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分析

赵红艳;曲春红;杨全玉;王英辉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微生物, 免疫力下降, 胸腔积液, 生长繁殖, 致病菌, 胸膜炎, 细胞型, 细胞壁, 无生命, 生殖器, 培养基, 法国人, 多形性, 种属, 粘膜, 原核, 形态
摘要: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898年由法国人NOcard和Roux首先从患有胸膜炎的牛胸腔积液中分离,当时因末鉴定其种属,故称之为牛脚膜肺炎微生物.直到1967年正式命名,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对人致病的生殖道支原体有人型支原体(MH),生殖器支原体(MG)和解脲支原体(1m).它们寄居在人体泌尿生殖道粘膜,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成为致病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回盲部淋巴结炎误诊1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右下腹痛6小时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下部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伴有消化道症状,B超所见,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3万.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回盲部慢性炎症,阑尾缺失,在回盲部见一个大约1cm×0.5cm×0.5cm的炎性脂肪块,切除该包块,病理报告,淋巴结慢性炎症.

    作者:崔文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50例干预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分析

    目的:探讨干预第3产程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第3产程50例即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ml加缩宫素20单位,胎儿娩出后适当用力按摩子宫底,并适度牵脐带,胎盘10分钟未娩出者行胎盘徒手剥离术.与期待处理第3产程50例,即不使用宫缩剂.等待胎盘自然娩出作为对照.结果;积极处理组第3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积极干预第3产程能有效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3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孙淑玲;王林秋;王晓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切口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很多,针对个体差异及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为广大患者普遍接受的原则.自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对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行小切口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巴智文;陈广生;顾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和CT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头颅B超、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同期对照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特异性.方法:对50例患儿在头颅B超检查的同时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1.颅内出血中的室管膜下出血超声诊断为20例,CT诊断为0例;2.脑室内出血超声诊断为9例,CT诊断为4例;3.脑实质出血超声诊断为3例,CT诊断为3例;4.硬膜下出血CT诊断为2例,超声诊断为0例;5.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为8例,超声诊断为0例.结论:超声、CT对新生儿期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的诊断特异性不同,临床应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率.

    作者:刘露阳;吴长君;郑淼;孙萍;张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单眼开放性眼外伤对双眼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单眼开放性眼外伤对双眼的影响,为伤眼及对侧眼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提供双侧对比的直接依据.方法:44只大鼠随杌分为4组,眼外伤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8只.单纯穿通伤组以右眼额上10点住为中心距角巩膜缘后1.0mm做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长约2mm,深达玻璃体腔,切口处造成色素膜嵌顿,色素膜外露部分与切口缘平行,切口不予缝合;异物伤组在此基础上于切口处分别置入玻璃体腔1.0mm×1.5mm大小长方形双面刀片或1.0mm×1.0mm×1.0mm大小石粒一枚.致伤后不予处置,观察眼部表现,四组内再随机均分为四小组,分别于致伤后2、4、6、8周处死.放大镜下摘除双眼眼球,冰冻切片,HE染色,数码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单纯穿通伤组伤眼在2周时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急性炎症;4周始观察到脉络膜增生肥厚、单核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特点;8周时可见1例眼球萎缩.异物伤组伤眼病理组织学在2周时均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炎症;4周时观察到脉络膜慢性炎症改变的程度较单纯穿通伤组重;6周始视网膜、脉络膜的萎缩性改变明显;8周时大部分伤眼眼球萎缩.结论:(1)眼内异物存留是发生化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2)单纯穿通伤及球内异物伤合并色素膜嵌顿8周内未见伤眼及对侧眼任何交感性眼炎的典型及非典型病理改变.

    作者:傅少颖;许琳;刘红玲;候勇生;冯广忠;崔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急诊分诊技巧

    现代护理观察学认为,病情观察、思考、分诊、处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来源于社会各个层次,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不同,对疾病的看法和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6例临床表现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痰病的认识.方法:我们对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6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塞可能是TOBS的主要病因之一,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马莲萍;常文广;刘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探讨

    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骨科患者逐渐增多,以前只重视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忽视了心理护理,影响病人的康复.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建议把心理扩纳入常规护理当中.

