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明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初次为手术治疗的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预后生存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访至今生存30例,死亡6例,生存率为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与手术方式为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预后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寇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小儿脑瘫,一旦确诊,目前是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2005年~2012年12月,采用中药预防和治疗小儿脑瘫116例,口服或保留灌肠,1天2次,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曹智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高敏C一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一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20mg/L ±1.9mg/L VS1.83mg/L士1.69mg/L,P<0.05)、斑块指数较前减少(2.93±1.68V S2.65±1.29,P<0.05),且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梗死是一种易致残的常见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甚至瘫痪长期卧床,易发生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窒息,甚至走失等意外,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这些均成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自2012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实施了入院评估,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保障了护理安全,无1例发生意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缺乏知识与主动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导致我中心管辖社区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本社区主要慢性病之一。健康教育不仅是护理工作而且是整个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未来医院中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我中心数年前已开展高血压免费服药,2011年起通过对预检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2年6月,开展对门诊36例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对其进行术前、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这些护理措施的效果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50例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出现深静脉血栓者1例,出现坠积性肺炎者1例,出现压疮者1例。结论:对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恢复周期,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作者:段和春;王浩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医疗界当中,而且大量证据表明正呈上升发展趋势。对临床医学而言,如何做好资料的存档、护理记录、医学检查、图像等管理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用药、电子病历书写情况,监控、检测科室工作质量。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月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成2组,1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另外1组予以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术后效果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分级、术后Harris优良率、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2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例数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
作者:肖海祥;李林(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有57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56例,分析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及免疫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效果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更佳。
作者:杨科朋;张芹;谢志军;李增变;张攀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Banhel指数与Harris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能显著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田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89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试验组给予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推拿配合走罐治疗背肌筋膜炎89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西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先以2%利多卡因进行咽喉喷雾表面麻醉,1%麻黄碱收缩鼻粘膜。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B组静脉泵入盐酸瑞芬太尼2μg/kg,C组同时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10分钟泵完)与瑞芬太尼1μg/kg。3组药物均在15分钟内泵完,然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插管。分别记录3组Koung评分;气道梗阻评分;呼吸抑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并于术后24小时随访,记录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和气管插管知晓情况。结果:(1)B组的Koung评分高、C组Koung评分低(均P<0.05);(2)B组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多、使用阿托品的例数少、使用美多心安的例数多(P<0.05);C组使用亚宁定少(P<0.05);(3)3组术后24小时的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气管插管知晓率少(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可为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插管应激反应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德昭;罗晨芳;葛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使用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2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病死率、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微创微创碎吸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建玺;梁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李妙洪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6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分析,正常剖宫产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子宫复旧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妙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外科常用的为术后及化疗病人输液的一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但是锁穿保留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近期我科2例锁穿脱出情况,其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宋彩燕;许建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NT-proBNP水平与Killip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评价NT-proBNP的高低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科室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既往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5例,急性期按Killip分级标准心功能分为4组,预后(住院1个月)分析按急性期NT-proBNP值分为3组,分别为NT-proBNP《300vg/ml(A组),300vg/ml》NT-proBNP《5000vg/ml(B组),NT-proB-NP》5000 vg/ml( C组)。分析比较各组间Killip心功能分级级别,EF值,与发生心力衰竭或死亡等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NT-proBNP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呈负相关,NT-proBNP浓度升高组的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死亡等)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可以结合EF值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评估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兰银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住的60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亢彩霞;刘莹;王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10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共100例,上述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患儿共30例,中度患儿共55例,重度患儿共15例。本组患者均实施脑电图检查,均在患儿自然睡眠下呼吸均匀情况下进行描记。把脑电图监测结果和临床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诊断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脑电图的诊断情况。结果:本组100例患儿中,脑电图显示异常患者共81例,正常脑电图为19例,脑电图异常率为81%;其中30例轻度患儿中,脑电图异常共16例;55例中度患儿中,脑电图异常50例;15例重度异常患儿中,均为脑电图异常。结论:脑电图检查有助于不但能较好的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损伤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损伤程度评估,且具无创、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借鉴。
作者:游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更好地推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问卷形式,调查48位置管病人,分析PICC的优点和缺陷。结果:PICC优点有:方便输液,安全,创伤小,置管时间长;缺陷有:价格高,不能使用抽血,沐浴不方便,维护较麻烦。结论:PIC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置管术,临床工作要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推广应用PICC。
作者:王淑梅;柴银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Ⅱ、Ⅲ、Ⅳ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碘伏消毒创面及雷夫奴尔敷料覆盖包扎。观察组患者碘伏消毒创面后涂以消炎生肌膏和利福平药粉,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药粉治疗压疮,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娟;王慎凤;邱盼盼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