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目的:探讨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与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在测定结果方面是否存在巨大差异。方法:对1周内需要进行血气分析的患者送检标本分为4份,2份送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分析,2份送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分析,主要比较pH、PO2、PCO2结果。结果:所选的472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中,pH出现巨大差异7例(1.48%),P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PCO2出现巨大差异4例(0.85%),均处于极低的水平。 pH、PO2、PCO2的统计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床旁血气分析仪检验的临床结果,与传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差异不大,只有极少数出现巨大差异,临床检验结果可靠。由于标本的暴露时间短,对结果的影响更小,因此在血气分析方面,拥有更大的实验前途。
作者:沈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1月7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平均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外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比较2组对心绞痛的影响性。结果:2组患者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CCS分级和MACE等情况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符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局部转染Ngn2基因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C组(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咬除T8~T10棘突及椎板、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造T8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向B、C 2组损伤脊髓节段持续注射Ngn2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各5μg。于术后1、2、3、4周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系统检测大鼠运动功能,术后1周应用RT-PCR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组织Ngn2基因表达,术后4周HE染色脊髓病理学检测及SP染色检测Nestin+细胞数。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n2mRNA有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实验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14.25±2.37)个,对照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2.54±1.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gn2基因能够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诱导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白登彦;张海军;袁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临床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石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热毒宁治疗组40例,给予热毒宁0.5 ml/k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天;病毒唑对照组40例,给予病毒唑10mg/kg,每天1次,疗程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减轻情况,2组病程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胡敬华;张丰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识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37±2.47分钟,平均睁眼时间为12.19±4.25分钟,平均拔管时间为19.34±3.34分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降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患者平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和平均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科室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海盛;刘其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术与宫腔球囊止血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2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分成宫腔内填塞纱布术组12例和宫腔球囊止血组28例,分别采用宫腔内填塞纱布术和宫腔球囊止血治疗。结果:宫腔内填塞纱布术组手术时间为144±72分钟,术后阴道流血量为10~30ml,发热3例,腹痛3例,感染2例;宫腔球囊止血组手术时间为96±66分钟,术后阴道流血量为50~300 ml,无发热、腹痛例及感染病例发生,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宫腔球囊止血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优于宫腔填塞纱布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秀琴;白翠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用胺碘酮共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利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20例患者住院治疗的18例,在家服药的2例,住院的患者较不用胺碘酮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天,2例在家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不服药物的患者。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立华;王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肺炎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临床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肺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7天X线胸片改善情况,观察肺纹理、片状阴影是否完全消失或者明显改变;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干预后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听诊湿罗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症状是否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结果:观察组患儿X线胸片征象明显消失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儿临床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自杰;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插镜中配合:插镜是检查中的第一步,也是病人紧张担心的环节。轻柔、顺利的插入胃镜,对减轻病人不适及加快检查速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插镜技术及有关配合细节。
作者:李红丽;王月霞;赵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舒适护理的一般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简便、快捷、让患者满意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126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其中,男65例,女61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63人,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舒适护理组除一般护理外,加舒适护理,护理时间为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1个月。采用电话回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满意度等试验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舒适护理组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大便阳性率及再出血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患者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降低上消化道患者大便阳率及再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英霞;高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着住院病人的健康和预后,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控制医院感染作为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者:崔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均康复,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胎膜早破的治疗水平,可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仝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高敏C一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一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20mg/L ±1.9mg/L VS1.83mg/L士1.69mg/L,P<0.05)、斑块指数较前减少(2.93±1.68V S2.65±1.29,P<0.05),且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Hoffa是指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目前把股骨远端单髁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均称为Hoffa骨折[3]。由于此种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损伤部位涉及到股骨髁关节的主要负重区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06年2月~2010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11例Hoffa骨折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60岁门诊职业病体检者650例,一般身体状况尚好。2检测仪器:采用意大利科时迈公司便携式肺测试仪,产品型号PONY FX。测试方法较简单,可用肺量计直接测定。
作者:史惠霞;刘冬梅;祁君文;赵晨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对自2009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接生的218例疑似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即:(1)直接抗人球蛋试验;(2)血清游离抗体试验;(3)抗体放散试验。结果:出生10天内的患儿为A型或B型,母亲为0型,采用微柱凝胶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2组患者的溶血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试验时间缩短,结果判定直观,灵敏度高,且检验的特异性显著,为诊断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习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56层ICT在探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中的意义。方法:采用256层ICT对2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钙化积分由工作站软件自动获得,132例患者分为2组,55例稳定心绞痛,77不例稳定心绞痛。结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钙化积分要显著大于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管钙化数目要明显多于稳定心绞痛组。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钙化更明显,因此预测冠状动脉情况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可以作为重要指标。
作者:朱大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