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微;张立萍
近年肠伤寒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2006年8月我院救治3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杨金枝;刘延英;方翠艳;赵静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理黑质多巴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坏死,黑质纹状体通路受损引起多巴胺从黑质转运到纹状体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静止震颤,强直步缓,姿势障碍等临床征候群[1].
作者:姜焕芹;刘敬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当前,由于人们对中药的错误认识,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在无医师诊断指导下自己使用偏方或增大药物剂量从而出现中毒.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总结了多例心内直视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在中低温体外循环条件下实施外科治疗已证实,呼吸系统功能对手术是否能获得终的成功有绝对的重要作用.术后主要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及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郭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sA)是由真菌Tolypocladium Inflatum Gams分离获得的一种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药,广泛应用于防治实质性器官和骨髓等同种异体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由于环孢素A个体药动学过程差异较大,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故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寻找影响其血药浓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晶;孙彩霞;李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对青少年妊娠对其本身以及家庭、社会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引起国家、教育、社会、卫生部门的关注,社会、学校、家长要把科学的性知识告诉青少年,并从性道德的方面去规范,才能够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苏畅;张奕坚;刘雅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2005年住院的238例急性恼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及二便训练等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均以佳心态接受治疗,主动配合,配合率达100%.238例患者出院随访均能回归社会,其中89%重返工作岗位,11%达到生活自理.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丽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疝囊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1].自从人工修补材料问世以来,疝气的修补特别是老年疝气的修补有了质的飞跃,使传统的无材料有张力修补变成有材料无张力修补,使复发率明显减低.
作者:曹明石;纪艳超;孙岩岩;宫博;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输血治疗在医疗机构抢救治疗中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确保输血在临床抢救、治疗中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目前.输血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只有认识输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才能坚持科学、合理用血.现将临床输血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由于输血引发的疾病和医疗纠纷问题进行共同的讨论.
作者:王红;黄荔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双黄连粉针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探索提取连翘苷并定量检测连翘苷的新法,进行了该项实验.方法:将粉碎的连翘分别加8倍、6倍、4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4h、2h、1h,合并提取液,回流乙醇浓缩后上X-5大孔树脂柱,以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再用3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再用40%乙醇洗脱,收集40%流分,浓缩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含量.结果:用本法提取连翘,浓缩膏中连翘苷含量达到27.2%,而用水提流沉法含量只能达到0.3%.结论:1本法提取连翘,可提高成品中连翘苷的含量;2提取过程中所用乙醇可回收,成本低;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准确,易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作者:李滨;孙光晗;张锦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1410例验光配镜患者应用雄博PD--6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统计学方法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比例.结果 89.01%的人单眼瞳距有差异,其中94.18%的人单眼瞳距差异量集中分布在0.5~2.5 mm之间.结论:通过大样本调查,接近90%单眼瞳距不等,配镜时选用单眼瞳距更科学,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杨东;姚春滟;李希娜;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有机磷农药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胆碱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而死亡,如抢救护理不当死亡率会更高.自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院急诊科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5例,在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微;张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预防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及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积极、正确抢救新生儿窒息.结果: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对新生儿窒息的有效预防及抢救,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孙淑萍;史艳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瘘道翻转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术式与传统括约肌保存术相比,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内口寻找准确,括约肌间修补严密,无括约肌损伤,创伤小,疗程短,无肛门畸形,术后肛门功能良好,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跃江;韦永昌;富羽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三踝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三踝骨骨折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若处理不当,将会对预后影响极大.
作者:广晓东;曲广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清洁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为患儿的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条件.方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均采用39-41度的温生理盐水清洁回流灌肠,每日一次,灌肠治疗期约7-14天,在操作中,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根据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溶液,体位及插管方法.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正确判断洗肠不畅的原因并处理,提醒家长注意灌肠治疗期间的合理饮食.结果:患儿经过术前清洁回流灌肠,术中肠道清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术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清洁回流灌肠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护理操作.保证良好的洗肠效果,对患儿手术肠道准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立普妥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临床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两组血清中血脂各项指标变化,以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出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定和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都有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应用立普妥降脂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开支.
作者:宦宇;王中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法组和改进法组各110例,常规法组用常规法拔针,改进法组用先慢后快法拔针.结果:改进法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法,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改进法拔针,达到了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作者:丁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n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作者:朱小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阻力增高,超滤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作者:赵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