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

吕明磊;刘琴;耿岚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组织, 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及其与肝脏生化、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判断其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并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分别分为G0~1、G2、G3~4组和S0~1、S2、S3~4组,比较各组之间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02例炎症坏死分级≥G2者60例(58.82%),纤维化程度分期≥S2者55例(53.92%)。按照不同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G0~1和G2组均低于G3~4组,S0~1和S2组均低于S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生化指标不能很好反映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穿刺活检仍是判定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生原因。方法:搜集我科70例发生输液反应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科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只要及时治疗,都能收到满意效果,积极预防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连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和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万托林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万托林气雾剂200μg雾化吸入治疗,每天3次;对照组用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雾化吸入,1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无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5例,不良反应4例,治疗总有效率85.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地奈德和万托林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热衣木江依米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门诊西药房3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3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489张,筛查不合理用药处方37张,按照《新编药物学》、《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相关规定结合药物使用说明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老人和儿童患者的处方所占比率较高,为73.0%;在不合理用药原因的研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是主要的原因,占到所有处方的51.4%。结论: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对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巨大,在医疗服务中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用药处方质量。

    作者:纪丹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应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经由Fole和Smith于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1],它是利用一套特殊设计的设备,通过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即神经根、上关节突及椎体上缘之间的区域),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以达到马尾神经和神经松解、减压的方法,为微创可视化手术。我国自1999年引进该技术后,已有数百家医院开展这一技术,其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其满意的疗效已为广大脊柱外科医师所认同。

    作者:兰家平;汤逊(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李妙洪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6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分析,正常剖宫产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子宫复旧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妙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冠心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白介素-18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白介素18的改变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与80例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白介素-1(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观察组患者的LP-PLA2、IL-18水平逐渐呈上升的趋势,且在不同的病症类型中LP-PLA2与IL-18的表达水平也不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LP-PLA2与IL-18是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对LP-PLA2与IL-18的临床改变来了解冠脉病变的活动情况,对冠心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腰间盘HIZ与TNF-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腰间盘内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组A组、中度疼痛组B组及重度疼痛组C组;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将III级归入轻度退变D组,IV级为中重度退变F组。结果: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B组、C组间盘信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P<0.05。间盘退变程度与间盘信号改变及TNF-α表达量相关,D组、F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盘信号与年龄、TNF-α表达量及VAS评分负相关,腰痛加重时且局部HIZ明显时间盘信号明显减弱,间盘信号是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治IDD提供依据。 HIZ作为致痛椎间盘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的炎症机制基础。

    作者:李松军;邝立鹏;王兆杰;安荣泽;谭伟源;方存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9例冠状动脉窦瘤的病变部位、血流状态,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中患者右冠状动脉窦瘤7例,无冠状动脉窦瘤2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5例,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无冠状动脉窦瘤均破入右房。1个破口6例,2个破口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造影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误诊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30例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异位妊娠168例,误诊30例,分别误诊为盆腔炎,月经不调,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后经相关检查,剖腹探查确诊。结论: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认真全面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哮喘急性发作展开治疗时,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艳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全面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依据临床特点行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20例中,好转18例,占90.0%,死亡2例,占10.0%。对照组20例中,好转16例,占80%,死亡3例,占15%,观察组临床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发生率。

    作者:闫凤杰;张桂珍;任重贤;郭玉红;李冬;于大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对我院1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回顾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103例,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03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过程,总结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结果:基本痊愈30例、好转62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4例。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宏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功能操作在职业病体检中质量控制体会

    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60岁门诊职业病体检者650例,一般身体状况尚好。2检测仪器:采用意大利科时迈公司便携式肺测试仪,产品型号PONY FX。测试方法较简单,可用肺量计直接测定。

    作者:史惠霞;刘冬梅;祁君文;赵晨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电子病例的应用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医疗界当中,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正呈上升发展趋势。对临床医学而言,如何做好资料的存档、护理记录、医学检查、图像等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电子病历书写情况,监控、检测科室工作质量。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2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从甲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脏早搏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控制心脏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8例心脏早搏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各组均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观察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控制心脏早搏,对照组按照常规应用倍他乐克控制心脏早搏,对比2组患者24小时早搏次数、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例数等。结果:24小时早搏次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距;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相较,有统计学差距;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距。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早搏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秋红;程学好;解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瘀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2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显著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成分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已在医疗机构实施3年多,各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和推进,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医疗服务满意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采供血机构,自2011年4月起也尝试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选择在成分献血者护理服务中应用,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岗位不仅满足了献血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随着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献血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将优质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落到献血服务全过程。面对优质护理服务在成分献血服务中应用,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准,强化献血服务中的基础护理,更需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想献血者所想,急献血者所急,全心全意为每位献血者服务,切实把血站的人文主义精神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点上,把我们的感激送到每位献血者的心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血站人的优质服务,这也是我们采供血机构提升献血护理服务质量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需求。经过2年来的运行优质护理服务岗位得到成分献血者一致好评,献血者服务满意率也由2011年一季度的93.3%,提高到2013年一季度的97.4%,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升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提升了献血服务满意率,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现将我们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4204例自愿无偿成分献血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施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及其与肝脏生化、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判断其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并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分别分为G0~1、G2、G3~4组和S0~1、S2、S3~4组,比较各组之间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02例炎症坏死分级≥G2者60例(58.82%),纤维化程度分期≥S2者55例(53.92%)。按照不同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G0~1和G2组均低于G3~4组,S0~1和S2组均低于S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生化指标不能很好反映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穿刺活检仍是判定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作者:吕明磊;刘琴;耿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