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兵;杨耿华
目的:研究与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2.0%(46/50),与对照组76.0%(38/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与对照组80.0%(40/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2组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折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4.1%,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0.6%;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9%,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观察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术治疗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时应用护理对策临床价值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作者:贺慧玲;王凯;李晓婷;鲍立霞;靳夏;杨淑娟;李其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7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治疗用于对照组中,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用于观察组中,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状况、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以及Franke1分级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Cobb's角均有所下降,而椎体前缘压缩率则比术前高,且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变化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Franke1分级方面,观察组的Franke1分级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及植骨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应用.
作者:刘挺;迟晓飞;姚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2种手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4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2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手术前,2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其龙;孙月柏;李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的近期疗效及融合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随后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40例患者实施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显效患者25例,有效患者14例,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为97.5%,手术时间为1.5±0.6小时,术中出血量为80.2±21.5ml.比对手术前和手术后的ODI评分、VAS评分,术后较比术前明显较优,数据统计后P<0.05.另外,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来看,术后明显优于术前,数据统计后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和神经功能损伤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后路镜下腰椎间盘摘除B-twin植入术术后,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椎间盘融合率,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刘志彪;李华兵;曹仁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消化性溃疡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分别将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DSES量表中药物、监测、饮食、运动及急症处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胃癌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抑制其负性情绪状态,积极提升自我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的预后恢复程度.
作者:尚拾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坠积性肺炎是指因长时间的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随重力流向肺底部并淤积于此,此病症的出现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坠积性肺炎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年老体弱、有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肺功能不良者,发病率高,且危险性极大,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 ,研究证实,患者积极主动配合肺部物理性护理干预,同时加强护理是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关键[3]. 本文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刘祥霞;刘光军;郑珊珊;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手部烧伤患者中选出116例,均接受手外科整形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手部外形美观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渗透于手部烧伤患者术后恢复服务中,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锻炼,促进手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婉红;潘文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后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室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给予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疼痛程度及治疗前后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8天患者疼痛评分2.61±1.24分,显著低于术前7.89±1.17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P<0.05,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增加,Cobb角显著改善(P<0.05);术中发生的骨水泥渗漏有4例.结论: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腰背部疼痛的快速缓解与预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陈方兴;陈源;陈浩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抗凝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纤溶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DVT 4例,观察组无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注射用纤溶酶预防下肢DVT形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作者:陈元甲;吴建国;王宪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我院70例手外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7月20日~2017年7月20日,并将手外伤带蒂腹股沟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整形术),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皮瓣整形术).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12.15±1.05天、手术效果评分95.01±1.45分、手术时间54.24±1.28分钟、术后愈合时间5.45±1.27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外伤患者中,感染患者有4例、未愈合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带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梁王班;李实忠;梁安娜;张菊影;钟秋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骨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预防护理、循证护理,观察比较2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压疮危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2个月骨痂生长情况对比,观察组出现率为90.24%,对照组为6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治疗,术后患者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3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6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2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并采用简化Fugl-Meyer积分法评价2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肢体功能障碍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Fugl-Meyer积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积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作者:王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断端吻合法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行断指再植的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例(共12指)接受血管断端吻合法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12例(共15指)接受改良血管套接法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3天断指血运情况和术后5天断指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患指微循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皮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天断指成活率、断指颜色正常率及断指张力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血管套接法在断指再植中血运恢复效果和成活情况均优于血管断端吻合法,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吴江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FMA、MBI评分.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及FM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增加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源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四肢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骨外科接治的103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随访6个月,掌握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均分别与对照组的81.4%、10.1%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107.5±6.1天,低于对照组的114.1±4.7天,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更确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整体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内固定术手术配合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经后路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2例,对42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配合,对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42例病人的临床手术过程顺利,治疗效果良好,没有相关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内固定术手术患者采取护理配合,可以使手术顺利进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边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将5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8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治疗后的肘关节屈曲度117.36° ±8.25°、前臂旋转度135.84° ±9.13°、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6.43%、并发症发生率3.57%以及骨折愈合时间9.14±1.35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高,安全有效.
作者:洪永俊;阮才政;曾成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到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抽签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心理(SAS)状况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p>0.05);2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各种负面的情绪,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