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惠霞;刘冬梅;祁君文;赵晨妍
眩晕[1]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映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临床上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前者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临床上多以急性眩晕发病,多合并耳鸣、听力障碍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后者主要由前庭神经系统以外的病变引起,临床上多表现为头晕、眼花、站立不稳,而无外界或自身旋转或摇摆感很少伴恶心、呕吐。本文所提及的均为系统性眩晕。近年来,我院内科应用倍他司汀联合川芎嗪治疗眩晕50例,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内蒙古林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提高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化学法和仪器法。结果:有310份水样锰、有120份水样铜超标、有50份水样铁超标。结论:部分地区水质状况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刘玉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切口THA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统计及随访,来评估改良切口行THA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分别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年龄(p>0.05)BMI(p>0.05),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以及体重指数上无统计学意义;对比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血量(p<0.05)、术后引流量(p<0.05)、手术切口长度(p<0.05),显示2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切口及术后引流量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比2组患者术后在疼痛(p>0.05)、畸形(p>0.05)、生活能力(p>0.05)、行走能力(p>0.05)以及总分(p>0.05),显示2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髋关节活动度(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外侧切口THA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损伤,有利于髋关切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楠;刘金煜;周永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这些护理措施的效果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50例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出现深静脉血栓者1例,出现坠积性肺炎者1例,出现压疮者1例。结论:对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恢复周期,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作者:段和春;王浩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李妙洪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6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分析,正常剖宫产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子宫复旧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妙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对自2009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接生的218例疑似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即:(1)直接抗人球蛋试验;(2)血清游离抗体试验;(3)抗体放散试验。结果:出生10天内的患儿为A型或B型,母亲为0型,采用微柱凝胶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2组患者的溶血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检测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的试验时间缩短,结果判定直观,灵敏度高,且检验的特异性显著,为诊断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习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着住院病人的健康和预后,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控制医院感染作为现代化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者:崔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多见纳差、撑胀、嘈杂、烧心、嗳气、早饱、上腹痛等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往往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散见于中医学的“胃脘痛”“痞证”“嗳气”等门类文献中。以下是本人临证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者:杨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足月待产妇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在产妇宫口大于2cm后送入产房行助产护理,全程陪护组自入院至分娩后2小时末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观察2组分娩结局、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全程陪护组阴道分娩率63.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40%, P<0.01;全程陪护组平均出血量146.8±37.5ml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215.6±41.9ml,P<0.01;全程陪护组Apgar评分正常率9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9.00%,P<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助产模式能够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后出血和改善新生儿预后,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保障母婴方面值得临床继续探讨。
作者:王合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又因其在与抗生素协同治疗时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因而在实际临床上常将盐酸氨溴索与各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大量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氨溴索与一些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现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武卫华;储燕;阎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重视语言沟通:礼貌是接触、交谈的基本态度。有礼貌就会对患者表现出尊重,患者就愿意与护士接触,这就有了沟通的基础。沟通前,熟悉病情;沟通时尊重患者,灵活运用交谈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接触前,要全面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熟知病史、治疗和护理等有关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个人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或工作情况等。精神病患者因病常敏感多疑,因此对患者羞于启齿的言行遭遇不提及、不议论,不可任意谈论病情表现或不良预后。与患者交谈时,侧重于帮助患者明确自己的问题和忧虑,帮助患者顺利克服个人的身心障碍。当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无法交谈时,护士更应灵活运用交谈技巧与患者沟通。如木僵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面无表情,但多数患者对外界仍有一定感知能力,因此护士可在深夜或环境安静时轻轻地握着患者的手并对其小声耳语,有时患者偶尔会回答,从而可以了解病情和患者的需求。
作者:刘金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比了不同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胃溃疡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2组都给予克拉霉素胶囊与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0.0%,组间显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都比较少,组间治疗后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胃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使用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确保围产期用药的安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手术治疗的75例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剂量、给予时机、疗程及疗效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剂量的抗生素,其临床疗效也表现的不尽相同,手术前使用抗生素的频率和药量对术后伤口的愈合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高敏C一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一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20mg/L ±1.9mg/L VS1.83mg/L士1.69mg/L,P<0.05)、斑块指数较前减少(2.93±1.68V S2.65±1.29,P<0.05),且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科50例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针静滴,连用10天,观察心率、血压、肺部啰音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观察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左心衰收到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的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亲情护理需求的需求程度与当前亲情陪护的构成现状调查。结果:本组患者的尊重需要得分高,其次为爱与归属需要、安全需要,需求程度低的为生理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所有患者都有陪护人员,其中亲人陪护为151例,专职护理人员陪护为30例,两者结合的为12例,其他7例。结论:亲情护理服务是患者目前能接受的陪护模式,同时也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应用效果佳。
作者:李新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亚硝酸盐属强氧化剂,是工业原料,也可用于食品加工[1]。亚硝酸盐中毒-是指机体摄入大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一般在食后0.5~3小时可突然感到头晕、气短、无力、恶心、呕吐、末梢紫绀血压下降等。病情危急;1~2g可致人死亡。及时诊断,恰当处理是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菊霞;郝鑫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正常人体检心电图诊断ST-T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2年间在我部进行体检的10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0名体检者中68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没有异常;20名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其余3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超出正常标准表现为非异常的心电图。在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未发现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结论:当正常人的心电图出现不同于正常诊断标准的现象,并不代表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是在健康人群中心电图出现的正常变异。
作者:韩宁;崔迪;邹有丽;张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DVT)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3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江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