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任利锋

关键词:胃癌,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摘要:目的:比较TOMOX和FOLFOX4 2种方案作为晚期胃癌(晚期胃癌)一线化疗药物的疗效.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到接受TOMOX或FOLFOX4的试验组. 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检验,药物有效率为主要观察指标. 结果:TOMOX和FOLFOX4的有效率分别为45.6 和36.3 %(p =0.003). TOMOX组和FOLFOX4组的总体存活期没有显著差异(p =0.475). FOLFOX4疗法更常见3 和4级中性白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症(p <0.05),治疗后6周2组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综合得分存在差异(p <0. 05). 结论:TOMOX疗法更为便利,可以作为氟尿嘧啶的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BCD2评分和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共40例,分别采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7天、90天以及180天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 结果:40例患者中,采用ABCD2评分的7天阳性预测值、90天预测值以及180天预测值分别为30.0%、25.0%、25.0%,而采用ESSEN评分的7天阳性预测值、90天预测值以及180天预测值分别为:45.0%、45. 0%、60.0%. 结论:采用ESSEN评分法对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进行预测,其准确性明显高于ABCD2评分法患者,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郎丰龙;董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ICU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ICU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总结ICU护理工作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入住ICU患者200例,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病理状态及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显著高于对照组39%.结论:在ICU实施人性化护理,依据个体所需提供个性护理,满足病人需求,提升病人的满意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更快康复,从而在其生命质量上有着优质的体现.

    作者:赵文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为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方案,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1 ±15.4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50.2 ±30.1ml,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8.9 ±0.7天,短于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8 ±8.7周,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组织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治疗方案,疗效确切,且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赵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脏肿瘤的射频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肝脏肿瘤患者采取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射频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2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损毁率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肝脏肿瘤患者采取射频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肿瘤完全损毁率,降低并发症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神经性疾病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好,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0.83%,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83%,2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神经内科患者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每组30例,观察8周.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测空腹血糖( GLU)、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等. 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2周末起,2组PANSS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各时点2组PANSS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各项代谢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仅H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代谢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GLU、TC、LDL、TG均显著低于奥氮平组(P0.05). 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均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且总体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有显著影响,而阿立哌唑则无显著影响.

    作者:刘秋英;赵洁;沈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儿科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及防范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共发生82起护理风险事件,其中操作失误28起,意外事件12起,职业损害18起,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过大11起,用药错误10起,其他原因3起.结论:导致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较多,而全面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不断推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风险意识则是减少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

    作者:邱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肩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伴肩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所有患者康复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由住院医师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r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定肩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4周后,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脑卒中肩痛患者中,减轻了疼痛,从而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崔桂芬;杨薇;刘海霞;辛宁;张文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腹痛缓解、血清淀粉酶复常、白细胞复常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感染及MODS发生率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地佐辛用于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为小儿术后镇痛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选择择期整形科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即地佐辛组(n=20),芬太尼组(n=20),地佐辛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芬太尼组术后采用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2组均不使用止吐药物,均使用电子自控镇痛泵行PCIA治疗,分别于术后1、6~8、24、48小时使用Face Assessment方法进行镇痛评分,同时记录各时点的头晕、嗜睡、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2组术后1小时点FaceAssassment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8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点2组FaceAssassment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组均无尿潴留及瘙痒的发生,地佐辛组发生头晕/嗜睡1例,恶心/呕吐1例;芬太尼组发生头晕/嗜睡2例,恶心/呕吐7例.2组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头晕/嗜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地佐辛用于小儿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徐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医院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性中医院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11月间某中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82名罹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2名患者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501株,MRSA数量多,占全部菌株数的25.7%,以下为ESBLs占23.0%,MDR/PDR-BA占18.8%,VRE88占17.6%,CR-AB占感染例数的14.9%.所有患者里,感染1、2、3种多重耐药菌的人数分别为265、115和2人,分别占全部病例的69.4%,30.1%和0.5%.382名患者中,未使用过及使用过1,、2、3、4种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93人,52人,52人和172人.结论:中医医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其固有的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作者:王庆东;李丽娟;潘丽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7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效果中,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改善,甚至痊愈. 结论:牙髓病患者在基础的治疗上采取根管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银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磁振热结合医疗体操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磁振热结合医疗体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2组均给予磁振热治疗,治疗组再增加医疗体操.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程度评定(Melle评分)来评定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和活动度明显改善,同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振热结合医疗体操治疗肩周炎可明显减轻疼痛和改善活动功能.

    作者:钟陶;张紫龙;李豪;黄臻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 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2013年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显效34例,有效10例, 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6%. 结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着重针对心室重构的机制采取措施,阻止或延缓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提高运动耐量;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

    作者:郑孝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浅析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服药依从性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0例在本院就诊的SLE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SLE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差的心理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LE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SLE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加强SLE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朱丽媛;李玉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归纳、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后29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6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死亡率、致残率高,应尽早及时救治,其过程中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成功救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降纤酶与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82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的全血粘度(低切)为4.21 ±0.13,红细胞聚集指数为2.88 ±1.01,血浆粘度为1.43 ±0.21,红细胞压积为51.6 ±8.3,血沉为19.3 ±7.7,血浆粘度为2.48 ±0.11,纤维蛋白原为346.6 ±43.5,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为3.24 ±0.04,红细胞聚集指数为1.48 ±0.43,,血浆粘度为1.02 ±0.03,红细胞压积为40.4 ±6.1,血沉为21.4 ±6.2,血浆粘度为1.78 ±0.07,纤维蛋白原为303.4 ±45.5,治疗后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降纤酶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谷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68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前者采用替吉奥( S-1 ) +奥沙利铂(OXA)化疗同步联合3-DCRT,后者采用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化疗同步联合3-DCRT放疗,对比2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34%、疾病控制率90.32%,与对照组有效率54.84%和疾病控制率75.27%,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58.33%,对照组1年及2年生存率为83.33%和52.08%,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以及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同步联合3-DCRT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与标准FP方案联合3-DCRT效果相当,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小珍;贾亚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36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7月36例于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00.0%,P>0.05),但实验组患者血栓栓塞、穿刺部位血肿、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VS 25.0%,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紫外线治疗压疮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紫外线治疗对压疮愈合的疗效.方法:检索1975~2014年6月公开发表的所有预防性使用紫外线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6项,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外线治疗能缩短压疮愈合时间(OR-1.39,95%CI-1.53--1.22,P<0.00001),提高压疮愈合率(OR 5.67,95%CI 2.61-12.33, P<0.0001).结论:紫外线治疗对压疮的愈合有促进效果,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晶晶;李珊;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