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的治疗及保健分析

玉荣

关键词:胃溃疡,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了不同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胃溃疡患者1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2组都给予克拉霉素胶囊与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0.0%,组间显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后并发症都比较少,组间治疗后感染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奥美拉唑,雷尼替丁胶囊治疗胃溃疡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为早诊断提供依据。结果: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1~50岁,其次是51~60岁,肿块好发部位位于外上象限32例,以非浸润性居多,雌激素受体(ER)阳性45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42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一2)13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做好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脊液生化学检测分析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生化学检测分析,以到达早期治疗,早体康复的目的。方法:对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通过腰椎穿刺采集,对其进行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其中的化学检查主要包括蛋白质、葡萄糖、氯测定等。结果: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腰穿脑脊液都有所改变,压力19例超过了300mmH2 O,21例压力在200~280mmH2O之间。脑脊液中IgG的含量明显升高。氯化物<90mmol/L者17例,91~100mmol/L者13例,101-109mmol/L者10例。葡萄糖2.5~4.5mmol/L者10例,<2.5mmol/L者30例。结论:怀疑具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要尽早的检测脑脊液成分的变化,及时确诊,并注意和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性脑膜炎鉴别。

    作者: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对我院1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回顾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103例,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03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过程,总结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结果:基本痊愈30例、好转62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4例。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宏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共情在心血管专家门诊的应用

    本院自2011年9月至今,在心血管专家门诊引入共情,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效果,大大提高了心血管专家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余蓉生;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48例PICC置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更好地推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问卷形式,调查48位置管病人,分析PICC的优点和缺陷。结果:PICC优点有:方便输液,安全,创伤小,置管时间长;缺陷有:价格高,不能使用抽血,沐浴不方便,维护较麻烦。结论:PIC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置管术,临床工作要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推广应用PICC。

    作者:王淑梅;柴银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母体产伤的防治

    母体产伤指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器官受到的损伤,一般指生殖系统的损伤。

    作者:邵星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传统的胃肠营养)和实验组(40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糖值及胃肠道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起到保护的作用,促时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的及早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作者:肖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舌根扁桃体炎

    慢性舌扁桃体炎或称舌根扁桃体肥大,可引起一系列咽喉部症状,轻者如咽痛、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吞咽不利,刺激性咳嗽、声嘶等,严重者可波及会厌及会厌谷,压迫会厌等周围结构引起发声及吞咽困难,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及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需及时治疗。目前先进的治疗方法是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微创技术,无痛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基本无痛、康复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慢性舌根扁桃体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静;周星彤;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乳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占乳腺门诊病人一半以上,并且发病率不断增多,本病常见于育龄妇女,青春期和绝经期后少见,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城市较农村多见,治疗多主张药物进行治疗。近几年我们应用清乳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该病,取得很好效果,现将198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成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为高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的患者,观察组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查。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的患者易出现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不稳定斑块。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张春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与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社区内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目前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25%,合理治疗率为12.5%,有效控制率仅为3%,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已成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探索实际有效的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我对本辖区内300例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发现给予健康教育对于预防社区老年慢性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书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哮喘急性发作展开治疗时,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艳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包虫破裂误诊阑尾炎分析

    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区在西北或内蒙古牧区。虫卵从口进入后,在胃及十二指肠内脱壳入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而到达门静脉系统,大多数幼虫被阻于肝脏。少数幼虫可通过肝静脉,经下腔静脉、右心而达肺部。因此包虫寄生部位以肝脏多(75%~78%),肺脏次之(10%~15%)[1]。肝包虫病的特点是肝脏受损的临床表现不严重,肝功能轻度异常,经杀虫治疗后,肝脏受损可有明显好转[2]。

    作者:山加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光棒+直接喉镜在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光棒与直接喉镜协同下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会厌囊肿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直接喉镜( A)组,光棒+直接喉镜( B)组,记录患者插管前后MAP、HR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时、插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诱导前后比较,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分钟、5分钟MAP、HR均有升高且A组高于B组( P<0.05),插管成功率A组86.7%,B组100%。插管时间A组35±12秒,B组22±8秒,B组与A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直接喉镜在会厌囊肿手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

    作者:陈英勒;李顺元;林明霞;曾景阳;颜景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通过开腹手术部分或完全切除,如果发现恶性肿瘤还能够正确分期。大多数卵巢囊肿是良性的,绝经前恶性者占7%~l3%,绝经后占8%~45%。完整的病史和体检可提示囊肿的性质,盆腔超声,尤其阴道超声,可以进一步帮助诊断囊肿病因并指导治疗。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方法在皮肤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问题-讨论-指导( PDG)教学方法在皮肤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科进行临床实习的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1组为对照组( C组),采用传统单纯理论授课的教学法;另1组采用PDG教学法( P组)。2组学生在1个月见习结束时进行出科考试(包括操作和理论考)进行对比,通过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P组的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授课教学法组,学生反映的教学效果评价表优良率明显好于传统授课教学法组。结论:PDG教学方法在皮肤科教学中优于传统授课教学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黄伟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保留灌肠协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点滴控制感染,茶碱类药物解痉平喘,如还不能控制则加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但是病情往往控制的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频繁咳嗽,喘憋明显时,西药则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鉴于以上情况,自2006年10月以来,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协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收到明显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芝;黎建英;曹智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殊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康复护理

    Hoffa是指股骨髁的冠状面骨折,目前把股骨远端单髁及双髁的冠状面骨折均称为Hoffa骨折[3]。由于此种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引起的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损伤部位涉及到股骨髁关节的主要负重区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2006年2月~2010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11例Hoffa骨折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64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Zung氏(SAS)评分、临床治疗费用等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住院治疗费用、减少Zung氏(SAS)评分,安全性较高,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