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宁;崔迪;邹有丽;张靓
目的:针对我国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并诊治的60例肿瘤科的病人按照是否出现感染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已经未感染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已感染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3±1.4天,总胆固醇5.6±0.8mmol/L,低密度蛋白胆固醇3.7±2.4mmol/L,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为6.2±1.1天,4.5±0.4mmol/L,5.3±3.0mmol/L。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的滞留时间以及多管腔有非常关键的联系,在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注意这些因素,尽量避免并发症。
作者:万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尼莫通与血塞通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治疗组用尼莫通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500 m静脉滴注,6小时滴注完毕,每天1次;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尼莫通与血塞通联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好,能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死亡率。
作者:占双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1天3次,口服,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帕酮100mg/次,8小时/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莉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针对阿莫西林的化学性质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化学性质、抗菌作用、吸收、分布与排泄、临床应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阿莫西林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作者:杨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20例颈肩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和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变化、主观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结果:银质针导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主观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肩臂疼痛疗效优于常规保守治疗。
作者:余四海;黄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医学上中西药的配伍使用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临床中,中西药配伍往往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西药的治疗原理针对的病症都不相同,那么只要是合理的配伍就能够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相互的治疗效果,抵消负面影响。一些比较难治疗的疑难杂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都减轻了。中西药配伍要深入的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为配伍提供基础。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斯蒂尔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它表现为咽痛,不明原因的突然高热,体温达39~40℃以上,发热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伴有躯干、四肢皮疹,随热退而消失,且多数患儿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白细胞数升高,也可呈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症状开始不突出,一般只有少数关节受累,多为膝、踝、腕等大关节,部分病人只有关节疼痛而无红肿,可随发热消退而减轻。但大部分患者在发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展为典型类风湿关节炎。儿童多发于2~10岁,而本患儿16岁发病,临床更是少见,现通过对这例患儿的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小灯;朱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68例,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分级均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分级(p<0.05)。2组患者新生儿Apgar得分、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血压例数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儿科常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治疗的94例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每组47例。一组研究对象使用三联疗法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2组研究对象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进行比较。对所有研究对象随访1年,统计溃疡的复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按上述分组进行治疗,并对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的HP根除率为94.6%,愈合率95.2%及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溃疡的复发率5.5%,较对照组20.6%的复发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儿科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在传统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能够提高溃疡愈合率,对溃疡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关节病临床表现变化与影像学联系。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选择美国GE公司16排CT机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观察组CT主要表现为关节面原纤维形成或有裂隙,但未累及软骨下骨质,软骨片悬垂或软骨下骨质暴露。观察组的踝关节损伤处的横断面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骨关节病临床表现变化可在CT影像学上得到反应,多排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创伤性骨关节病本身形态及信号的异常改变,能为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作者:刘森;景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科自2010以来对重度脑外伤、脑出血等病人出现的中枢性高热,体温(腋温)在39℃以上用药物和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使用长春市哲春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ZLJ-2000C型电脑控制颅脑降温仪(简称冰帽,以下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命质量,报告如下。
作者:许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恢复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2011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要在常规性的护理之下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之后,心理状态和康复结果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系统新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爱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42例,对其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106例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在20天以上;89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其中94例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97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2例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95例患者进行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用药。结论: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长时间住院治疗、放、化疗治疗、年龄、手术感染、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可针对患者的高发因素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飞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使用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2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病死率、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建玺;梁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儿童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3%,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种都无肝功、肾功、心电图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不过要继续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为早诊断提供依据。结果: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1~50岁,其次是51~60岁,肿块好发部位位于外上象限32例,以非浸润性居多,雌激素受体(ER)阳性45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42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一2)13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做好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院中心供应站是一个特殊科室,该科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更是一个高危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噪声的环境,经常接触细菌、病毒、各类消毒因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工作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防护会造成感染、中毒、烫伤,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威胁[1]。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尽可能的避免因自身的操作不当而遭受疾病的袭击,同时避免未消毒干净的器具感染给患者。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针对各种有害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将风险管理的意识贯穿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储存、发放、回收等环节,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利工作的正常进行,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实施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指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它是介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以往分别称为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等,目前趋向于统一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称谓在临床上仍保留)。
作者:贾洪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梧州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评价近3年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及效果,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梧州市8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梧州市集体儿童2009年体重、身高达均值及均值以上标准分别是40.50%、49.40%;2010年为42.87%、52.20%;2011年为45.53%。54.16%;集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009年分别为1.6%、1.2%、1.2%;2010年分别为1.5%、1.0%、1.0%;2011年分别为1.1%、0.7%、0.7%;肥胖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1.0%、1.3%、1.4%。龋齿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25.8%、24.7%、21.8%。结论:广西梧州市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均值及以上标准逐年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体重达标率未达50%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距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管理,指导家长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陈爱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