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研究

任丽

关键词: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 急性水肿期,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行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2.78±3.75分、GQOL-74评分为91.45±2.5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SAS评分为73.52±4.61分、GQOL-74评分为63.27±3.12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2组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水肿期予以针对性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预后情况.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前路空心钉固定早期治疗齿状突II型骨折

    目的:应用单枚或者双枚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这种固定方法的优势.方法:11例齿状突骨折均为颈部高能量损伤,骨折位于齿状突基底且移位明显,伴或不伴有神经刺激症状.经颅骨牵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施行1或2枚3.5 mm空心钛螺钉固定.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6~30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齿状突骨折愈合,术后神经刺激症状消失,且便于护理.结论:3.5mm空心钛螺钉固定Ⅱ型(Anderson分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恢复快,1枚或2枚3.5 mm齿状突螺钉固定可靠,便于护理及大限度保留颈椎正常活动度.

    作者:田晓东;李鹏;张铁峰;刘影;刘亦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对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患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后探讨年龄在对患者行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名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界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共有40例患者,年龄在60~70岁之间;后者也有40例患者,年龄70~80岁之间.在对其展开关节置换术之后对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对2组患者的术前骨关节炎指数、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展开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对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关节炎指数得分展开对比,对照组的得分明显比观察组更高,P<0.05,差异显著,术后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之后,以这种手术展开治疗,60~70岁是佳的治疗时机.

    作者:赵泽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64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2例)和观察组(n=82例),2组研究对象均予以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同时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施以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研究对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DVT发生率为4.88%(4/82),对照组研究对象DVT发生率为17.07%(14/82),经x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DVT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周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例需要进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分析总结手术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本院收治的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患者术后出现出血情况10例(62.5%)、发烧情况4例(25.00%),经过药物治疗均有效控制并发症.结论:提高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手术护理技术,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治疗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耿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情况.结果:Lysholm评分方面,术前评分为37.3±7.9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94.2±4.1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Tegner评分方面,术前评分为2.3±0.5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7.1±0.7分,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中,应用袖套状保残重建技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林宝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入我院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在镇静药物基础上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根据临床麻醉方案的不同将纳入病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和SpO23指标变化;此外对患者进行OAA/S(警觉/镇静)评分、阻滞分级,并行组间差异对比.结果:T0时2组患者HR、MAP、SpO2、OA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T1~T34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更优;阻滞效果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优势主要表现在阻滞、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等方面.

    作者:赵金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1月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并行掌侧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病例100例.对其术后腕关节功能、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优0例,良27例,可44例,差29例;术后:优40例,良31例,可16例,差9例;SF-36健康评分:术前:70~79分61例;80~89分35例,≥90分4例;术后:70~79分1例,80~89分43例,≥90分52例.结论: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桡骨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医疗体验.

    作者:陈荣庄;温金焘;阮紫娟;周佳;周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中不同融合术的应用进展

    腰椎退行性疾病(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主要包括退行性腰椎间盘疾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侧弯及退行性腰椎滑脱[1],它容易引起顽固的腰背痛及下肢放射痛,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非手术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患者常常需要通过椎管减压、固定、融合等技术手段稳定病变节段脊柱,松解受压神经根是来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而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其通过稳定病变腰椎节段,彻底减压神经根,恢复脊柱稳定及纠正脊柱畸形来缓解患者症状,自1911年Hibbs等首次报道以来,腰椎融合手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善,针对目前腰椎融合术式的多种多样,本文拟就腰椎融合的手术方式和融合材料等做一综述.

    作者:吴科;孙春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折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发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4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未并发骨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关的护理预防对策.结果:在骨质疏松发生率、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以及透析时间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透析时间、糖尿病以及骨质疏松,临床中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而来对骨折进行有效预防.

    作者:陈源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FNA与DHS及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优势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以及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PFNA组(n=33)、DHS组(n=32)、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FLP)组(n=32),每组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下地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观察3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与其他2组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的优势,3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骨折愈合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优良率为75.00%,PFLP组优良率为78.12%,PFNA组优良率为90.91%,PFNA组与DHS组、PFL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早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鸿程;孙红波;薛小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前后入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比较效果.方法:选取共7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对照组实施后路手术.观察组实施前路手术.结果:对照组在基本手术情况方面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脊髓神经功能方面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椎体变化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椎体情况要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前路减压还是后路减压,均在解剖学复位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但是前路手术在基本手术治疗情况方面处于劣势,在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处于优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SCT低剂量三维重建在儿童骨骺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SCT低剂量三维重建诊断儿童骨骺损伤的临床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9例骨骺损伤患儿,行X线摄片和MSCT低剂量三维重建检查(低剂量组),选择以往行常规剂量MSCT三维重建检查的骨骺损伤患儿29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CTDIvol、DLP).结果:MSCT低剂量三维重建诊断儿童骨骺损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P<0.05).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DIvol、DL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SCT低剂量三维重建不仅能准确诊断儿童骨骺损伤,而且能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新然;闫世新;毕纯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0例)和观察组(n=8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椎管内麻醉前15分钟予以咪达唑仑静滴,间隔2分钟后加以舒芬太尼静滴,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椎管内麻醉前15分钟单用咪达唑仑静滴,采用VAS评分评价2组研究对象的镇痛效果,同时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2组研究对象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提高手术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4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例)和观察组(n=58例),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采用膝关节ROM评价2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2组研究对象的膝关节功能.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并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erbert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掌侧脱位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总结1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脱位患者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6月收治1例经舟骨月骨骨折脱位患者,患者青年女性,因车祸伤致胸部多发肋骨骨折在外院行闭式引流治疗后4周,发现右腕经舟骨月骨脱位、桡骨茎突骨折入院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给予右腕护具保护.术后随访至今,术后4个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结合文献,陈旧性经舟骨月骨骨折脱位一般手法复位困难,而切开复位后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邱文俊;徐铭泽;张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D打印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重建技术在腰椎滑脱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3 D打印技术在腰椎滑脱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行腰椎滑脱手术的患者,共50例,均分为2组,各25例.手术治疗方案采用传统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PLIF),对照组采用徒手椎弓根钉植入,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手术前对腰椎滑脱模型进行3D打印,并进行术前模拟手术操作;2组患者均记录植入椎弓根螺钉需要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所有患者术后行CT检查各个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程度并记录.结果:观察组单个螺钉置入时间为8.60±0.96分钟,对照组10.10±2.21分钟;穿刺次数两者分别为1.71±0.51次、2.12±1.12次;2组术后CT三维重建显示椎弓根准确率为96.15%、84.17%,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腰椎滑脱手术治疗,可缩短螺钉植入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并能提高螺钉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郝连升;王洪超;李楠;房义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断指再植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25例为观察组,双号25例则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比2组患者再植体成活率、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体功能及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再植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植体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的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严梅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0%,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惠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所选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牵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能让骨牵引时间显著缩短,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才刺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三才刺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6年你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2组均给予常规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给予前列地尔,观察组给予三才刺法联合前列地尔,对比三才刺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单一前列地尔的疗效.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不良反应症状,无中途脱落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对比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33);且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对比无差异(t=0.135,P=0.892);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显著上升,腰椎功能性障碍均得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748,P=0.000).结论:三才刺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佳.

    作者:刘陆伟;王春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