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虹
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Desarda修补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21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仕兴(通信作者);季平;刘平;陈开斌;余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创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及对症护理。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护士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和正确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照林;张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表、婴儿死亡报告卡、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34例,平均死亡率10.84‰,2004年与2012年相比,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达到了《十堰市2004年~2012年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目标。死亡原因排前2位的是新生儿出生窒息、早产出生低体重,先天异常有上升趋势,其他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新生儿、婴儿监护,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映,由于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都属于低容量性休克。当体内有活动性大量出血时,休克不断加重,不施行手术就无法控制出血,休克也不能纠正,有可能向不可逆期发展,应在快速输液,输血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
作者:鲁静;王玉霞;张小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右足小趾包块4年,性质待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22/min,血压:140/90mmHg。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足小趾背侧跟部可见一约1×2cm大小包块,皮肤不红,无溃疡,轻度肿胀,局部有明显压痛,右小趾活动受限,血运可。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辅助检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小趾包块切除术”,手术顺利,包块送病理检查确诊为血管平滑肌瘤。术后吸氧,心电监护,行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右小趾伤口处未见渗血渗液,各趾血液循环良好,术后第3天查房患者诉右足背内侧烧灼样痛,局部可见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急查血液分析:白细胞为12.29×109/L ,中性粒细胞79.20%,淋巴细胞16%;诊断为右足背内侧丹毒,给予抗感染,活血消肿等治疗,右足背内侧湿敷50%硫酸镁及止痛消炎膏,患肢置于布朗氏架上抬高,嘱严格卧床休息。坚持上述治疗,2周后查房观右足背内侧皮肤无肿痛,右小趾伤口无疼痛,右足各趾血运良好,伤口愈合好,拆线后遂予出院。
作者:欧阳庆武;张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隐患,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分析31例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流程。结果: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占全院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3%降至5%。结论:应高度重视非心血管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规范其使用流程,加强风险防范。
作者:王海荣;刘永胜;高艳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2011年10月间因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收入呼吸内科病房的患者25例作为序贯通气组,开始本研究前即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因各种原因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收入呼吸内科病房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所有患者均因严重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多、意识障碍等符合插管上机标准。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死亡例数、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缩短。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旭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AI)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都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深部疼痛,撞击试验阳性。结果:股骨头颈连接处异常骨赘突出15例,股骨头颈连接处皮质下囊变9例,髋臼前上缘软骨下囊变19例,髋臼过深11例,髋臼唇缘骨化变性19例,关节边缘骨赘形成23例。根据股骨近端及髋臼形态可将FAI分为凸轮撞击、钳夹撞击及凸轮钳夹撞击3型。结论: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在任意平面对髋关节进行观察,可发现股骨近端及髋臼的解剖异常,有利于对FAI的早期诊断、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徐海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其临床的防治工作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且处于康复期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信息。同时根据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2组,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6.7%;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14例,占70.0%,患冠心病15例,占75.0%,患COPD病10例,占50.0%, NIHSS评分(10.1±2.2),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患糖尿病45例,占45.0%,患冠心病50例,占50.0%,患COPD病25例,占25.0%, NIHSS评分(6.8±1.3),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NIHSS评分高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既往存在糖尿病史、COPD病史及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即使康复期亦应该注意肺部感染的预防。
作者:刘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紊等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和水土因素有关。大体类型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其中以结节型为常见,且多伴有肝硬化。巨块型肝癌呈单发的大块状。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3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二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癌(91.5%)。原发性肝癌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静脉系统形成肝内播散;肝外血行转移多见于肺,其次为骨、脑等。淋巴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多[1]。
作者: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碘造影剂泛影葡胺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资料,2005年~2009年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共122例,男性82例,女性40例。对照组122例。结果:造影检查发现,梗阻性肾病73例,多囊肾13例,慢性肾盂肾炎14例,先天性壶腹肾盂16例,先天性单侧双肾盂、双输尿管1例,单侧输尿管狭窄3例,2例因肾盂积水严重,输尿管不显影,无法明确诊断。结论:碘造影剂泛影葡胺价格低廉,使用时简便宜行,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检查,基本能达到诊断目的。
作者:张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92例明确诊断腰椎结核者术前正规抗痨治疗至少2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1期后路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正规抗痨9~24个月。结果: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2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腰椎结核患者采用1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孔维军;廖文波;俞海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为早诊断提供依据。结果: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1~50岁,其次是51~60岁,肿块好发部位位于外上象限32例,以非浸润性居多,雌激素受体(ER)阳性45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42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一2)13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做好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舒适护理的一般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简便、快捷、让患者满意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126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其中,男65例,女61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63人,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舒适护理组除一般护理外,加舒适护理,护理时间为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1个月。采用电话回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满意度等试验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舒适护理组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大便阳性率及再出血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患者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降低上消化道患者大便阳率及再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英霞;高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8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治愈28例(58.33%),部分恢复17例(35.21%),死亡3例(6.2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肖霞;亓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00例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月经减少量、子宫体积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2组均使用维生素治疗,局部伤口均隔日1次换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化瘀药物-黄芪、丹红治疗,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观察组有效率8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糖尿病足需综合治疗。
作者:杜红霞;耿化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紊乱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的血清钠、钾水平分为高钠/钾血症组、正常钠/钾血症组、低钠/钾血症组,分别分析不同电解质水平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低血钠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P<0.05);低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血钾组病死率与正常血钾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常出现血清电解质紊乱,低钠、高钾可以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峻波;姬馨彤;赵伟;马小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