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疏风止痛合剂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20例临床体会

李玲;李志鹏

关键词:止痛, 合剂, 针灸, 治疗偏头痛, 现报告如下, 生活工作, 人为特征, 恶心呕吐, 周期性, 多发病, 常见病, 睡眠, 女性, 疗效, 患者
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周期性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多见于女性。本病以头痛暴作,痛势甚剧,一侧头痛,或左或右,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跳痛、恶心呕吐后感觉稍有好转,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工作。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疏风止痛合剂,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即将我院收治的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得出,2组的秋季发病率和过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病因、诱因以及春夏2季的哮喘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诱发的原因主要是以气候变化和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气喘、胸闷等,治疗时针对个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杨世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上与常见抗生素连用之间的配伍禁忌

    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又因其在与抗生素协同治疗时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因而在实际临床上常将盐酸氨溴索与各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大量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氨溴索与一些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现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武卫华;储燕;阎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碘伏棉球湿敷治疗急性蜂窝织炎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碘伏棉球湿敷对21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志芬;李秋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常人体检心电图诊断ST-T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正常人体检心电图诊断ST-T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2年间在我部进行体检的10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0名体检者中68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没有异常;20名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其余3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超出正常标准表现为非异常的心电图。在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未发现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结论:当正常人的心电图出现不同于正常诊断标准的现象,并不代表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是在健康人群中心电图出现的正常变异。

    作者:韩宁;崔迪;邹有丽;张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大池引流在颅脑外伤疾病中的应用(附106例临床分析)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一项较为成熟的临床技术。我科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治疗106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MedtronicEDM 系统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技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共120例,根据服务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服务方法,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方式。结果:2组服务前身体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得分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服务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步行距离都明显提高(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家庭医生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兴平;申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山莨菪碱(654-2)治疗手足口病重症体会

    手足口病(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手掌、足底、臀部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和溃疡为主要特征。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但有少数患儿可并发脑干脑炎、心肌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1]。笔者对我院自2010年~2012年收治的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辅以654-2治疗,关于654-2在手足口病重症中的应用、剂量个体差异较大,效果参差不齐,但严格掌握其应用指征,仍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股部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自1996年以来,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多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采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MipO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ipO技术进行治疗,再通过锁定钢板固定。按照AO将骨折进行分型,包括A2型35例,A3型40例,B2型27例,C1型18例。结果:经过5~16个月的随访观察,再按照相关评分标准评定后,优105例,良10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5.8%。治疗后未发现伤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病例。结论:对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采用MipO技术治疗后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既可以提高骨折愈合率,同时也减少创伤且美观,现阶段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和军;颜鹏;江共涛;乐海浪;张文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目的:了解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胰岛素在临床上应用的文献报道。结果:胰岛素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还能显著的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长期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结论:胰岛素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降糖作用优于口服降糖药。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检查与并发症处理

    目的:对子宫肌瘤检查方式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临床患者病例68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探测宫腔、诊断性刮宫、X线平片、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终确诊60例,包括Ⅰ型34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Ⅳ型1例;本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发生并发症者17例,发生率为28.33%。结论: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中风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中风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就治的中风患者共123例,其中2011年1月~2012年2月救治患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2012年3月~2013年1月救治患者62例为观察组,在常规药护理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训练、日常生活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等优质护理方式。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宋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脊液生化学检测分析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生化学检测分析,以到达早期治疗,早体康复的目的。方法:对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通过腰椎穿刺采集,对其进行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其中的化学检查主要包括蛋白质、葡萄糖、氯测定等。结果: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腰穿脑脊液都有所改变,压力19例超过了300mmH2 O,21例压力在200~280mmH2O之间。脑脊液中IgG的含量明显升高。氯化物<90mmol/L者17例,91~100mmol/L者13例,101-109mmol/L者10例。葡萄糖2.5~4.5mmol/L者10例,<2.5mmol/L者30例。结论:怀疑具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要尽早的检测脑脊液成分的变化,及时确诊,并注意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性脑膜炎鉴别。

    作者: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乙组患者64例,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临床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阴道途径进行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作者:哈丽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高敏C一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一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20mg/L ±1.9mg/L VS1.83mg/L士1.69mg/L,P<0.05)、斑块指数较前减少(2.93±1.68V S2.65±1.29,P<0.05),且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饮食及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入院的176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所有患者行急诊整形修复,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并且随访1年。结果:所有17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通过急诊整形美容修复,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通过术后随访观察1~12个月,未发现伤口瘢痕增生以及错位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诊整形修复应用于面部软组织创伤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深圳龙华新区某二级公立医院的38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临床医生感知的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得分并不高,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医院的管理者可以提高工作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公平性来促进临床医生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作者:许艳贞;刘志梅;胡正路;吴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CPT微创术治疗肛瘘40例

    目的:探讨多功能肛肠治疗仪( HCPT )治疗肛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需要手术的肛瘘患者40例采用HCPT微创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手术时间、大便出血情况、及恢复时间,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手术时间为10~20分钟,平均16分钟。术中无出血,术后无疼痛,术后24小时排便,排便后无出血、无疼痛。恢复时间7~11天,平均9天,治愈率100%。全部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并发症,无感染病例,肛门功能正常。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达到根治目的。结论:多功能肛肠治疗仪治疗肛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不出血、无痛苦,患者不需住院,费用低廉,恢复快,且恢复后无明显瘢痕,无后遗症及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波;闫树勋;薄超刚;周秀芳;谢桂珍;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