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12年竹溪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

张云华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婴儿死亡报告卡、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34例,平均死亡率10.84‰,2004年与2012年相比,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了《十堰市2004年~2012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死亡原因排前2位的是新生儿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异常有上升趋势,其他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婴儿监护,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服务是一种能让病人满意的服务,在符合行业标准或部门规定的前提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病人合理需求的一种服务。手术室作为一个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优质服务的应用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叶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8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8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8例(58.33%),部分恢复17例(35.21%),死亡3例(6.2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肖霞;亓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用胺碘酮共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利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20例患者住院治疗的18例,在家服药的2例,住院的患者较不用胺碘酮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天,2例在家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不服药物的患者。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立华;王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1月7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平均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外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比较2组对心绞痛的影响性。结果:2组患者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CCS分级和MACE等情况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符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对我院1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回顾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103例,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03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过程,总结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结果:基本痊愈30例、好转62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4例。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宏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8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2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使用胆宁片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均无需住院治疗,使用胆宁片门诊治疗后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和消失。结论: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500例,妇科手术患者124例,产科手术患者376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易行,麻醉诱导时间较短,麻醉效果明显。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妇产科手术应用中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全、简单、快捷等优势,在产科手术麻药用量小且效果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运祥;高艺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同联用血塞通治疗26例脑外伤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尼莫通与血塞通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治疗组用尼莫通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500 m静脉滴注,6小时滴注完毕,每天1次;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尼莫通与血塞通联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好,能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死亡率。

    作者:占双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束化措施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需呼吸机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n=122),以2005年4月~2008年2月间收治需呼吸机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 n=10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VAP集束化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及ICU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明显降低26.1%比41.7%,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6.39±3.12天比9.41±4.90天,住ICU时间明显减少10.02±3.71天比16.34±4.97天,病死率明显降低17.9%比29.3%,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6.49±2.43比8.90±2.91万元。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节约住ICU费用。

    作者:秦文波;黄寨;黎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128例孕妇唐氏筛查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产前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影响其风险值的主要因素。方法:检测2128例孕中期(14周~21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游离雌三醇( uE3)的浓度。 AFP、β-HCG、uE3均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使用唐氏筛查软件(上海天臣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设计评估风险。建议唐氏综合征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神经管缺陷高风险者接受高分辨超声检查。结果: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发生率分别为5.16%、0.42%、0.98%。高风险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神经管缺陷1例。结论: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唐氏筛查是减少患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伟;段胜昔;何丽丹;黄修振;窦智;于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动脉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25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颅底骨折伴鼻出血2例,肺癌大咯血1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脾挫裂伤出血4例,肾脏出血6例,产后大出血2例,骨盆骨折出血1例。结果:25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21例,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2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出血均止住,1例产后出血未完全止血。结论: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大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1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龚辉;缪玉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0例缺血性眼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40例40眼,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6%。结论:采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指导可以发挥药物大作用,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方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接触及沟通技巧

    1重视语言沟通:礼貌是接触、交谈的基本态度。有礼貌就会对患者表现出尊重,患者就愿意与护士接触,这就有了沟通的基础。沟通前,熟悉病情;沟通时尊重患者,灵活运用交谈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接触前,要全面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熟知病史、治疗和护理等有关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个人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或工作情况等。精神病患者因病常敏感多疑,因此对患者羞于启齿的言行遭遇不提及、不议论,不可任意谈论病情表现或不良预后。与患者交谈时,侧重于帮助患者明确自己的问题和忧虑,帮助患者顺利克服个人的身心障碍。当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无法交谈时,护士更应灵活运用交谈技巧与患者沟通。如木僵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面无表情,但多数患者对外界仍有一定感知能力,因此护士可在深夜或环境安静时轻轻地握着患者的手并对其小声耳语,有时患者偶尔会回答,从而可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需求。

    作者:刘金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手术治疗后生存时间相对较长,早期发现治疗后95%的患者生存时间可在10年以上。因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高辉;李秀芹;张秋菊;张琪;刘洋;曲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6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与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 PU)的临床特征与内镜下特点。方法:将191例PU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老年组56例,非老年组135例,对照分析2组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消化不良、不规律性上腹痛、无症状、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心脑血管症状就诊及并发症的比例为42.86%、33.93%、14.29%、19.64%、30.36%和48.2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8.15%、9.63%、4.44%、7.41%、6.67%和19.26%(P<0.05),老年组胃溃疡及较大溃疡(直径>2cm)的比例为46.43%和30.36%,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28.89%和17.04%(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熟悉这些特征可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田巍巍;韩晓梅;王昌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及其与肝脏生化、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判断其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并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分别分为G0~1、G2、G3~4组和S0~1、S2、S3~4组,比较各组之间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02例炎症坏死分级≥G2者60例(58.82%),纤维化程度分期≥S2者55例(53.92%)。按照不同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G0~1和G2组均低于G3~4组,S0~1和S2组均低于S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生化指标不能很好反映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穿刺活检仍是判定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作者:吕明磊;刘琴;耿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水擦浴在热性惊厥患儿降温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温水擦浴和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在热性惊厥患儿降温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2组,温水擦浴为实验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比较2组30分钟和60分钟后温度下降情况。结果:实验组30分钟和60分钟后平均下降0.78℃和1.83℃。对照组30分钟和60分钟后平均下降0.49℃和1.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水擦浴可在短时间内降温,可作为热性惊厥患儿降温的首选措施。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150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经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禁忌证,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750例,行理疗、针灸、牵引保守治疗。治疗组( B)组750例,行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间隔15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结果: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B组治愈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多,效果慢,易复发。结论: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珉;何雅楠;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院内调查。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380例,发生率为8.44%,多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造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年龄与合并用药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在我院的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处理。

    作者:古力努尔·多送别克;闫海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科50例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针静滴,连用10天,观察心率、血压、肺部啰音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观察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左心衰收到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