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淼
增生性关节炎又名骨关节炎,是发生在骨与关节的增生性退行性病变,膝关节发病率较高,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我院骨伤科自1986年开始试用重要外敷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本组共8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6例,以男性居多,年龄小41岁,大66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短2个月,长4年.(2)症状与体征:①病初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进展较缓慢,往往因劳累,受寒,轻微外伤才诱发疼痛.②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不便,晨起或负重后起立时明显,活动片刻后痛感消失,但过度劳累则又感不适或疼痛.
作者:钱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而妇产科是由集多种病原体的妇科与被高关注点的产科组成的科室,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严重威胁着其身心健康.因此,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应提高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加强职业防护、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确保身心健康.现将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廖雪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4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2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 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丽萍;徐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Illizarov技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lizarov技术1次手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结果:本组6例大段感染性骨缺损1期全部治愈.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1次手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避免多次复杂手术,而且缩短了治疗时间和节省了治疗费用.
作者:王文军;王秀义;王文强;马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组织皮瓣修复四肢严重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意义.方法:根据肢体皮肤缺损情况设计、切取复合组织皮瓣,移植(同侧供区血管吻合或桥式血管吻合)于组织缺损部.结果:全部病例随访8~60个月,平均15个月,组织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组织缺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洪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股部刀刺伤,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内侧切口探查股动、静脉,并进行显微外科修复.结果:本组17例全部保肢成功.随访6个月~36个月,无1例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及肺、脑栓塞等并发症.除1例因股动、静脉吻合术后发生血管栓塞,重新行静脉移植后肢体发生缺血挛缩,行切开减压,终出现中度足下垂畸形外,其余16例行走、下蹲、上楼、跑跳等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股部大血管损伤,病情凶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后,降低了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沈美华;雷林革;何如祥;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22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对其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随机分成2组,每组61人,其中A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B组为对照组.2组均持续康复,并于1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价,比较2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但是A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霍尔红;郭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胰腺癌为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肿瘤.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的可治愈性手段,然而,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仅10%~15%[1],故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新的胰腺癌标记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了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近年,有关胰腺癌标记物的文献报道较多,在胰腺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随访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基因肿瘤标记物、肿瘤组织标记物、胰液肿瘤标记物和采用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探索肿瘤标记物等.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可含有较多的肿瘤标记物,同时临床采血方便安全可靠,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如CA19-9和CA242,以及癌胚抗原(CEA)等.然而,现阶段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由于灵敏度及特异性尚未尽如人意,故临床急需有效的联合检测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改善整体治疗效果.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有效补充,本文就现阶段胰腺癌基因肿瘤标记物的新发展给予简要综述.
作者:王勇;翟云起;陈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目的在于探讨CNS感染患儿CSF中IGF-I变化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住院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急性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30例,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30例,采用FJ-2008 PS y免疫计数器检测CSF中IGF-I含量.结果:观察组中凡是Glasgow-Pittsburgh评分值越低(分值越高,CNS损害越轻,反之越重),CSF中IGF-I值越高.结论:CNS感染时,CSF中IGF-I明显增高,较重患儿的CSF中IGF-I增高明显.
作者:曲美玲;于淑杰;王春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和溶栓后再梗塞造成病人再残疾的重要问题,我们探讨巴曲酶(东菱迪夫)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梗塞及临床症状加重的相关研究,方法:在排出出血、检测凝血全项、血分析、血糖正常的情况下,高血压者血压≤ 160/90mmHg-17 0/100mmHg,6小时内入院立即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30例病人,溶栓后24小时或48小时应用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治疗,尿激酶应用100~150万单位,半小时内滴注完,依据凝血全项指标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5~20单位,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30例病人均与观察1个月内恢复良好.结论:巴曲酶预防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后再梗塞的临床研究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一步显著下降,自身对照和与对照组对照均有显著差异,结果为临床治愈,较文献报告的单纯溶栓或降纤疗法的疗效亦有提高,值得进一步观察使用.
作者:张宗杰;王凯旋;邱蓓蓉;高文彤;都少萍;包蕾;姜涛;陈忠;陈宣宇;吕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由于治疗及时,正确护理,完全治愈.结论:通过对本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牵引治疗的护理,有效预防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康复期住院的工伤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26例转院工伤患者随机分为职业康复组和对照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版本前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职业康复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职业康复训练,持续康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再次进行HAMD、HAMA、ADL评定.结果:分别有65.5%、46.1%的工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焦虑情绪,康复治疗后2组HAMD、HAMA、ADL评分均明显好转(p<0.01),职业康复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职业康复训练后工伤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并且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职业康复训练是解除心理障碍、促进其动手能力、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康复期工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永春;谢瑞红;王雪峰;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肛肠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338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肛肠患者的术后护理是肛肠病转归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我国青少年中常见肿瘤之一,其高度增生和恶性侵袭的生物学特性使其临床防治一直是一个难点.下面我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是一种发生在多能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病程发展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中,可找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张艳君;陆承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并发症组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较无并发症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受损,有并发症的患者的肺功能较无并发症的明显降低,肺脏是糖尿病病变的靶器官之一.
作者:付鸿玉;刘长波;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祖国传统中药在肿瘤的治疗方而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不断挖掘和更深入研究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力,大力开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也将是今后抗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现就中药抗肿瘤作用综述如下.1 祛邪抑瘤作用1.1 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与增殖: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C2期)、有丝分裂期(M期)4个期.细胞分裂后在进入G1期前存在相对静止期(GO期),G0期是决定细胞继续进行分裂或发生其他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作用与细胞周期的某一环节,而使细胞增殖周期受阻,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陈亚鑫;李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其转归情况,探讨了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事宜.结果:治愈42例,好转109例,未愈29例,死亡5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1天.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好转率,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林玉华;吴雪清;李雪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6~2010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6例.手术方式:A组(椎板开窗式)、B组(单侧半椎板切除术式)、C组(全椎板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10年,术后都获得满意疗效,各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准确的诊断和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应在彻底减压并摘除髓核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结构的破坏,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作者:范洪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而细胞外基质(ext racell mat rix,ECM)的降解是肿瘤侵蚀正常组织和开始转移的信号及重要途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主要依靠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分为6类:脯肽酶、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糖苷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简称MMPs).(MMPs),MMPs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现已发现26余种金属蛋白酶,其中金属蛋白酶-2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宋晶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方法:对施甸县中医医院1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创口I期或Ⅱ期缝合,观察术后骨折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10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全愈99例,有3例患者因针眼感染6个月取出钢钉后加强换药后愈合,1例创口感染控制后通过植皮创口闭合.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简单,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患者易接受.
作者:张为孝;李金全;杨光冬;蒋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