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翟云起;张桂荣;毛慧玲;邢艳;朱莉

关键词:探究式, 教学模式, 医学教学, 培养学生, 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创新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自由表达, 周围世界, 知识应用, 生活实际, 全科医学, 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师
摘要:教学方法是贯彻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是当务之急[1]。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特征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的互动的过程[2]。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创新能力方面,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优势。现将全科医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150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腰腿疼痛症状,经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无禁忌证,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A )组750例,行理疗、针灸、牵引保守治疗。治疗组( B)组750例,行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间隔15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结果: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B组治愈A组与B组治疗效果比较,A组的治疗时间较B组多,效果慢,易复发。结论:腰硬膜外神经阻滞术加椎管内置管术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

    作者:王珉;何雅楠;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8例,给予参考组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动脉氧分压、心率变化及手术前、后血清钠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的变化。结果:麻醉10分钟后,2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压及心率相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参考组出现明显变化(P<0.05),2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钠离子、钾离子及氯离子变化明显小于参考组, 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运用,起效快且麻醉效果好。

    作者:吕严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

    目的:研究并探讨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探讨该治疗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8例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常规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良好,没有出现关节面的错位,切口均愈合;对照组出现3例坐骨神经痛和髋部疼痛。结论:双侧切口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海青;陈和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体会。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100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总结。结果:100例113指再植成活106指,成活率约为93.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安静;田勇;刘成;王晓君;高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0例。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qw、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bid,膝关节短波、蜡疗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加用一联活血化瘀药物口服骨康胶囊1.6gtid,外用普通针刺、中药熏蒸、手法推拿1次/d,运动康复训练:膝关节沙袋阻力练习;锻炼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治疗时间为3周。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JO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伟;宁顺强;付涛;袁国真;罗国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共120例,根据服务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服务方法,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方式。结果:2组服务前身体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得分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服务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步行距离都明显提高(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家庭医生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兴平;申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及护理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在骨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骨科损伤,临床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1],无论采用哪种治疗都面临长期卧床这一现实,围卧床期的治疗及护理是当前医护面临的关键的问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妇产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临床体会

    目的:对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使用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确保围产期用药的安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手术治疗的75例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剂量、给予时机、疗程及疗效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剂量的抗生素,其临床疗效也表现的不尽相同,手术前使用抗生素的频率和药量对术后伤口的愈合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康复护理

    Hoffa是指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目前把股骨远端单髁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均称为Hoffa骨折[3]。由于此种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损伤部位涉及到股骨髁关节的主要负重区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06年2月~2010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11例Hoffa骨折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15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询问有关病史;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明确诊断。全部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孕前生殖道感染率高,其中宫颈炎371例,占34.9%;念珠菌性阴道炎例,占24.7%;细菌性阴道炎159例,占10.6%;盆腔炎102例,占6.8%;滴虫性阴道炎132例,占8.8%;霉菌性阴道炎66例,占4.4%;衣原体感染32例,占2.1%。不同年龄人群妇科疾病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很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加强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加大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例,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殷红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其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且处于康复期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信息。同时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2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6.7%;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14例,占70.0%,患冠心病15例,占75.0%,患COPD病10例,占50.0%, NIHSS评分(10.1±2.2),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45例,占45.0%,患冠心病50例,占50.0%,患COPD病25例,占25.0%, NIHSS评分(6.8±1.3),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NIHSS评分高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即使康复期亦应该注意肺部感染的预防。

    作者:刘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

    一氧化碳( CO)俗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急性CO中毒是因短时间内吸入过多的CO而引起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秋冬季易发生,多为生活中因煤气灶、煤气淋浴器等CO意外泄漏或煤炉燃烧不全、通气不良所致。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将给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我院急诊科于2009~2012年经院前急救成功抢救了106例急性CO中毒患者。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鑫娅;李燕芳;马俊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常乐康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常乐康(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70例予常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预防组80例在常规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常乐康,观察治疗3~8天内2组继发腹泻病例数。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9例,发病率为11.2%,对照组继发腹泻22例,发病率为3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常乐康能降低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冯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9例冠状动脉窦瘤的病变部位、血流状态,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中患者右冠状动脉窦瘤7例,无冠状动脉窦瘤2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5例,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无冠状动脉窦瘤均破入右房。1个破口6例,2个破口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造影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病案资料、调查及随访的方法。结果:7428例输卵管结扎术,共发生手术并发症139例,发生率为1.87%。结论: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有医务人员因素及受术者自身因素,应采取各种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德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56例,对照组(开放手术组)54例,术后观察2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min)28.87±5.6,出血量(ml):16.56±3.4,住院时间(d)4.0±0.5,术后并发症(%)1.8,住院费用(元)5631±3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26.13±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具备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元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优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有57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56例,分析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及免疫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效果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更佳。

    作者:杨科朋;张芹;谢志军;李增变;张攀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观察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54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在6~28个月的随访中,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威胁中远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其中肿瘤数量、直径、供血动脉支数和肿瘤在动脉期的染色情况以及插管的选择均是威胁中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肝血管瘤采用经导管栓塞术治疗在中远期的效果更加显著,但各种危险因素会威胁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在介入治疗达不到指定效果时使用其他方法代替。

    作者: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买买提吾买尔·巴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