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锁穿脱出分析报告

宋彩燕;许建美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 化疗病人, 反复穿刺, 外科, 术后, 输液, 护理, 方法, 程度
摘要: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外科常用的为术后及化疗病人输液的一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锁穿保留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近期我科2例锁穿脱出情况,其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64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Zung氏(SAS)评分、临床治疗费用等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住院治疗费用、减少Zung氏(SAS)评分,安全性较高,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作者:张鸿;崔汝相;殷应勇;赵杨;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严密观察,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因创伤小,术后并疼痛轻,并发症少及恢复健康时间短,因而被广泛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时麻醉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人工气腹和特殊体质对病人的病理生理造成的干扰,常使麻醉处理复杂化[1],也给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带来困难,因LC行人工气腹会引起患者不适[2],所以选择全身麻醉。对该手术麻醉苏醒期实行了整体护理。结果:395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了解掌握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处理方法,术后应严密的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更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作者:喻明慧;陈帆;魏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42例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主要以我院的脑电图结果、部分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为线索,回顾性统计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有散在性5~20μV的多形性慢波活动、散在性或爆发性4~7Hz的70~250μV的θ波及发作性尖样放电、棘慢波2.5~5Hz的90~250μV多棘慢综合波、2~3.5 Hz的150~300μV弥漫性或爆发性出现的δ波,异常率高达90.4%,存在高度弥漫性异常。由于致病因素不详,很难确定智力低下程度特征性的脑电图表现。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异常脑电图表现可客观反映脑细胞生物电活动及脑功能的情况,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越重,EEG表现越异常,对临床具有一定的诊断和参考价值。

    作者:董捍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AI)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都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深部疼痛,撞击试验阳性。结果:股骨头颈连接处异常骨赘突出15例,股骨头颈连接处皮质下囊变9例,髋臼前上缘软骨下囊变19例,髋臼过深11例,髋臼唇缘骨化变性19例,关节边缘骨赘形成23例。根据股骨近端及髋臼形态可将FAI分为凸轮撞击、钳夹撞击及凸轮钳夹撞击3型。结论: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在任意平面对髋关节进行观察,可发现股骨近端及髋臼的解剖异常,有利于对FAI的早期诊断、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徐海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辩证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56.1%,并具有显著差异(x2=8.081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慢性肾炎进行治疗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修复受损组织。

    作者:陆华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输尿管硬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及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13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在男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的尿道狭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狭窄位于阴茎部尿道2例、球部尿道3例、膜部尿道6例、前列腺部尿道2例。结果:13例患者均用输尿管镜、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技术1次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13例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6个月时出现尿线变细,狭窄复发,经尿道扩张处理,排尿恢复术后状态。结论:输尿管镜、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效果明显,手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查四敏;吴江河;程剑;刘杰;杨勤飞;张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1月7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平均分成2组,一组常规治疗,另外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比较2组对心绞痛的影响性。结果:2组患者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CCS分级和MACE等情况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作者:符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热毒宁治疗组40例,给予热毒宁0.5 ml/k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天;病毒唑对照组40例,给予病毒唑10mg/kg,每天1次,疗程7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减轻情况,2组病程及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胡敬华;张丰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经过积极治疗与优质护理,均康复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出血时间为1~12小时,平均出血时间为6.5±1.4小时。结论:对于临床上产后大出血症状,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应采取措施及时止血,查找出血原因及时诊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作者:孔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病情稳定,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分数、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1)在HAMD评定对比中,2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2个月前有差异(P<0.01)、3个月后无差异(P>0.05)。(2)在VAS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变化无差异(2个月后,P>0.05,3个月后2组均无痛)。(3)主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平稳;在被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P<0.05),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稳定。(4)伸膝角度对比中,2组主/被动伸膝角度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无差异性(2个月后,P>0.05)。(5)在Lysholm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评分提高更明显。结论:集体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有明显疗效,对患者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运动能力恢复、心理状况、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王凭;厉翠珍;毛世刚;张素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60例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高发的疾病,而且致残率高。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对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010~2011年,对住院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实施早期、全面、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于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缓解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例锁穿脱出分析报告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外科常用的为术后及化疗病人输液的一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锁穿保留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近期我科2例锁穿脱出情况,其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宋彩燕;许建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无痛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无痛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无痛银质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按摩、中频、红外线治疗,观察2组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0例,治愈率73%,总有效率100%,平均治疗次数2次;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90%,平均治疗次数21次。结论:无痛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宇;苏少华;公续霏;韩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探讨

    脑梗死是一种易致残的常见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甚至瘫痪长期卧床,易发生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窒息,甚至走失等意外,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这些均成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自2012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实施了入院评估,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保障了护理安全,无1例发生意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心供应站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医院中心供应站是一个特殊科室,该科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更是一个高危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噪声的环境,经常接触细菌、病毒、各类消毒因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工作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防护会造成感染、中毒、烫伤,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威胁[1]。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尽可能的避免因自身的操作不当而遭受疾病的袭击,同时避免未消毒干净的器具感染给患者。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针对各种有害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将风险管理的意识贯穿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储存、发放、回收等环节,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利工作的正常进行,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实施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及其与肝脏生化、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判断其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并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分别分为G0~1、G2、G3~4组和S0~1、S2、S3~4组,比较各组之间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02例炎症坏死分级≥G2者60例(58.82%),纤维化程度分期≥S2者55例(53.92%)。按照不同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G0~1和G2组均低于G3~4组,S0~1和S2组均低于S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生化指标不能很好反映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穿刺活检仍是判定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作者:吕明磊;刘琴;耿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教育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居高不下[2]。根据流行病学资料80%的脑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压史,而脑血管的死亡率占死因的第2位。

    作者:薛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母体产伤的防治

    母体产伤指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器官受到的损伤,一般指生殖系统的损伤。

    作者:邵星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造口袋在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件式造口袋在大便失禁或腹泻肛周皮炎患者护理的疗效。方法:67例腹泻肛周皮炎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肛周皮炎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护理,使用传统肛周护理方法为对照组,使用造口袋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的效果、护理时间、护理费用。结果:2组比较,在肛周皮炎护理效果、护理时间、护理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护理大便失禁或腹泻肛周皮炎方法具有明显效果,并可减轻护理负担和病人经济负担。

    作者:张向荣;陈秋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