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立华;王云霞

关键词:胺碘酮, 心房颤动, 临床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用胺碘酮共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利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20例患者住院治疗的18例,在家服药的2例,住院的患者较不用胺碘酮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天,2例在家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不服药物的患者。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2月20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0例高龄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得到2个月~6年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5%。结论:尽早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及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李敬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识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37±2.47分钟,平均睁眼时间为12.19±4.25分钟,平均拔管时间为19.34±3.34分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降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患者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和平均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科室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海盛;刘其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拟疏风止痛合剂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20例临床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周期性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多见于女性。本病以头痛暴作,痛势甚剧,一侧头痛,或左或右,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跳痛、恶心呕吐后感觉稍有好转,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工作。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疏风止痛合剂,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李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入院的176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所有患者行急诊整形修复,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并且随访1年。结果:所有17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通过急诊整形美容修复,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通过术后随访观察1~12个月,未发现伤口瘢痕增生以及错位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诊整形修复应用于面部软组织创伤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外科治疗的肝囊肿患者共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等均要显著性少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1);另外,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肝囊肿的开窗手术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者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

    作者:克比尔多来提;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儿科治疗体会

    目的:对儿科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治疗的94例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每组47例。一组研究对象使用三联疗法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2组研究对象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进行比较。对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年,统计溃疡的复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按上述分组进行治疗,并对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的HP根除率为94.6%,愈合率95.2%及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溃疡的复发率5.5%,较对照组20.6%的复发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儿科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在传统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能够提高溃疡愈合率,对溃疡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道损伤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道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6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进行护理,并对损伤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留置导尿时操作不当引起尿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神志意识不清、烦躁在气囊未放的情况下强行自己拔管造成后尿道损伤。结论:留置导尿是脑卒中的常规操作,熟悉尿道的特点,了解气囊导尿管的结构,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插管、留置尿管期间、拔管的知识宣教和护理,防止尿道损伤,减少病人痛苦,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丽萍;肖展翅;郑红;沈丽君;续云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尼可刹米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后3天内患者的意识状况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3天内患者意识障碍获得了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多数转为正常,其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纳洛酮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加速患者苏醒,治疗肺性脑病安全有效。

    作者:吴绍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病情稳定,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分数、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1)在HAMD评定对比中,2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2个月前有差异(P<0.01)、3个月后无差异(P>0.05)。(2)在VAS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变化无差异(2个月后,P>0.05,3个月后2组均无痛)。(3)主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平稳;在被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P<0.05),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稳定。(4)伸膝角度对比中,2组主/被动伸膝角度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无差异性(2个月后,P>0.05)。(5)在Lysholm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评分提高更明显。结论:集体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有明显疗效,对患者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运动能力恢复、心理状况、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王凭;厉翠珍;毛世刚;张素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150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经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禁忌证,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750例,行理疗、针灸、牵引保守治疗。治疗组( B)组750例,行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间隔15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结果: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B组治愈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多,效果慢,易复发。结论: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珉;何雅楠;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可行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05年8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纸夹板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对2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对2组治疗之后,患者都没有发现再次断裂和畸形愈合的情况。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2.8%与对照组75.0%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正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门诊西药房3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3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489张,筛查不合理用药处方37张,按照《新编药物学》、《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相关规定结合药物使用说明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老人和儿童患者的处方所占比率较高,为73.0%;在不合理用药原因的研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是主要的原因,占到所有处方的51.4%。结论: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对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巨大,在医疗服务中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用药处方质量。

    作者:纪丹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体会。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100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总结。结果:100例113指再植成活106指,成活率约为93.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安静;田勇;刘成;王晓君;高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其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且处于康复期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信息。同时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2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6.7%;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14例,占70.0%,患冠心病15例,占75.0%,患COPD病10例,占50.0%, NIHSS评分(10.1±2.2),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45例,占45.0%,患冠心病50例,占50.0%,患COPD病25例,占25.0%, NIHSS评分(6.8±1.3),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NIHSS评分高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即使康复期亦应该注意肺部感染的预防。

    作者:刘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病案资料、调查及随访的方法。结果:7428例输卵管结扎术,共发生手术并发症139例,发生率为1.87%。结论: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有医务人员因素及受术者自身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德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采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MipO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ipO技术进行治疗,再通过锁定钢板固定。按照AO将骨折进行分型,包括A2型35例,A3型40例,B2型27例,C1型18例。结果:经过5~16个月的随访观察,再按照相关评分标准评定后,优105例,良10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5.8%。治疗后未发现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病例。结论:对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采用MipO技术治疗后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既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同时也减少创伤且美观,现阶段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和军;颜鹏;江共涛;乐海浪;张文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onseti方法治疗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Ponseti方法治疗0~3个月和3~6个月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2年9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9足,其中0~3个月21足,3~6个月18足。对所有患足进行Pirani评分,将0~0.5分判为优良,比较2组的优良率、应用石膏次数及跟腱切断手术率。结果:2组患儿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3个月组应用石膏次数及跟腱切断手术率比3~6个月组少,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满意,3个月以内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佳年龄。

    作者:康映泉;邱宏;陈锦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面系统护理干预的试验组5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合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用药指导、自我监测血糖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能正确面对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李传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分析

    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122例,随即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乙组患者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心肌梗死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唐小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科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方法

    医学界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人的良好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面对疾病的突然袭击,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而这些有害的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作者:王靖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