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吴运祥;高艺炜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妇产科手术, 布比卡因, 甲磺酸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500例,妇科手术患者124例,产科手术患者376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易行,麻醉诱导时间较短,麻醉效果明显。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妇产科手术应用中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全、简单、快捷等优势,在产科手术麻药用量小且效果快,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股部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20例老年居家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便秘的机会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葵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内科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效果明显。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均好转出院。有研究表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发病初的几周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0%,死亡率为4%。

    作者:田学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经过积极治疗与优质护理,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出血时间为1~12小时,平均出血时间为6.5±1.4小时。结论:对于临床上产后大出血症状,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应采取措施及时止血,查找出血原因及时诊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作者:孔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动脉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对25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颅底骨折伴鼻出血2例,肺癌大咯血1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脾挫裂伤出血4例,肾脏出血6例,产后大出血2例,骨盆骨折出血1例。结果:25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21例,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2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出血均止住,1例产后出血未完全止血。结论: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大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1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龚辉;缪玉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小时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华;康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89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9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试验组给予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89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西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15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询问有关病史;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明确诊断。全部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孕前生殖道感染率高,其中宫颈炎371例,占34.9%;念珠菌性阴道炎例,占24.7%;细菌性阴道炎159例,占10.6%;盆腔炎102例,占6.8%;滴虫性阴道炎132例,占8.8%;霉菌性阴道炎66例,占4.4%;衣原体感染32例,占2.1%。不同年龄人群妇科疾病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很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加强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加大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赖氨酸肌醇维B12用于小儿厌食症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赖氨酸肌醇维B12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愈3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68.52%。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赖氨酸肌醇维B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徐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63例分期子宫脱垂Ⅲ~Ⅳ度伴不同程度阴道壁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25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阴宫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诊以POP2Q分度疗效评价指标。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阴宫组(P>0.05),重建组术后住院日少于阴宫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可保留子宫,能够恢复和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术后近期疗效肯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作者:刘静;孙文红;吴凤英;邓朝红;王华;张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低血糖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糖尿病并伴有低血糖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病患60例,观察这些病患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伴低血糖病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交感神经兴奋与低糖神经系统。结论:对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治愈率。

    作者:仝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严密观察,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术后并疼痛轻,并发症少及恢复健康时间短,因而被广泛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时麻醉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气腹和特殊体质对病人的病理生理造成的干扰,常使麻醉处理复杂化[1],也给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带来困难,因LC行人工气腹会引起患者不适[2],所以选择全身麻醉。对该手术麻醉苏醒期实行了整体护理。结果:395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了解掌握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处理方法,术后应严密的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更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喻明慧;陈帆;魏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全面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依据临床特点行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20例中,好转18例,占90.0%,死亡2例,占10.0%。对照组20例中,好转16例,占80%,死亡3例,占15%,观察组临床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发生率。

    作者:闫凤杰;张桂珍;任重贤;郭玉红;李冬;于大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及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造成患者伤残或死亡。其护理风险对策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伤害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预防及管理措施,有效规避风险,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的过程,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吴鸿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奇正消痛贴用于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治疗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86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奇正消痛贴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进行HSS评分。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2组治疗后HSS评分比较, 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和67.44%,两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奇正消痛贴用于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04~2012年竹溪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婴儿死亡报告卡、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34例,平均死亡率10.84‰,2004年与2012年相比,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了《十堰市2004年~2012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死亡原因排前2位的是新生儿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异常有上升趋势,其他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婴儿监护,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蒙古林区饮用水微量元素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和评价内蒙古林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化学法和仪器法。结果:有310份水样锰、有120份水样铜超标、有50份水样铁超标。结论:部分地区水质状况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刘玉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观察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54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在6~28个月的随访中,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威胁中远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其中肿瘤数量、直径、供血动脉支数和肿瘤在动脉期的染色情况以及插管的选择均是威胁中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肝血管瘤采用经导管栓塞术治疗在中远期的效果更加显著,但各种危险因素会威胁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在介入治疗达不到指定效果时使用其他方法代替。

    作者: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买买提吾买尔·巴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住的60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亢彩霞;刘莹;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