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张中翠;邓军

关键词:新生儿, 体温, 测量部法, 探测时间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对120例新生儿体温进行7、10分钟的腋窝、颌下、背部、腹部4种测量,与同时进行的3分钟肛门测量的体温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量法相同时间内所测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部测量法7、10与肛门测量法(3分钟)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温的患儿背部测量体温7、10分钟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可以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腹部测量法一样应用于护理量较大的临床新生儿科,背部测童法能较准确获得新生儿的真实体温,不受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使用的影响,既可以避免患儿受凉,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全程陪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全程陪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8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全程陪护的方法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模式,比较2组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全程陪护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吕丽;王星;王志敏;孙明月;李惠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异位妊娠25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2例;妇科肿瘤10例;胚胎停止发育19例;黄体破裂5例;急性盆腔炎9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10例;胎儿脐带绕颈1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宫外孕6例,盆腔炎8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4.12%、100%.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方便、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能及时作出诊断而且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倍美力、保妇康栓及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研究136例门诊就诊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联合用药前后症状、检查及复发情况.结果:13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愈率97.79%(133/136),显效率:2.21%(3/136),总有效率100%,患者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等无明显改变,子宫内膜无增厚,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倍美力、保妇康栓及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安全,有效,不易复发.

    作者:耿慧;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6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护理与体会

    目的:文通过对36例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探讨昏迷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以促进病人的生理恢复和神志恢复.方法:首先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测算其基本生理要求的差距.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护理.结果:36例中,27例神志恢复(75%),4例为植物状态(11.11%),5例死亡(13.89%).结论:对昏迷病人做好全面护理,使其可达或接近正常生理需要,以利于病人的体质恢复、生理恢复和神志恢复.

    作者:张海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间歇导尿的膀胱功能护理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导尿术.结果:实验组患者83.3%通过间歇导尿术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形成自主排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6.7%;对照组始终未建立反射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00%.结论: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江林;杨涛;李惠淑;何小花;高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例MSOF病人的护理体会

    MSOF(多器官功能衰竭)为1组综合症,指创伤感染后同时或连续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器官衰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护理工作复杂,要求严格而周密.

    作者:张伟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腹股沟病同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同期完成腹股沟上修补术及TURKVP随诊6-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病复发,全部排尿通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无张力病修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

    作者:蔡树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伤延迟性脾破裂16例诊治体会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腹部外伤48小时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约占全部脾破裂的10%~15%,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死率却l0倍于一般的脾破裂.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54例,其中确诊为延迟性脾破裂16例,占10.4%,现就期匆韵降疥浩如下.

    作者: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脂康预防给药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脂康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测定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G、TC、LDL-C、HDL-C、HL及LPL,并以此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冠心指数R-CHR.结果:新脂康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醉、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肝脂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不同程度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冠心指数R-CHR.结论:新脂康预防给药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有防治作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检验医疗差错及纠纷产生的原因探讨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医疗纠纷官司频见于电视和报端,检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医院的信誉,也给医院各科室及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干扰.现就检验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作一浅述.

    作者:陶玉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用毒蘑菇中毒7例

    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美味佳肴,但食用有毒的蘑菇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各地不时有报道食用自采蘑菇致中毒事件,我科前不久亦接诊一起此类病例.

    作者:王本涛;韩涛;张峰;周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urvive蛋白与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探讨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urvive蛋白的单克降杭体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单克降杭体,以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卵巢上皮癌、11例良性卵巢上皮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正常卵巢组织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均呈阴性表达,良性卵巢上皮瘤Survive蛋白呈阴性表达,血管抑素Angiostatin呈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可有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表达,Survive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2者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正常卵巢、卵巢肿瘤之间2者的表达有极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 10543060显著差异(P<0.01);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上皮瘤相比2者的表达呈升高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Survive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正相关(P<0.05);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呈负相关(P<0.05);(3)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预后有关(P<0.05):(4)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正性相关,2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有关,检测Survive蛋白及血管抑素Angiostatin可以佑计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辅助指导临床化疗.

    作者:杨秋云;赵敬河;王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优点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共57例均为摔伤所致的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结果:57例随访2个月~2.5年.术后2个月已见有骨痴生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5个月,平均离床时间12天.1例男病人术后出现心梗,转入监护中心后死亡;1例女病人术后出现脑梗、上消化道出血,转入相关科室治疗后出院.无1例感染.结论:该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因开术引起的感染、骨折端局部血供环境破坏,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树松;张健;李娜;滕家松;沙宪辉;乔添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外科换药体会

    门诊外科换药主要是对患者伤口换药、拆线、清创、脓肿切开、烧伤等.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若处理恰当,伤口缩短时间愈合,若处理不恰当,则病情加重,导致病程蔓延,引起交叉感染.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伤口治愈起到主导作用.

    作者:姜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高血压主要有遗传和不良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并已知一些肯定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摄盐过多、遗传因素等,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1].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心,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旨在了解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1-4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6个月;利用SF-36童表调查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l)、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方面的影响,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3组患者SF-36量表PF、RP、BP、GH、RE、MH六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要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作者:崔岩;杨军;谢长英;王锐艳;杜娟;李吉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多种原因所致,伴随着一系列精神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脑血管受损疾病.患者多遗留偏瘫,肢体障碍.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及早在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全面恢复至关重要.本科对6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疗效满意.

    作者:管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0例,高压氧疗法采用婴儿透明纯氧舱,表压为0.04~0.05MPa,加压巧分钟,吸氧30分钟,减压15分钟,共历时1小时,每天1次,10天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表现及治疗后情况.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能降低其早期病死率,减少后遗症,从而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冬梅;王萍;卢海英;金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共收治胫骨Pilon骨折58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19~64岁,平均39.3岁.根据Pilon骨折RUedi-Allower分型,其中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4例.开放性骨折13例,按Gustito分型,Ⅰ型6例,Ⅱ型5例,Ⅲ型2例.Rtledi-Allgowerl型及部分11型骨折(18例)共36例患者行有限切开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Rtledi-Allgower Ⅱ型(8例)及Ⅲ型骨折患者共2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结果:随访时间14~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26周,平均12周.无骨不愈合病例.根据Mazur评分系统,优38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7.9%.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膝骨远端骨折已逐渐达成共识,丌取得满意疗效,但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没有固定模式,对具体患者需结合骨折类型、开放行损伤的程度等综合判断.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安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碘伏消毒气管切口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减少气管切开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1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0.5%碘伏替代75%酒精,其他用物及操作按传统的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气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分钟、5分钟血氧饱和度均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气管切开护理时应用0.5%的碘伏消毒气管切口,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刺激性咳嗽和气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低氧血症的程度,并缩短了低氧血症持续的时间.

    作者:周友彬;夺剑平;陈少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