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

刘静;孙文红;吴凤英;邓朝红;王华;张丽红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术, 子宫切除术, 阴道壁修补术
摘要:目的:比较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63例分期子宫脱垂Ⅲ~Ⅳ度伴不同程度阴道壁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25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阴宫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诊以POP2Q分度疗效评价指标。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阴宫组(P>0.05),重建组术后住院日少于阴宫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可保留子宫,能够恢复和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术后近期疗效肯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

    一氧化碳( CO)俗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急性CO中毒是因短时间内吸入过多的CO而引起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秋冬季易发生,多为生活中因煤气灶、煤气淋浴器等CO意外泄漏或煤炉燃烧不全、通气不良所致。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将给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我院急诊科于2009~2012年经院前急救成功抢救了106例急性CO中毒患者。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鑫娅;李燕芳;马俊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2011年10月间因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收入呼吸内科病房的患者25例作为序贯通气组,开始本研究前即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因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收入呼吸内科病房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所有患者均因严重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多、意识障碍等符合插管上机标准。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死亡例数、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缩短。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旭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探讨

    脑梗死是一种易致残的常见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甚至瘫痪长期卧床,易发生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窒息,甚至走失等意外,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这些均成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自2012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实施了入院评估,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保障了护理安全,无1例发生意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9例冠状动脉窦瘤的病变部位、血流状态,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中患者右冠状动脉窦瘤7例,无冠状动脉窦瘤2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5例,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无冠状动脉窦瘤均破入右房。1个破口6例,2个破口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造影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63例分期子宫脱垂Ⅲ~Ⅳ度伴不同程度阴道壁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25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阴宫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诊以POP2Q分度疗效评价指标。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阴宫组(P>0.05),重建组术后住院日少于阴宫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可保留子宫,能够恢复和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术后近期疗效肯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作者:刘静;孙文红;吴凤英;邓朝红;王华;张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静脉外渗的发生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安抚患者恐惧的情绪,使损伤降到低,痛苦降到小。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皮肤损伤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56例,对照组(开放手术组)54例,术后观察2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min)28.87±5.6,出血量(ml):16.56±3.4,住院时间(d)4.0±0.5,术后并发症(%)1.8,住院费用(元)5631±3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26.13±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具备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元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蒙古林区饮用水微量元素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和评价内蒙古林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化学法和仪器法。结果:有310份水样锰、有120份水样铜超标、有50份水样铁超标。结论:部分地区水质状况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刘玉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后恢复优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 ;33%,对照组优12例,良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5%,2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较传统解剖型钢板治疗具有并发症低、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尤其是3、4部分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陈振华;罗伟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室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在测定结果方面是否存在巨大差异。方法:对1周内需要进行血气分析的患者送检标本分为4份,2份送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分析,2份送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分析,主要比较pH、PO2、PCO2结果。结果:所选的472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中,pH出现巨大差异7例(1.48%),P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PC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均处于极低的水平。 pH、PO2、PCO2的统计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检验的临床结果,与传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差异不大,只有极少数出现巨大差异,临床检验结果可靠。由于标本的暴露时间短,对结果的影响更小,因此在血气分析方面,拥有更大的实验前途。

    作者:沈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及全面护理后,痊愈14例(45.16%),好转15例(48.39%),死亡2例(6.4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锁骨钩钛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NeerⅡ(1)型锁骨远端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探讨应用锁骨钩钛板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9例病人均给予锁骨钩钛板手术治疗。结果:39例病人均骨折愈合,没有出现骨不连及内固定断裂现象,但有11例出现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现象,按Lazzcano标准评定,优28例,良11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锁骨钩钛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臭氧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以探讨臭氧治疗霉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疗效为目的。方法:将105例确诊为VV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臭氧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冲洗放药,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疗效快、时间短、复发机率小,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杀菌作用,在治疗VVC中疗效确切,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朱继清;周凤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乙组患者64例,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临床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阴道途径进行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作者:哈丽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内科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效果明显。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均好转出院。有研究表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在发病初的几周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0%,死亡率为4%。

    作者:田学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较对照组36.7%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田士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道损伤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道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36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进行护理,并对损伤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留置导尿继发尿道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留置导尿时操作不当引起尿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神志意识不清、烦躁在气囊未放的情况下强行自己拔管造成后尿道损伤。结论:留置导尿是脑卒中的常规操作,熟悉尿道的特点,了解气囊导尿管的结构,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插管、留置尿管期间、拔管的知识宣教和护理,防止尿道损伤,减少病人痛苦,避免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丽萍;肖展翅;郑红;沈丽君;续云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共120例,根据服务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服务方法,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方式。结果:2组服务前身体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得分都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服务前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实施6个月后,2组步行距离都明显提高(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家庭医生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兴平;申美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体会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发展的提速,生存压力骤升,各类精神问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群众健康意识随之增强,更加主动关注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科护理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日益受到重视,由选修课程发展成为必修课程,并在2011年成为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我校在10余年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尽力克服授课手段的局限性,由以往“重理论”转向如今的“理论、技能、素质并重”,以案例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艳;王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