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护理与体会

张海侠

关键词:颅脑外伤, 昏迷, 护理
摘要:目的:文通过对36例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探讨昏迷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以促进病人的生理恢复和神志恢复.方法:首先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测算其基本生理要求的差距.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护理.结果:36例中,27例神志恢复(75%),4例为植物状态(11.11%),5例死亡(13.89%).结论:对昏迷病人做好全面护理,使其可达或接近正常生理需要,以利于病人的体质恢复、生理恢复和神志恢复.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勇;符纯川;寇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58例

    目的: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28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理想的方法,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郭艳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疼痛宣教在疼痛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疼痛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我院疼痛门诊采用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采取多形式的疼痛宣教,通过1年多的实施,目前收到较好的效果,是病人对疼痛有了深刻的认识,预防和康复率大大提高,并且使我疼痛门诊的满意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李淑丽;石昌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38蛋白表达在槲皮素对镉致急性肾损伤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38MARK蛋白表达在槲皮素对镉致急性肾损伤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m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镉组、治疗组(再根据槲皮素剂量分为高、中、低剂童组).对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盐水、氛化镉+盐水、氯化锅+槲皮素,30天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对所取肾脏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肾脏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镉组与对照组相比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低、中、高3组与镉组相比p38MAPK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3组之间相比随着槲皮素剂量的增加p38MAPK蛋白表达具有下降趋势(p<0.05,P<0.01).结论:p38MARK参与了槲皮素对镉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槲皮素可以抑制镉致急性肾损伤过程中p38MARK蛋白的表达:槲皮素是通过p38MARK信号途径而发挥其对镉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康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患者和家属,是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和清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佳健康状态.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与否,则关系到其家庭的幸福和谐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做好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围手术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家庭破裂、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丽秀;韩学玲;宋福慧;杜文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二进展性脑梗死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36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发热也是相关因素.

    作者:盛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用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对随机收集我院2007-2010年检出的102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作者:陈晓旭;张玲;张修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时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50例,高压氧疗法采用婴儿透明纯氧舱,表压为0.04~0.05MPa,加压巧分钟,吸氧30分钟,减压15分钟,共历时1小时,每天1次,10天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表现及治疗后情况.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能降低其早期病死率,减少后遗症,从而提高儿童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冬梅;王萍;卢海英;金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眼球钝挫伤继发青光眼50例分析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我科的50例眼球钝挫伤后继发性青光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眼内出血、晶状体脱位、房角后退是引起眼球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0.0%、26.0%、24.0%;降眼压治疗后治愈47例,占94.0%:未愈3例,占6.0 %:随访3月,视力较入院时提高35例,不变12例,减退3例.结论:眼球钝挫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不同的发病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拉制眼压,挽救视力.

    作者:胡艳波;韩秀杰;崔秀英;景元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30R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甘精胰岛素(A组)和诺和灵30R(B组)进行24周的强化治疗,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糖拉制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血压均达到目标水平,降低程度无显著差异.B组较A组低血糖发生率更高,体重增加幅度更大.结论: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30R对新诊断T2DM的降糖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后者的低血糖风险大,体重增加幅度大.说明甘精胰岛素更适合于新诊断T2DM患者.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减少大、小血管的并发症,但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体重增加.本研究将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30R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为更好地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树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初诊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疾病,在我国已是常见病、多发病,近10年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达1~2%,且每年以0.1%的速度递增.得了糖尿病会对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发生影响,从如何吃饭到如何安排每1天,从如何对手里放人人民币精打细算到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淡谈心理护理与医德修养

    近年来,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1].这一转变说明了医学已经从分析时代进入了系统时代.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了包括生理和社会因素在内的整体医学观.一个人的生命表现,不仅是躯体的,化学的,生理的因素决定,而且也是由精神情绪所决定,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比较分析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病的发病率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的早起康复引起了医学界的越来越高的重视.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康复活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长期以来医生和病人都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卧床休息时间越长越好,可以减少心脏并发症.预防再梗死或碎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开始研究AMI病人的早期活动,但也只从术后3天或4天开始.

    作者:武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剂量重组生长激素在普外科脓毒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生长激素联合常规营养支持对普外科脓毒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收治的重症感染病人28例,随机分为常规肠外营养(PN)组及PN+rhGH组,各14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内毒素水平、氮平衡以及相应时间点的APACHEII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常规肠外营养(PN)组相比较,治疗后第7天PN+rhGH组血浆白蛋白、内毒素水平、氮平衡以及APACHEII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小剂童重组生长激素有利于纠正应激患者的负氮平衡,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肠外营养的效益,明显提高脓毒血症等危重病人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彭晓晖;崔凤奎;殷响;张春秋;刘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伤延迟性脾破裂16例诊治体会

    延迟性脾破裂是指腹部外伤48小时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约占全部脾破裂的10%~15%,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病死率却l0倍于一般的脾破裂.我院从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54例,其中确诊为延迟性脾破裂16例,占10.4%,现就期匆韵降疥浩如下.

    作者: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132例报告

    我院自2003年5月~2009年3月共收治132例手外伤、皮肤缺损的病人,采用带蒂皮瓣移植术治疗后,效果颇佳,先报道如下.

    作者:苍伟;姜静;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食用毒蘑菇中毒7例

    蘑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美味佳肴,但食用有毒的蘑菇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各地不时有报道食用自采蘑菇致中毒事件,我科前不久亦接诊一起此类病例.

    作者:王本涛;韩涛;张峰;周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糖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2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2组,糖尿病组90例,非糖尿病组102例,对照组分析了糖尿病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颅肪损伤程度、好转率和死亡关系.结果:高血糖水平升高组与非血糖水平升高组颅脑损伤程度大、死亡率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术后恢复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预后的重要参数.提示在积极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应将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有直接保护脑组织作用,损伤限制在低程度.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及护理体会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一种体现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给予佳保障,一起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医院中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

    作者:孙杰;鲍金艳;尹晓红;赵广平;温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红细胞叠加征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2010年检出的18例病例进行跟踪观察的讨论,男7例,女11例,年龄33~64岁,平均48.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或肿胀.

    作者:陈晓旭;韩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