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舌根扁桃体炎

张静;周星彤;王芳

关键词:鼻内镜下, 低温等离子治疗, 舌根扁桃体, 慢性舌扁桃体炎, 治疗方法,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睡眠呼吸暂停, 上呼吸道梗阻, 会厌谷, 刺激性咳嗽, 周围结构, 症状, 咽部不适, 无痛治疗, 微创技术, 吞咽困难, 及时治疗, 咽喉部, 出血少, 周期
摘要:慢性舌扁桃体炎或称舌根扁桃体肥大,可引起一系列咽喉部症状,轻者如咽痛、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吞咽不利,刺激性咳嗽、声嘶等,严重者可波及会厌及会厌谷,压迫会厌等周围结构引起发声及吞咽困难,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及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需及时治疗。目前先进的治疗方法是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微创技术,无痛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基本无痛、康复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慢性舌根扁桃体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例锁穿脱出分析报告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外科常用的为术后及化疗病人输液的一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锁穿保留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近期我科2例锁穿脱出情况,其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宋彩燕;许建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定期检查并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褥期妇女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仅给予产后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妇女则给予产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妇女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组初产妇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妇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六味地黄丸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60例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常规降糖、降压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血压、空腹(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阴道手术治疗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乙组患者64例,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临床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对比2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阴道途径进行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经济负担,适宜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作者:哈丽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病情稳定,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分数、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1)在HAMD评定对比中,2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2个月前有差异(P<0.01)、3个月后无差异(P>0.05)。(2)在VAS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变化无差异(2个月后,P>0.05,3个月后2组均无痛)。(3)主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平稳;在被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P<0.05),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稳定。(4)伸膝角度对比中,2组主/被动伸膝角度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无差异性(2个月后,P>0.05)。(5)在Lysholm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评分提高更明显。结论:集体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有明显疗效,对患者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运动能力恢复、心理状况、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王凭;厉翠珍;毛世刚;张素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4例急诊抢救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诊抢救经验。方法:以我院于近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抢救治疗,能够加快尿酮体转阴,减少胰岛素总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马德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胫腓钩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的临床疗效评价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大的关节。踝关节外侧引起的下胫腓关节分离,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将使关节面对合不良,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因此,手术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尤其重要。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2月,使用常州康辉公司生产的胫腓联合钩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3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探讨

    脑梗死是一种易致残的常见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甚至瘫痪长期卧床,易发生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窒息,甚至走失等意外,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这些均成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自2012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实施了入院评估,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保障了护理安全,无1例发生意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股部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2月20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0例高龄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得到2个月~6年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5%。结论:尽早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及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李敬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16例耻骨联合分离的孕产妇预防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科学系统的护理与指导,本组16例中10例采用剖宫产分娩,6例阴道分娩,所有耻骨联合分离产妇的功能均得到恢复,恢复时间于产后2~8周,平均5.4±2.6周。结论:妊娠后期部分孕妇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当孕妇主诉局部无病因疼痛时应给予重视,及时检查诊断后采取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时间。

    作者:陆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5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0例,干预组在进行一般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产前、产时及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仅给予一般产科常规护理,以2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差异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1)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分布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22,P<0.01);首次排尿时间在≤4小时与4~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7.682,P<0.0125);首次排尿时间在≤4小时与≥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12.174,P<0.0125);首次排尿时间在4~6小时与≥6小时的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产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x2=2.858,P>0.0125);(2)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62%(12/260)和11.92%(31/260),2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2,P<0.01)。结论:产前、产时及产后护理干预可有助于产妇及早排尿,对减少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胡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饮食及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情况进行院内调查。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380例,发生率为8.44%,多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造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年龄与合并用药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在我院的发病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处理。

    作者:古力努尔·多送别克;闫海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殊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患者安全核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推行“以病人安全为优先考虑的病人安全文化对于保障病人安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各级专业人员必须精密合作和协调,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核查程序,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忽视了标准的安全核查作业程序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不良事件。

    作者:胡宁;顾晞;李艳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013年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生素使用情况分为氧氟沙星组73例和左氧氟沙星组169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安全性。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远高于氧氟沙星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反应和皮肤反应2大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左氧氟沙星组略低,但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用于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的治疗时,药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孔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32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32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ANFH的有效手段,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近期疗效相当,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假体。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中、下鼻甲的处理

    鼻中隔偏曲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为鼻阻,呈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常可出现弯曲对侧中甲或下甲的代偿,重者可引起鼻窦炎、筛前神经综合征等征状。鼻中隔偏曲手术适应证,需根据相应情况解决中、下甲肥大或中甲反张、气化问题,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勇森;张显飞;蔡兴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