可1例.结论 该方法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血供好、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及二次取出内固定的创伤,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
作者:何朝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46例.结果 46例均获平均9.5(8~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4~20周,平均17.1周.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89.1%.结论 对大部分胫腓骨远端骨折而言,采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勇;周大鹏;田竞;薛海鹏;项良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47例获随访8~56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17例,可5例,优良率89.4%.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关节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且合并骨质疏松患者.
作者:邹华章;唐程;佟方明;付建华;柳昱;陆锐均;黄有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免植骨加压延长技术一期治疗大段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2例感染性大段胫骨骨缺损骨折断端一期清创直接对合,近端截骨,外置重建单边重建外固定架,利用断端加压、近端骨痂牵拉延长技术免植骨治疗,定期摄X线片检查,结合患肢膝踝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在去除外固定架后获平均13 (8~21)个月随访,12例均一期骨性愈合,患肢膝踝功能恢复良好,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免植骨一期加压延长技术是治疗大段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能降低治疗难度,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乔永平;原巧玲;丛培军;王辉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骨肉瘤U-2OS细胞NOD/SCID小鼠肺转移模型,探讨CIK/NK细胞对肺转移瘤的杀伤作用.方法 60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接种U-2OS细胞2×106(0.2 ml)后24h,输注CIK/NK细胞(2×107/0.2 ml);B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接种U-2OS细胞2×106(0.2 ml)后24h,注射生理盐水0.2 ml;C组:每只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后24 h,注射生理盐水0.2 ml.比较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及肺部肿瘤负荷情况.结果 B组接种U-2OS细胞后29 d内小鼠全部死亡,其中16只肺部出现肉眼可见瘤块;A组接种U-2OS细胞后60d内小鼠死亡8只,肺部均发现肉眼可见瘤块,余12只肺部均无瘤块.A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死亡时体重明显低于A组,而肿瘤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IK/NK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有肯定的抗骨肉瘤肺转移瘤效果.
作者:杨洁文;王潇娉;冯东华;梁新军;吴燕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跖骨近端短缩跖趾关节复位术治疗跖痛症合并重度跖趾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跖骨近端截骨短缩、跖趾关节复位术治疗的跖痛症合并重度跖趾关节脱位65例,共83个跖趾关节,其中第2跖趾关节68个,第3跖趾关节15个.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指标,并采用ACFAS、VAS评分对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截骨后跖骨平均短缩长度为5.94 mm.术后跖趾骨夹角、跖骨切线角、跖趾关节间隙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FAS评分术前为(44.06±7.54)分,术后为(90.43±3.88)分;VAS评分术前为(8.14±0.97)分,术后为(1.14±0.73)分;各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跖骨近端短缩跖趾关节复位术治疗跖痛症合并重度跖趾关节脱位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韩金昌;温建民;耿成武;孙卫东;林新晓;胡海威;蒋科卫;陈思;孙永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手术时,传统的前外侧入路因显露不佳使学者近年来多采用后外侧入路或行腓骨小头截骨入路[1].但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解剖复杂,损伤血管神经可能性大,而且出于保护胫前动脉需要不能向下过度延长切口.笔者自2009年5月~2012年7月尝试采用胫骨前外侧截骨开门法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21例,安全有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4~71岁,平均48岁.均为车祸伤.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明确诊断为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其中2例伴有内侧平台骨折.
作者:吴权;李启运;龙树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19例,观察切口、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术后按Letenneu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9例获得随访12~2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功能恢复情况按Letenneur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1%.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临床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类型的Hoffa骨折.
作者:梁文清;翁东;徐国健;谢明华;赵晓峰;钱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