    作者:赵献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由惊则和方法.方法:总结我科8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9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23例的临床病例.结果:术中冲洗401例,引流93例,术后除3例延期拔管外,其余均术后1~2天内拔管.未发生与腹腔冲洗引流有关的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冲洗引流的原则和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建成;蔡国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的不利因素与对策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医院治疗护理质量,尤其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医院消毒灭菌不合格,在为病人做各项处置时,就会引起感染,不但增加病人痛苦,严重的将威胁病人生命.为了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治疗护理安全,现将消毒灭毒不利因素与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靳洪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保护会阴的几点体会

    正常分娩时,保护好产妇会阴,是助产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的痛苦,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健康,也有利于增加床位周转率,临床上产妇分娩时常因助产士操作技术不过关或产妇配合不好,给产妇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减少会阴撕裂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CT)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型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文献复习.结果:镜下幼稚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组成,部分像小淋巴细胞,散在转化的中心母细胞及浆样细胞和成熟的浆细胞.瘤细胞浸润肺泡壁和支气管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并见反应性淋巴滤泡及瘤细胞侵蚀生发中心(滤泡植入).免疫组化:CD20(+),CD5(-),CD45RO(-),CD10(-),CyclinD1l(-),Cytokeratin上皮(+),CD21(+).结论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检测,应与肺假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等进行鉴别.

    作者:徐灵;白树明;徐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特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结节性和高功能腺瘤3类.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而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里刺激,因此对于手术的病人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傅慧;赵洪芬;王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窝沟封闭技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不同的窝沟封闭方法的临床疗效,欲找出更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患者90例120颗乳牙及年轻恒牙,分为3组:A组:玻璃离子组、B组: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MGIC)、C组:RMGIC和后牙树脂复合体联合固化组.分别观察封闭后6个月、1年、2年的封闭剂存留情况及有无边缘渗漏和继发龋发生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3种方法在6个月的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年的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有差异(P<0.05),2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RMGIC和后牙树脂复合体联合固化方法,在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及防止边缘渗漏和继发龋发生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宏薇;刘泓;付振君;宋映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麦滋林-S颗粒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2008年5月~2008年9月我们应用麦滋林-S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87例,另以西瓜霜喷剂治疗87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收集流行期间手足(及臀部)具典型小水疱,伴有口腔溃疡,诊断明确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74例,其中男98例.女76例,年龄6个月~7岁,其中3岁以下140例,占总例数的80%.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差异(p>0.1).

    作者:徐全宇;卞艳萍;何昌武;吴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析体会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入院,眩晕3天,自觉心率慢.临床诊断:心肌病.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为1.3cm.

    作者:罗景慧;马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2008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108例,其中男84例,女24例,年龄在38~72岁之间,其中有行道障碍或偏瘫的101例(占93.5%),有语言障碍的92例(占85.1%),病人出院时生活能自理的有76人(占70.3),现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谈点体会.

    作者:冉照芹;丁高峰;李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住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无相关性.方法:对500例早孕健康女性行药流术,第1、2天每天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75mg,第3天上午空腹服米索600mg,进行流产效果观察.结果:子宫前倾住、后倾住与正常子宫位药物流产率无差异(P>0.05),而子宫前倾住、后倾位与正常子宫住与前倾位、后倾位流产率差异显著(p<0.01).子宫前屈住、后屈住不全流产率高.结论: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对于早孕药流患者,除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外,还应对子宫位置进行选择,以减少药流引起的并发症,如:阴道流血、流血时间长等.

    作者:孙艳春;徐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预输注负荷量万汶预防腰麻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期中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危险因素.临床观察证明,预防性静脉负荷量输注液体可减轻低血压的发生和心率的变化,但应用何种液体作为负荷量输入为合理仍然存在争仪.万汶(5%羟乙基淀粉,Voleven)是费森尤斯生产的新型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制剂,分子量范围窄,为130000道尔顿,取代级为0.4,使用目的是减少大分子量比例,使高于肾阈值的中分子比例增加,分子分布变窄,取代级降低,代谢降解衮升高,临床上有很多报道万汶是一种合适的扩容液体.本文用万汶与常用的晶体液复方乳酸钠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浅谈急重症抢救手术的护理管理体会

    急重症抢救手术病人入院,病情危重,全身情况复杂,发展快处理难度大.自2005年至现在的3年多时间里,我院收治重症创伤、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121例急重症抢救手术.经过几年的手术室管理工作及参加手术抢救工作,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瑞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