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康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的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病人20例,对20例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20例病人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以后均治愈出院,创伤表面愈合时间21-57天.跟踪随访3-6个月,骨折生长和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使病人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凤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FM评分、AS评分、BI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夏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析研究凝胶体位垫在骨科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骨科接诊病患作为此次研究病例选择的目标对象,从该阶段接诊的病患中选择90例实施侧卧位手术的患者进行本次研究,90例病患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并自愿参与.以信封法作为研究的分组依据,将45例使用海绵体位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5例使用凝胶体位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例出现皮肤压红、例出现压疮,发生几率分别为4.4%、0.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对2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上下肢麻木发生几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侧卧位手术当中为患者使用凝胶体位垫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同时也要重视临床护理服务方法,例如体位的干预、术前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等,以便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作者:骆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整体性护理应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11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于2016年7月20日-2017年10月27日收治,分为2组,即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55例,且对2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咬合力恢复时间、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牙周炎、口腔溃疡、咬合错位、延迟愈合)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咬合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即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观察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牙周炎、口腔溃疡、咬合错位、延迟愈合)与对照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即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观察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5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干预后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即观察组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应用于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促进口腔功能恢复的基础上缓解负面情绪,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苗妍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手术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后,护理舒适度明显提高(P<0.05),应激反应显著降低(P<0.05),功能独立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对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优良率分别为95.56%与82.22%,P<0.05;观察组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6;2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与75.56%,P<0.05.结论:对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便于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采纳.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中抽取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01±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策略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蒋搏;唐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腹部外伤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腹部外伤患者,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并对比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休克未纠正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0%、2.0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10.20%、24.4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85±1.74)天、(7.56±4.03)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6.36±3.85)天、(14.56±5.63)天,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41.06±2.56)分、(41.54±2.32)分、(1.84±1.1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45±2.36)分、(55.23±2.36)分、(5.02±1.42)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分别为95.92%、79.59%,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部外伤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状态,缓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腰痛ODI评分、椎体前缘及椎体中间恢复高度、血清BGP、PINP、ALP水平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合理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淋巴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方式,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分析微波治疗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臂周径为(107.6±3.2)cm、外展肩关节活动度为187.7° ±24.9°,前区肩关节活动度为167.3° ±7.3°,治疗后的水肿缓解率为100.0%,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具有满意临床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仍需给予适合的护理配合措施,以增强治疗效果并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余微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医学实验观察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以来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和联合应用针灸推拿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4.12%(64/6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3.53%(50/68),复发率26.47%(18/68),明显低于对照组5.88%(4/6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治疗第1个月)和第3疗程(治疗第3个月)疼痛症状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比之单独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腰痛程度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并明显降低了不同疗程患者疼痛程度积分状况,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焦秋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及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同样的急救方法,观察组在急救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在急救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较对照组74.0%更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0%,较对照组14.0%更低,观察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开始手术时间、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胀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较对照组42.0%更低,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5.6%,较对照组80.0%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实施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商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口腔内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及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恢复骨折处凹陷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手术的18例颧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口腔前庭小切口入路复位,对术后面部仍有凹陷畸形的患者行自体脂肪移植术.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过口内小切口复位骨折颧弓,及自体脂肪填充面部凹陷,达到美学恢复及功能恢复的效果,随访无患者出现感染、复发、囊肿、皮下肿块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口腔内入路治疗颧弓骨折,及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治疗外伤骨折所致的面部凹陷,有着操作简单,切口小而隐蔽,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志刚;杜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总结6例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访视 、物品镜类准备 、术中护理配合 、术中安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症状缓解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手术安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视野清晰等优点.该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护理上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史南;郑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针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留置针固定中存在的问题,观察使用液体创口贴进行留置针改良固定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置入静脉留置针的老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完成并固定好贴膜后,在贴膜的边缘涂抹上液体创口贴加以改良固定,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留置针固定技术.观察2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贴膜卷边、潮湿情况、留置针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贴膜卷边、潮湿及留置针移位脱位的发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液体创口贴加强留置针固定,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贴膜卷边、潮湿及留置针移位脱位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玲;贾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功能训练预防创伤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SK)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骨科就诊的23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析预防价值,采用计算机软件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FT组、R组,FT组117例,R组115例.为R组提供常规术后护理,在给予常规术后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功能训练护理措施干预的为FT组.结果:R组发生SK 24例,发生率20.87%;FT组发生SK 12例,发生率为10.26%;R组SK发生率明显高于FT组;FT组康复护理、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基础护理评分显著高于R组.结论:在术后康复护理中指导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骨折患者发生SK.
作者:李保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干预,观察2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治愈率达到96.7%(29/30),平均住院时间为(16.8±2.2)天.观察组各指标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实施手术治疗的风险性相对较大,且在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症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病情得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乔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胸部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胸部外伤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优质护理.并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67±1.56)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34±2.54)天,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4%、8.89%、11.11%、24.4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8.89%、31.11%、8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78%,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艳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7例,将纳入对象分为2组,对对照组(n=42)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n=45)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9.05%,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50,P=0.0424),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满意度为80.95%,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09,P=0.0102),观察组43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对照组34例患者基本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庞丽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进行分析,临床护理包括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出院护理等.统计临床抢救成功率及其他情况的具体数据.结果:18例患者中,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4.44%(17例);在抢救成功的1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外表皮肤缺损,经皮瓣移植术治疗后4-5个月康复出院,其余12例患者1-2个月康复出院.结论:经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陈美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