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Judet膝关节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强直

沈忆新;郑祖根

关键词:膝关节松解术, 术治疗, 膝关节强直, 严重并发症, 膝关节周围, 术后处理, 骨折后, 创伤后, 学习, 套改, 设计, 疗效, 理念, 基础
摘要:膝关节强直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亦是一个治疗难题.我们在赴法跟随Judet教授学习并掌握膝关节松解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膝关节松解新的理念,设计了一套改良Judet膝关节松解术,包括术后处理.自1995年4月~1999年10月,对35例创伤后膝关节强直进行松解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复杂多段粉碎骨折

    胫骨多段复杂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骨科的难题.从1995年始我们设计了“积木式”复位法,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兼顾腓骨内固定治疗3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5~49岁.开放粉碎骨折25例,I‘5例,Ⅱ‘8例,Ⅲ‘12例;闭合骨折7例.骨折平面:胫腓上段10例,中上段2例,中下段6例,下段14例.

    作者:刘明忱;路磊;王星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局部封闭治疗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闭孔神经在通过闭孔的膜——骨性管道时受压而引起的同侧下肢股内侧疼痛为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自1988~1997年明确诊断的6例患者,用2%利多卡因与醋酸泼尼松龙针混悬液局部闭膜管封闭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均为单侧,年龄33~54岁,2例有骨盆骨折,2例有同侧髋关节拉伤史,2例无明显原因.6例病人中病程长者5个月,短3周.

    作者:牛春雨;田平;侯宏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髋关节前脱位致股动脉受压一例

    患者,女,34岁,因车祸致右髋疼痛、活动受限2 h入院;入院时查体:右腹股沟区饱满,局部压痛,可触及股骨头,右髋关节弹性固定;右下肢呈外展、外旋及轻度屈曲畸形;右下肢肿胀、轻度青紫、皮温低,右大腿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大腿中段以下痛觉消失;右下肢肌力0级;X线片示:右髋关节前脱位并髋臼骨折.诊断:右髋关节前脱位并髋臼骨折;右股动脉受压,右股动脉损伤待排.即刻于行右髋关节前脱位闭合复位,约3 min后皮温及右股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恢复正常,血压平稳.

    作者:尹光山;窦乐花;许同臻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aisonneuve骨折16例临床与文献回顾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 of the Fibula,简称MFF)是一少见的踝关节骨折,其特征为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合并腓骨上1/3骨折及伴有或不伴有后踝骨折.该类型骨折极不稳定,常合并下胫腓分离.很多学者对MFF的创伤机制及治疗进行了研究,对下胫腓分离程度、骨间膜损伤范围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明显分歧.我院1994年6月以来收治MFF病人16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邓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肱骨外固定支架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性,因左肱骨干骨折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术后三月余无明显原因出现患肢肿痛,且从针孔流出鲜红色血液,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左上臂肿胀,外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上端第二针孔流血,螺丝钉松动,腋下可触及一搏动性包块,拳头大小,触痛明显.桡动脉搏动比较健侧弱.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上端第二钉过对侧皮质骨1.5 cm.

    作者:王全三;李亚先;杨晨;顾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较为少见,近年随交通事故及建筑意外增多有增加趋势.股骨重建钉应用以前对该类患者处理十分困难.本院自1998年至今对18例该类患者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总体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孙换强;钱越宁;唐新民;凌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股骨骨折骨不连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我院1988~1998年收治股骨骨折骨不连46例,分别采用国产加压钢板、单臂外固定架、交锁髓内钉治疗.现将三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3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4例,坠落伤5例,砸伤4例,机械伤3例.骨折部位:股骨上段11例,中段21例,下段13例.骨折类型:简单骨折2例,楔型骨折20例,复杂骨折24例.骨不连原因:普通钢板固定失败18例,梅花针固定失败11例,加压钢板固定失败15例,其他固定失败2例.骨不连时间8个月~3年,平均14个月.

    作者:幸永明;王杰;李重茂;赵宏;周荣立;王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踝部骨折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关节镜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近3年来34例踝部骨折病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即常规关节镜检查,根据关节镜检查所见,对软骨损伤、滑膜炎、韧带撕裂进行关节镜下修复、清理,且关节镜监视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结果术后随访均2年,根据Must和Teipner临床及X线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踝部骨折重视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保证确切关节骨折对位,提高了诊疗效果.

    作者:吕占辉;王树锋;孔令贵;张克民;张耀;王来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制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9例报告

    治疗髌骨骨折,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我科根据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用克氏针设计制做一种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从1990年11月~1999年6月,临床应用4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器械与方法1.1髌骨爪制做髌骨爪可术前或术中制做.采用¢1.0m~1.5 mm克氏针,用两把电工尖嘴钳将克氏针制做成“V”型,尖端窝成¢3.5 mm~4.0mm圆圈,两臂未端弯成钩状.参照髌骨侧位X线片,制做出爪枝的弧度与长度,两臂长度相当于所固定髌骨纵轴3/4,弧度与髌骨纵轴弧度一致,钩尖锉尖.制做出髌骨爪正观呈“V”型,侧位观呈长臂鱼钩状,见图1.

