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与护理

郭丽红

关键词:乳腺治疗仪, 乳腺增生,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84例,采用南丁格尔医院型乳腺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患者接受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184例患者接受治疗前疼痛评分为1.96±0.64分,接受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48±0.32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84例乳腺增生患者接受第1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7.72%,接受第2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93%,接受第3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74%.结论:南丁格尔医院型乳腺治疗仪通过中科包络波的智能效应电场和红外辐射器直接作用于患处,电波刺激,使乳痛症状减轻,肿块缩小,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分期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外周血性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性激素、相关血清离子及骨代谢指标.方法:连续选择84例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按牙周病指数(PDI)分为牙周炎组(25例,PDI 1~3)、牙周病组(31例,PDI 4~5)和晚期牙周病组(28例,PDI 6~7),对照组选择27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4组对象接受了血钙(Ca2+)、血磷(P)、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各个分期的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血清钙离子和E2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重度牙周病组的钙离子和E2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炎组和牙周病组,而血清BGP和AKP测定值也明显高于后2组(P均<0.01~0.05).结论:不同分期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均存在明确的外周血钙离子和E2低水平表达,同时各项骨代谢指标增加,其中晚期牙周病患者上述改变更为显著.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标记物CA199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检验意义

    目的:分析CA199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因此得出临床检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患者CA199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CA199、BMI、HbA1c、FBG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1.3±2.2、23.29±2.9、14.21±1.92、15.13±3.4;对照组中分别为14.9±2.6、22.31±3.7、9.21±1.96、10.34±3.5.CA199随着年龄的升高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CA199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高表达,在糖尿病患者中较健康组明显高表达.合理的检验对临床提供排除CA199假阳性的临床依据.

    作者:赵永军;包·巴音其其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并分析关于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到我院门诊就诊的500例疑似阴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分泌物病原体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0例疑似阴道炎症妇女,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共计378例,占检查总人数的75.60%;其中淋球菌感染28例(7.41%),滴虫感染30例(7.94%),衣原体感染52例(13.76%),细菌性阴道炎76例(20.11%),支原体感染80例(21.16%),真菌感染112例(29.63%).结论:真菌感染是阴道炎主要的发病原因,该疾病多见于31~40岁人群.

    作者:吕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管道脱落和皮肤抓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管道脱落和皮肤抓伤的效果,为临床预防新生儿管道脱落和皮肤抓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0年6月~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总结新生儿管道脱落和皮肤抓伤的概率,将其作为对照组.从2011年1月开始,对新生儿加强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将新生儿的衣袖加长可围住其小手并且经常检查其指甲,预防皮肤抓伤.为预防管道脱落,将新生儿的输氧管、胃管用T字形胶布固定并采用改良的双侧孔导管吸氧.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份新生儿案例均经过筛选后用于研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2组患儿的住院资料相比,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新生儿皮肤抓伤的概率为0,输氧管、胃管脱落的概率分别为13.75%、7.50%,对照组新生儿皮肤抓伤的概率为8.75%,输氧管、胃管脱落的概率分别为42.50%、4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了皮肤抓伤、胃管和吸氧管的脱落,该法可以在新生儿护理中推广.

    作者:骆雄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非搏动灌注相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鲁氏四联症治疗的32例患儿,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2组,每组孕妇16例.对照组采用非搏动灌注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治疗方式,比较2种治疗方式对患儿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方式对儿童体外循环的搏动灌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搏动灌注对血液破坏的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方式可以在儿童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顺利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浓度,维持微循环的良好状态以及身体器官的功能.

    作者:丁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88例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试验组口服倍美力进行治疗,对比组则使用消炎、止血等临床药物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而对比组的治疗的有效率为65%,表明试验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包括子宫肌瘤、宫腔病变以及妊娠等方面,同时内分泌不平衡、阴道细菌感染和阴道肿瘤也会导致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其方法是口服倍美力进行治疗,能经期出血变得规律及阴道酸碱度恢复平衡,其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武瑞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饮食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2组,2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干预组60例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常规组的60例患者使用自主饮食方式,评估预后采用Chld-pugh分级,对2组患者的预后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预后评价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护理可有效控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阚荣;郭志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结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结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以及单纯的糖尿病患者60例,另选取体检正常的健康者60例,依次编为甲、乙、丙组.对3组的患者抽取血液,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分析3组结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的TC,TG,LDL-C,Apo B水平明显高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锦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临床的研究,根据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的药物治疗,研究2组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比对照组患者(82.0%)更高,组间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方式的治疗,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的心肌梗死伴存高危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柏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专科护理,评价2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5±2.6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9.3±2.8天;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患者,制定系统的临床护理方案,明确剖宫产术后护理路径,开展专科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析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的临床可行性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颅内出血患者中抽取6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分析2组临床治疗可行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但2组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较为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11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7例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7例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以及术后VAS评分、CRP与PA的水平,做好相关记录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CR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史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理念也随之不断发展,治疗方案也日益改进. 目前对其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而中医和西医在2种治疗方案中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二者各成一体又相互促进补充,本文将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赖鹏宇;关永林;孙乐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治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诊断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37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7例颅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仅6例为炎症病因,占整体的16.22%,提示非炎症病因是引起颅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急性或亚急性局灶神经功能缺失、颅高压征患者,病史检查其存在感染、纤溶活性下降、血管内膜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应及时采用CT、MRI联合MRV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

    作者:杜旭辉;张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26例患者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吴鸿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其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B1组(急性发作期60例);B2组(临床缓解期6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B3组.选择凝固法以及liatas法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此同时选择血气分析仪对患者实施血气分析,总结患有血栓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针对B1组慢阻肺患者,在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方面,明显高于B2组患者(P<0.05);B1组以及B2组患者在上述指标含量方面,明显高于B3组体检人员(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患者,对其血栓前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终显著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晓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更好的促进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周到的出院随访工作.结果:本组38例,成功38例.结论:护士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加强出院后病人随访工作,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要稍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是结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玉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对在小儿脑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3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并行常规护理等,对34例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瘫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临床疗效有改善作用,应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南;姜雅玲;姜淑芝;李凤兰;衣洪天;曲亚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通过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支气管扩张患者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2),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支气管扩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经比较其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应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振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