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何勇;符纯川;寇烤

关键词:老年, 食管癌, 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背部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对120例新生儿体温进行7、10分钟的腋窝、颌下、背部、腹部4种测量,与同时进行的3分钟肛门测量的体温值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与其他部位测量法相同时间内所测体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部测量法7、10与肛门测量法(3分钟)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保温的患儿背部测量体温7、10分钟与肛门测量法所得的体温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体温背部测量法可以与腋窝测量法、颌下测量法、腹部测量法一样应用于护理量较大的临床新生儿科,背部测童法能较准确获得新生儿的真实体温,不受辐射抢救台和暖箱使用的影响,既可以避免患儿受凉,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中翠;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患者和家属,是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培养健康的态度,养成健康的行为,降低和清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佳健康状态.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与否,则关系到其家庭的幸福和谐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做好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围手术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家庭破裂、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丽秀;韩学玲;宋福慧;杜文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及护理体会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一种体现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把危重患者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给予佳保障,一起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在世界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医院中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心.

    作者:孙杰;鲍金艳;尹晓红;赵广平;温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孟鲁斯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哮喘病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敏感个体中,这种炎症导致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炎症导致气道对各种刺激敏感;如变心原、化学品刺激、烟草烟雾、冷空气或运动,当暴露于这些刺激的时候,气道可能发生水肿、收缩、粘膜下腺体分泌增加和对刺激的高反应性.

    作者:王伟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检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肌肉损伤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断裂多方面疾病.以往应用超声确诊者很少见,均以CT、MRI为主要诊断措施,但目前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疾病已成为重要部分在许多方面其诊断价值甚至优于MRI.

    作者:赵巍;李春雨;刘彦丽;邹松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淡谈心理护理与医德修养

    近年来,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1].这一转变说明了医学已经从分析时代进入了系统时代.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向了包括生理和社会因素在内的整体医学观.一个人的生命表现,不仅是躯体的,化学的,生理的因素决定,而且也是由精神情绪所决定,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210名诊断变态反应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对210名诊断变态反应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10名患者对其进行心理观察.结果: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分析解决.结论:有效地心理护理能消除病人恐惧心理,接受实验性诊断,更好的配合,提高变态反应病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葛文艳;何小花;李惠淑;李江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优点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共57例均为摔伤所致的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结果:57例随访2个月~2.5年.术后2个月已见有骨痴生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5个月,平均离床时间12天.1例男病人术后出现心梗,转入监护中心后死亡;1例女病人术后出现脑梗、上消化道出血,转入相关科室治疗后出院.无1例感染.结论:该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因开术引起的感染、骨折端局部血供环境破坏,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树松;张健;李娜;滕家松;沙宪辉;乔添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用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对随机收集我院2007-2010年检出的102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作者:陈晓旭;张玲;张修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旨在了解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治疗1-4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6个月;利用SF-36童表调查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l)、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方面的影响,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3组患者SF-36量表PF、RP、BP、GH、RE、MH六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要优于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血液透析组.

    作者:崔岩;杨军;谢长英;王锐艳;杜娟;李吉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通过医学营养治疗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是导致慢性肾衰竭严重的重要原因.其中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20%-30%.其发生主要与高血糖有关.同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医学营养疗法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措施之一本文从医学营养治疗方面简要剖析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作者:晋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蜡疗对手外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

    目的:探讨蜡疗在手外伤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62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做20分钟蜡疗后,再做40分钟常规康复训练,每天2次;对照组30例只给以40分钟常规康复训练,每天2次.15天为1治疗周期,15天后对2组患者的手各关节活动度、肌力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手外伤患者在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上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蜡疗在手外伤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比单纯手法康复治疗效果好并减少了治疗天数.

    作者:张子辉;牟晓秋;吕洪梅;朱德利;葛文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异位妊娠25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2例;妇科肿瘤10例;胚胎停止发育19例;黄体破裂5例;急性盆腔炎9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10例;胎儿脐带绕颈1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宫外孕6例,盆腔炎8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4.12%、100%.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方便、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能及时作出诊断而且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6例结肠癌病人术后的护理体会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4060岁发病率高.我国的大肠癌发病中,以直肠癌为第1位,占50%~70%,其次为乙状结肠癌,占12%~14%.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物,结肠造口为主,结合化疗、放疗控制症状及支持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案.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是多方面的[1].良好、正确的术后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健康,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雅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吲哚青绿血管造影(mdocyanmegreenangiography,ICGA)的荧光素的特征,探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血管的改变.方法:40例患者采用ICGA和FFA同步造影检查,对两种造影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80只眼)直接眼底检查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ICGA和FFA均有不同程度异常荧光,在FFA中主要表现为微动脉瘤的点状强荧光、出血的遮蔽荧光、毛细血管闭塞的弱荧光,在ICGA中主要表现为晚期斑片状强弱荧光与弥漫性强荧光.结论:ICGA的临床应用发现糖尿病性脉络膜病变的可能,在Ⅱ型糖尿病患者,ICGA是FFA一种有用的补充检查.

    作者:尚宁;孙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存活51例(94.4%),其中恢复良好者43例(79.6%),轻度致残者5例(9.26%),重度致残者3例(5.56%);死亡3例(5.56%).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疼痛宣教在疼痛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疼痛宣教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我院疼痛门诊采用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也有反馈的方法进行.采取多形式的疼痛宣教,通过1年多的实施,目前收到较好的效果,是病人对疼痛有了深刻的认识,预防和康复率大大提高,并且使我疼痛门诊的满意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李淑丽;石昌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心理护理评价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术后的牙科焦虑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牙科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提高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可度.

    作者:张达;姜海霞;王东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间歇导尿的膀胱功能护理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行间歇导尿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采用间歇导尿术,对照组30例采用留置导尿术.结果:实验组患者83.3%通过间歇导尿术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形成自主排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6.7%;对照组始终未建立反射性膀胱,泌尿系感染发生率100%.结论:间歇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江林;杨涛;李惠淑;何小花;高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门诊外科换药体会

    门诊外科换药主要是对患者伤口换药、拆线、清创、脓肿切开、烧伤等.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若处理恰当,伤口缩短时间愈合,若处理不恰当,则病情加重,导致病程蔓延,引起交叉感染.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伤口治愈起到主导作用.

    作者:姜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