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傅慧;陈荣;张艳玲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 术后患者, 女性恶性肿瘤, 乳腺癌根治术后, 发病率, 直接影响, 预后良好, 心理健康, 乳房切除, 妇女健康, 发病年龄, 年轻化, 宫颈癌, 压力, 外形, 全身, 恐惧, 疾病, 复发, 癌症
摘要: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宫颈癌.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后对患者预后良好,然而由于患者术前对癌症的恐惧和术后担心复发及患侧乳房切除后的外形改变等,给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临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本病尚未特效治疗,预防及综合治疗.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病人,经对症治疗护理,包括:腹水的护理,出血的护理,自发性腹膜炎的护理,肝性昏迷的护理.机体支持护理,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病人焦虑,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对待疾病.护理效果显著多数病人好转出院.

    作者:高海燕;吴东波;董丽霞;姜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森林脑炎肌肉瘫痪与肌电图异常关系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病人肌电图运动单元电位的改变与肌肉瘫痪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62例森林脑炎病人的临床及肌电图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肌电图异常率为40%,肌肉瘫痪出现率为21.7%,其中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8.11%;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43.5%.结论:森林脑炎病人常见瘫痪部位是颈部及上肢近端的肌肉;运动单元电位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高于运动单元电位正常者.

    作者:韩淑祯;张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脑梗死后便秘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便秘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我科同时配合电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现代护士素质要求的新思考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工作性质到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都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护士素质对做好护理工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金英;于连卉;汤桂荣;齐德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严密地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调节,恢复期促进肢体运动及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40例中基本痊愈3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丽萍;高芳;郑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宫颈癌.是一个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后对患者预后良好,然而由于患者术前对癌症的恐惧和术后担心复发及患侧乳房切除后的外形改变等,给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傅慧;陈荣;张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骨窗开颅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58例患者的脑内血肿得到完全或大部清除;术后随访2~12个月,根据GOS进行预后评估:Ⅰ级28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10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微创、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

    作者:罗良生;李英斌;曹黄荣;张健;王东;林忠;廖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注意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 2例,均及时发现、处理.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顺利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马秀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眼眶胆脂瘤3例

    眼眶先天胆脂瘤发病率较低,是在胚胎发育中由于外胚层组织异位,逐渐生长堆积而成.本病病变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我科近年收治3例眼眶胆脂瘤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徐瑶;段惠静;苏晓华;田虹;袁士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8年3月间我院外科共收治4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病情不同取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滴注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43例患者中,15例患者经过7~14天治疗,疼痛消失,感觉和皮肤正常,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正常,无坏疽和溃疡.28例患者疼痛缓解,皮肤变浅,病变及远侧动脉搏动无明显减弱,坏疽和溃疡面缩小.时间短者治疗7天显著好转,时间长者为14天,有效率100%,静点中无副作用.讨论:前列腺素E1(PGE1)在本病中疗效确切,作用快,安全价廉,适合基层单位使用,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粘膜下切除术疗效观察

    我科自2006年5月~2007年5月采用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患者9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于洋;辛玉芬;徐光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脑外伤术前家长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减轻患儿家长术前不稳定的情绪.方法:应用个别化的心理护理.结果:使其家长心理上得到切实的安慰与支持.结论:针对小儿家长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骆延秀;张洁雯;张宝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三叶形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肩关节前内侧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端,以三叶形钢板内固定.结果:采取Constant评分标准,优17例、良12例、中2例,优良率91%.结论: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王凯利;汪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与人的情志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心情压抑、郁闷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病情的监护者,在监护中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外,病人情志的变化仍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去探索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就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佐建华;吕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骨盆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骨盆骨折多因冲击暴力或挤压伤所致.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它的特点是:发病急,并发症多,病程长.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制订出心理护理措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本文介绍骨盆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作者:邢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制做颈内静脉穿刺标本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对于急性失血失液而需要快速补液的病人、因为各种疾病而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在手术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病人、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导管的病人等.但是,在学校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体操作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完全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作者:彭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意义及转归评价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脑电图在儿童病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91.2%.轻型、普通型多表现为弥漫性中波幅或高波幅慢波改变,预后好.脑电图以局限性、低波幅慢渡多见,个别出现尖波者,预后差.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疗效判定和转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50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总结50例髋关节置换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过,根据此类病人的疾病特征和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5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全部预期出院.结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不但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立娟;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迅速彻底清除毒物是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的效果好坏,可影响病人反跳现象的出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两组静脉通道,一组滴入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以及其他抢救药品.另一组静脉推注阿托品.

    作者:任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明胶肽治疗失血性休克31例分析

    聚明胶肽多肽血浆代用品,能够补充血容量,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改善微循环,维持正常的组织氧供,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输血风险.

    作者:张弘;杨峥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