    作者:邸晶磊;侯玉彩;曹远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

    目的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手术6例,术后随访5~9个月,平均6个月,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华扬;尹庆水;曹正霖;章莹;李菊根;尹飙;吴文;刘景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1997~1999年使用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32例,骨折愈合,伤手功能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7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多为从事机械操作人员.致因:机器压伤23例,棍棒击伤7例,扭伤2例,均为新鲜损伤.32例均为单侧,共40处骨折:其中单发25例,多发(掌骨合并指骨或多处)7例.骨折类型:闭合骨折22例,开放骨折10例.横行(短斜形)骨折19例(处),斜形(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骨折4例.骨折部位:中段21例,近头部5例,近基底部6例.开放伤按Gustilo分级:1级8例、2级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1 h~3 d,平均7 h.

    作者:扬辉;唐三元;丁轩;彭仲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及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报告

    我院1996~2000年经选择适应证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进行疗效分析及经验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6~55岁,平均42.5岁.左侧股骨颈骨折10例,右侧18例.致伤原因:臀部着地跌伤9例;高处坠落摔伤6例;车祸事故撞伤3例.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不愈合3例.骨折分型:头下型9例,头颈型5例,经颈型4例;Garden Ⅲ型例、Ⅳ型11例.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脊髓损伤、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及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位点数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12例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结果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低于正常成人组和脊髓型颈椎病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和正常成人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减少,提示该受体可能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疗效.

    作者:赵宏;谭雯;贾连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三种术式比较

    我科1985~1998年间,不同时期以三种术式治疗臀肌筋膜挛缩9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性81例,女性15例;单侧病变2例,双侧94例;年龄4~17岁,平均9.5岁.均因坐姿、步态异常就诊收入.表现为髋关节外展、外旋、中立位屈曲受限.96%的病例有幼时臀部肌肉注射史.临床检查:并膝下蹲试验阳性率91%,“蛙式征”阳性率87%,下肢交叉试验阳性率93%.95%的患者可触及臀部索条状物及见皮肤凹陷征.

    作者:李军;俞兰;何凤春;崔海相;唐农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端骨折的关节功能评价

    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近关节部位的骨端骨折,临床已取得满意的疗效[1].现将我科自1994年5月以来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的65例下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关节功能作一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90岁,平均28.5岁.交通事故22例,高处坠落14例,压砸伤9例,跌坐伤20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16例.

    作者:苏寅;李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关节周围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1],若骨折可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6年2月以来,共收治了24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关节周围骨折病人,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摔倒骨折8例;骨折部位: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股骨髁上及股骨下段骨折6例,股骨髁间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胫骨下端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18例.

    作者:张朝春;徐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逆行穿V形针时“卡针”的大力钳解脱法

    在1997年前,我们对部分股骨中段骨折选用V形针逆行穿针内固定时,偶尔因选针不当或髓腔狭窄变形等原因致“卡针(进退两难)”16例,即针尾(有拔出孔的一端)卡在髓腔内而针尖外露于骨折近端,全部解脱成功.方法是借用由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生产的供钳工用的钻石牌大力钳,夹住一侧针翼,然后靠近针翼向拔出方向锤击大力钳数下即可拔出.

    作者:董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腘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26例报告

    腘动脉损伤至今仍为棘手的外科问题,处理不当可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国外文献报告截肢率为30.8%~72.5%[1].我院早期为50%(7/14),近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后,截肢率降至8.3%(1/12),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61年1月~2000年8月,我院共收治腘动脉损伤2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6岁(6~68岁).受伤时间:30min~9 d,平均10 h.

    作者:王黎明;李嘉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无脊髓损伤的上颈椎损伤漏诊八例体会

    我科自1988~1998年共收治寰枢椎骨折脱位22例,其中漏诊8例.现就有关漏诊原因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小29岁,大58岁,平均43岁.交通伤5例,运动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寰椎后弓骨折1例,枢椎椎弓骨折2例,齿状突骨折2例,寰枢椎旋转半脱位3例.伤后就诊时间4 h~72 h,平均21 h.

    作者:焦尚起;顾红卫;刘文俊;戴力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斜向单个椎间融合器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Cloward[1]于1953年首先采用了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不稳及椎管狭窄的患者.以后该方法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后路双枚融合器椎体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该方法需广泛切除椎板及关节突,从而降低了融合器植入后的后柱稳定性,且术中需极度牵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使手术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我院自1998年6月起设计一种经后路单个斜向融椎器椎体间融合的方法,治疗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祝海炳;李展振;龙亨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