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

刘葵娣

关键词:中风, 便秘,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家养老中风后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120例老年居家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便秘的机会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初次为手术治疗的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预后生存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访至今生存30例,死亡6例,生存率为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与手术方式为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预后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寇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脑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EN支持,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 PN)支持。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监测指标、胃肠道等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前清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 T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血清白蛋白( ALB)和胃肠道并发症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病人营养状况的恢复,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乾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2013年间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开放式手术切除甲状腺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通过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患者满意程度,评价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满意程度高,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疗效确切的同时,具有出血少、美观大方的优势。

    作者:赵金锴;赵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Desarda修补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16例临床体会

    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Desarda修补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1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仕兴(通信作者);季平;刘平;陈开斌;余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梧州市2009~2011年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评价近3年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及效果,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梧州市8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梧州市集体儿童2009年体重、身高达均值及均值以上标准分别是40.50%、49.40%;2010年为42.87%、52.20%;2011年为45.53%。54.16%;集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009年分别为1.6%、1.2%、1.2%;2010年分别为1.5%、1.0%、1.0%;2011年分别为1.1%、0.7%、0.7%;肥胖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1.0%、1.3%、1.4%。龋齿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25.8%、24.7%、21.8%。结论:广西梧州市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均值及以上标准逐年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体重达标率未达50%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距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管理,指导家长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陈爱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检查与并发症处理

    目的:对子宫肌瘤检查方式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临床患者病例68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探测宫腔、诊断性刮宫、X线平片、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终确诊60例,包括Ⅰ型34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Ⅳ型1例;本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发生并发症者17例,发生率为28.33%。结论: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较对照组36.7%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田士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室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在测定结果方面是否存在巨大差异。方法:对1周内需要进行血气分析的患者送检标本分为4份,2份送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分析,2份送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分析,主要比较pH、PO2、PCO2结果。结果:所选的472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中,pH出现巨大差异7例(1.48%),P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PC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均处于极低的水平。 pH、PO2、PCO2的统计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检验的临床结果,与传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差异不大,只有极少数出现巨大差异,临床检验结果可靠。由于标本的暴露时间短,对结果的影响更小,因此在血气分析方面,拥有更大的实验前途。

    作者:沈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心供应站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医院中心供应站是一个特殊科室,该科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更是一个高危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噪声的环境,经常接触细菌、病毒、各类消毒因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工作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防护会造成感染、中毒、烫伤,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威胁[1]。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尽可能的避免因自身的操作不当而遭受疾病的袭击,同时避免未消毒干净的器具感染给患者。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针对各种有害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将风险管理的意识贯穿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储存、发放、回收等环节,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利工作的正常进行,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实施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近期效果。方法:分析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COPD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虑平治疗焦虑情绪。比较2组病人观察治疗后SAS评分, FEV1%,FEV1/FVC和治疗后15天出院率。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SA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前后2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S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FEV1%,FEV1/FVC差值比较,可见治疗组肺功能较常规组提高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天出院率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焦虑症状的COPD患者进行抗焦虑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15天出院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能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24.24%),显效2例(6.06),有效12例(36.36%),无效11例(33.33%),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痊愈13例(39.39),显效8例(24.24),有效7例(21.21),无效5例(15.15%),总有效率达84.84%。2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护理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我国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并诊治的60例肿瘤科的病人按照是否出现感染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已经未感染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已感染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3±1.4天,总胆固醇5.6±0.8mmol/L,低密度蛋白胆固醇3.7±2.4mmol/L,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为6.2±1.1天,4.5±0.4mmol/L,5.3±3.0mmol/L。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的滞留时间以及多管腔有非常关键的联系,在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注意这些因素,尽量避免并发症。

    作者:万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32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32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ANFH的有效手段,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近期疗效相当,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假体。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维生素D与支气管哮喘关系探讨的研究进展

    1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维生素D以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强,但体内稳定性25-二羟维生素D3更强,所以临床上一般把其作为检测指标[1]。

    作者:陈秀侠;姚丽萍(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电子病例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医疗界当中,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正呈上升发展趋势。对临床医学而言,如何做好资料的存档、护理记录、医学检查、图像等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电子病历书写情况,监控、检测科室工作质量。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乳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门诊病人一半以上,并且发病率不断增多,本病常见于育龄妇女,青春期和绝经期后少见,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城市较农村多见,治疗多主张药物进行治疗。近几年我们应用清乳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该病,取得很好效果,现将198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成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映,由于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都属于低容量性休克。当体内有活动性大量出血时,休克不断加重,不施行手术就无法控制出血,休克也不能纠正,有可能向不可逆期发展,应在快速输液,输血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

    作者:鲁静;王玉霞;张小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19世纪中期是早有关于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的记录,念珠菌性阴道炎并不是一种很罕见的阴道炎。曾经人们错误的将这种阴道炎叫做霉菌性阴道炎。半数以上的阴道念珠菌感染都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所导致的,剩下的都其他念珠菌和拟酵母菌所引发的。大约有1成的非孕妇女的阴道中存在这种病菌,而孕妇中存在这种病菌的人群数量是非孕妇女的3~4倍,这种病菌没有很明显的病症。发病的诱因有很多,妊娠、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服用避孕药或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衣等等。患者临床表现为阴部瘙痒、白带粘稠成凝乳状。

    作者:罗胜田;梁志琴;于绍华;周亚凤;荣加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体会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发展的提速,生存压力骤升,各类精神问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群众健康意识随之增强,更加主动关注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科护理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日益受到重视,由选修课程发展成为必修课程,并在2011年成为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我校在10余年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尽力克服授课手段的局限性,由以往“重理论”转向如今的“理论、技能、素质并重”,以案例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艳;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1天3次,口服,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帕酮100mg/次,8小时/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莉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