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哮喘急性发作展开治疗时,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艳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界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人的良好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面对疾病的突然袭击,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而这些有害的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作者:王靖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婴儿死亡报告卡、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34例,平均死亡率10.84‰,2004年与2012年相比,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了《十堰市2004年~2012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死亡原因排前2位的是新生儿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异常有上升趋势,其他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婴儿监护,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150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经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禁忌证,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750例,行理疗、针灸、牵引保守治疗。治疗组( B)组750例,行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间隔15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结果: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B组治愈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多,效果慢,易复发。结论: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珉;何雅楠;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光棒与直接喉镜协同下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会厌囊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直接喉镜( A)组,光棒+直接喉镜( B)组,记录患者插管前后MAP、HR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插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诱导前后比较,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分钟、5分钟MAP、HR均有升高且A组高于B组( P<0.05),插管成功率A组86.7%,B组100%。插管时间A组35±12秒,B组22±8秒,B组与A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直接喉镜在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
作者:陈英勒;李顺元;林明霞;曾景阳;颜景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尼莫通与血塞通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治疗组用尼莫通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500 m静脉滴注,6小时滴注完毕,每天1次;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尼莫通与血塞通联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好,能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死亡率。
作者:占双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3D VR)三维容积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胸部外伤疑似肋骨骨折的,并且具有完整的普通X线片及64层螺旋CT 3D VR图像资料90例患者,肋骨骨折的诊断中X线片及3D VR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90例患者中,X线片诊断骨折48例,可疑骨折13例,总骨折数为197处;3D VR图像诊断骨折82例,可疑骨折1例,总骨折数为382处。 X线片显示骨折例数及数量均明显少于3 D VR 图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X线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静脉外渗的发生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安抚患者恐惧的情绪,使损伤降到低,痛苦降到小。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皮肤损伤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治疗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3.3%,2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特别是小儿肺炎能有效提高疗效,同时改善肺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当务之急[1]。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的互动的过程[2]。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创新能力方面,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优势。现将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翟云起;张桂荣;毛慧玲;邢艳;朱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比微创与常规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微创组总有效率及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微创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治疗脑出血较常规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宗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入院的176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所有患者行急诊整形修复,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并且随访1年。结果:所有17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通过急诊整形美容修复,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通过术后随访观察1~12个月,未发现伤口瘢痕增生以及错位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诊整形修复应用于面部软组织创伤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颈微波术与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LEEP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微波治疗和LEEP均适合治疗宫颈糜烂患者,LEEP效果比较好一些。
作者:李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多见纳差、撑胀、嘈杂、烧心、嗳气、早饱、上腹痛等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往往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散见于中医学的“胃脘痛”“痞证”“嗳气”等门类文献中。以下是本人临证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者:杨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局部转染Ngn2基因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C组(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咬除T8~T10棘突及椎板、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造T8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向B、C 2组损伤脊髓节段持续注射Ngn2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各5μg。于术后1、2、3、4周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系统检测大鼠运动功能,术后1周应用RT-PCR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组织Ngn2基因表达,术后4周HE染色脊髓病理学检测及SP染色检测Nestin+细胞数。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n2mRNA有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实验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14.25±2.37)个,对照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2.54±1.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gn2基因能够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诱导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白登彦;张海军;袁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的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亲情护理需求的需求程度与当前亲情陪护的构成现状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的尊重需要得分高,其次为爱与归属需要、安全需要,需求程度低的为生理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所有患者都有陪护人员,其中亲人陪护为151例,专职护理人员陪护为30例,两者结合的为12例,其他7例。结论:亲情护理服务是患者目前能接受的陪护模式,同时也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应用效果佳。
作者:李新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保障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保证城市居民衣食的主要力量。维护农民的健康是包括乡镇医院和更高级医院的医生护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农村的急诊外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大致以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居多,由于报销和保健意识提高等原因,农民外伤后就诊积极性普遍增高。农民患者就诊在乎的还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为服务态度,而乡镇医院全力做好健康普查及建档,积极开展家庭访视和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技术,改善服务态度是会赢得农民信任,改变农民有病不愿意到乡镇医院看的现象[1]。有报道显示急诊外伤病人从病人情况分析来看,有80.18%为浅表软组织外伤,其所占比重高,从病人分流图来看,急诊外伤病人入院比例仅19.16%,这显然与病人的健康意识提高和经济状况提高有关、一些人有小创伤都要到医院检查处理以避免小伤引起大病[2]。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乡镇医院是面对农民的一线医疗机构,是先处理农民外伤的医护队伍,所以也是农民外伤救治护理的主要力量。为了使农民外伤降到低,外伤的康复快,农民的外伤处理恰当合适,提高乡镇医院医疗护理人员的能力非常重要。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有85.40%的人员对农村社区护理前景充满信心,但有30.82%的人有另谋职业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无动力,从而缺乏上进心[3],需要相关领导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混日子的人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笔者分析研究了农民外伤原因和护理的一些要点和方案,尝试换一种视点来看农民护理,换一种思路来思考农民护理,来扎扎实实的提高农民的护理水平,建立真正和谐的农村环境。
作者:隋亚娟;宋静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道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6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进行护理,并对损伤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留置导尿时操作不当引起尿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神志意识不清、烦躁在气囊未放的情况下强行自己拔管造成后尿道损伤。结论:留置导尿是脑卒中的常规操作,熟悉尿道的特点,了解气囊导尿管的结构,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插管、留置尿管期间、拔管的知识宣教和护理,防止尿道损伤,减少病人痛苦,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丽萍;肖展翅;郑红;沈丽君;续云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肺炎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临床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肺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7天X线胸片改善情况,观察肺纹理、片状阴影是否完全消失或者明显改变;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干预后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听诊湿罗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症状是否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结果:观察组患儿X线胸片征象明显消失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儿临床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自杰;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