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眶胆脂瘤3例

徐瑶;段惠静;苏晓华;田虹;袁士仿

关键词:眼眶, 胆脂瘤, 胚胎发育, 外胚层, 特异性, 发病率, 组织, 症状, 异位, 生长, 堆积, 病人, 病变
摘要:眼眶先天胆脂瘤发病率较低,是在胚胎发育中由于外胚层组织异位,逐渐生长堆积而成.本病病变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我科近年收治3例眼眶胆脂瘤病人,报道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乳腺微钙化点检测

    在乳腺钼靶x线片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微钙化点的自动检测是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建议了一种乳腺微钙化点提取的新方法.算法首先利用随机方法产生大量的样本,经模糊判别后,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类得到微钙化点. 后,仿真结果同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证明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清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骨盆骨折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骨盆骨折多因冲击暴力或挤压伤所致.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它的特点是:发病急,并发症多,病程长.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制订出心理护理措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本文介绍骨盆骨折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作者:邢丽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饮食指导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肾功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但是,由于大部分病人不能合理的控制饮食,常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长期性血液透析病人经行合理准确的饮食指导,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

    作者:林美华;洪莉莉;陈丽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红外线美迪克乳腺癌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49例

    我院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应用红外线美迪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崔淑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严密地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调节,恢复期促进肢体运动及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40例中基本痊愈3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丽萍;高芳;郑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门诊手术室护士的素质

    门诊手术室和换药室是全天侯对病人开放的窗口,是配合医生抢救外伤病人,以及手术后病人换药,拆线的场所.因此,在该科工作的护士不仅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还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术能力,才能确保病人在门诊手术室短时间内得到抢救和治疗.所以手术室护士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作者:李笑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制做颈内静脉穿刺标本的临床意义和方法

    颈内静脉穿刺术是一种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对于急性失血失液而需要快速补液的病人、因为各种疾病而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在手术中测定中心静脉压的病人、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搏导管的病人等.但是,在学校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体操作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完全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作者:彭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坏死的治疗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寿命,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足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自2005~2007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足坏死17例,经合理用药及配和中医理疗,按摩等治疗与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病人的伤口创面经治疗25~70天内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柯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生在供应室实习的带教体会

    我院是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是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近年来,在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领下,狠抓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关键环节,带教质量明显提高.但护生在供应室实习期间,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不够主动,认为供应室工作就是洗洗刷刷,没有什么技术性,工作上马虎应对,带教老师讲课时有的护生充耳不闻,有的上班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有的玩手机游戏,有的护生见到供应室的烘干箱、蒸馏水机、高压灭菌器等带三相电、高温、高压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心理.针对护生的表现,我们觉得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实习是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特别是到供应室实习,更是一个大转折,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及不同的学习方法,易表现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生此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带教老师针对性地施教,以提高实习质量.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脑梗死后便秘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便秘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我科同时配合电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方法:观察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24例健康人(对照组)的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作者:孟昭斌;许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护患沟通的技巧

    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资料,一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下面就护患沟通方面浅谈几点技巧.

    作者:齐德艳;汤桂荣;于连卉;李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宫颈癌(附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复发型宫颈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1年1月~2004 年1 月入院的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的6例复发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6例手术顺利;术后生存期为 6~50个月,平均为 34个月. 6 例分别死于肠梗阻、肺转移. 结论:对同时侵及膀胱、直肠的复发宫颈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改进手术前后治疗方法.

    作者:高颖;徐冶;娄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全麻对LC手术病人术中血糖影响的研究

    胆道疾病病人(胆结石、胆息肉)常伴发糖尿病.围术期应激反应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改善麻醉技巧,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配伍,是调控围术期应激反应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康复.我院观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病人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全凭静脉全麻对病人术中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采取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96例妇科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LMWH预防后,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指标及血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应用LMWH预防后,抗凝血酶-Ⅲ(AT-Ⅲ)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MWH使术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LMWH可以改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作者:张伟;苗丽辉;车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次简单的封闭操作防止了一次手术失误

    1例60多岁的男性患者,2月前因1次腰部扭伤后发生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腰部活动时,疼痛难忍,不能久坐和行走,休息有所减轻,劳累、打喷嚏、咳嗽时症状加重,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逐渐难以下床行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L4-5右侧椎间盘突出,经牵引、理疗、药物等对症治疗无好转,且逐渐出现右小腿肌肉萎缩.该患者由家属抬入我院住院治疗.

    作者:张功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肢体软组织大面积缺损36例

    运用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1例小腿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例皮瓣近端约2×3cm2皮肤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其它患者肌皮瓣全部存活,结论:游离背阔肌皮瓣具有覆盖面积大,血管吻合通畅率高,血供丰富,皮瓣抗感染力强,耐磨、耐压、丰满,不影响供区功能.

    作者:孔庆波;刘勇;于强;聂广辰;石健;刘继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指导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而且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和特殊药物,病情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教会患者自我保健知识,以控制病情发展.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坤;张艳平;柳丽玲;王玉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介绍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1].方法:在C臂X线机定位下对18例患者的24个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复查X线和CT见骨水泥在椎体呈团块状分布,其中2例骨水泥溢入邻近间盘,2例溢入椎旁软组织,1例溢入椎管,但患者无临床症状,未行特殊处理,疗效判定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疼痛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P)6例.对全部病例随访4~16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压缩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重建椎体生物强度,恢复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轶胜;郭洪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治疗增殖型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增殖型狼疮肾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环磷酰胺组(治疗组n=36)、静脉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组(对照组n=36).结果: 平均随访36个月,治疗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4.1%,月经紊乱20.7%,骨髓抑制23.7%.结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增殖性狼疮肾炎的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对照组高.

    作者:林志国;张志毅;赵彦萍;梅轶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