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玲;郑雪红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片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天,同时予复方炉甘石洗剂、肝素钠软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片50 mg口服,3次/天,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55.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陈海兵;秦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众所周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富有情感思维,善于使用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工具.作为医务工作者每天都与活生生的病人打交道.患者病情变化多端,心理活动精彩纷呈,情绪跌宕起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只有面对面与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才能获得准确的医疗诊断,才会取得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效果.
作者:熊俊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阻力增高,超滤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作者:赵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疝囊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1].自从人工修补材料问世以来,疝气的修补特别是老年疝气的修补有了质的飞跃,使传统的无材料有张力修补变成有材料无张力修补,使复发率明显减低.
作者:曹明石;纪艳超;孙岩岩;宫博;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3例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用硫酸镁、巯甲丙脯酸疗效不佳,改用硝普钠,临床结果表明,硝普钠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郭新生;郭雪平;刘书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了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Ladd's术的术中配合.方法:选取了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新生儿期患者57例,全部行ladd's术.结果:在手术中,通过与手术者的密切配合和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手术顺利进行,患儿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成功与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妥善护理紧密相关.
作者:朱含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镉与肾损伤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单次大剂量镉致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e大鼠90只随机分为0mg(对照组)、2mg、3mg、4mg、5mg、7mg共6组,大鼠一次腹腔注射氯化镉(2-7 mg/kg),染镉后不同时间观察尿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尿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蛋白、血尿素氮(BUN)含量,同时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的一般状态逐渐变差,同时开始死亡;尿中NAG、γ-GT、尿蛋白、血BUN随着镉中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并出现不同程度以肾小管损伤为主的病理改变.结论:单次大剂量镉中毒能够导致急性肾脏损伤,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镉剂量过大会出现鼠短时间死亡,可能与镉引起其它脏器的衰竭有关.
作者:吴红赤;杨谦;于海涛;孟逾冰;彭艳;杨宝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肠伤寒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2006年8月我院救治3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杨金枝;刘延英;方翠艳;赵静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OCT是一种新型断层成像技术,它通过测量生物组织的光反射,对生物组织的内部结构进行断层成像,具有分辨率高、灵敏性高、无损伤、非接触等特点.
作者:吕晓颖;王小丹;王彬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2002年~2006年有疼痛症状及患处发生片状红斑,继而出现成簇的丘状疱疹的典型病例共计89例,均为发病1天~3天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梅;张恩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了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取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34例患儿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中,通过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存活24例,放弃治疗10例.结论:手术的成功与术中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相关.
作者:朱晓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岁~77岁,平均(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例.结果:11例共发生特发性心房颤动570阵,大于2.0s的长间歇141次,长间歇在2.0s~2.7s.时间分布为白天16次,夜间125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窦性PR间期在0.15s~0.20s之间者6例,一度房室阻滞3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1例.P波时限<0.11s的5例,≥0.11s的6例.24h高心率77bpm~175bpm,平均(1 26.5±23.2)bpm,低心率35bpm~47bpm,平均(42.2±2.92)bpm,平均心率53bpm~90bpm(68.6±11.12)bpm.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房内阻滞、房室阻滞等是其可能机制.
作者:逄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组89例病患、选自1996年至2006年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的陈旧性、多发性,复杂性颌骨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病人要求选择恰当的手术进路和固定方法.结果:89例病人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切开复住内固定,或辅以颌间固定及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感染2例,1例大剂量抗菌素应用后骨延迟愈合;1例重新手术后Ⅰ期愈合.2例术后咬合关系欠佳,颌间牵引固定后改善,随访85例,咬合关系,功能及面形恢复均好.结论:(1)正颌外科技术的应用使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有了成功的保证.(2)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陈旧性骨折治疗奠定了成功的基础.(3)三维CT的指导意义在于帮助术者制定恰定的手术方案.(4)手术进路的选择以骨块显露好、固定方便为标准,要尽量选择口内切口.
作者:史益河;赵继军;王德明;吴衍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肢体残疾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大连市2001年-2005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6152名,其中肢体残疾2 877名.占残疾人总数的46.77%,男1 970名(68.47%),女907名(31.53%).结果:肢体残疾居大连市各类残疾的首位;残疾程度较轻的Ⅲ级肢残占71.6%,多数肢残人拥有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残疾发生在10岁以下人群达40.32%,提示儿童期是预防肢残的重点时期之一;对照60年代和90年代两组肢残的致残原因,显著下降的首推小儿麻痹,先天因素次之;上升明显的是交通意外和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的疾病因素;脑竣亦呈上升趋势.结论:对肢体残疾的防治重点应加强一级预防:重视优生优良、严格计划免疫、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防治致残性疾病等综合措施当可有效预防肢体残疾发生.
作者:隋承锋;程航;李爽;邢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5例先天性梅毒在急诊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5例先天性梅毒的防护要点.结果:1例放弃1例死亡3例住院继续治疗后痊愈.结论:正确认识诊治梅毒、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孕期筛查、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妊娠期梅毒是预防先天性梅毒有效的防护方法;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正规治疗,严格消毒隔离程序、精心护理、严格随访制度对减少梅毒的传播及先天性梅毒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痊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童千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器具也被投入临床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植入式神经假体,步行矫形器及减重平板的应用.
作者:李晶;宋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清洁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为患儿的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条件.方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均采用39-41度的温生理盐水清洁回流灌肠,每日一次,灌肠治疗期约7-14天,在操作中,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根据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溶液,体位及插管方法.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正确判断洗肠不畅的原因并处理,提醒家长注意灌肠治疗期间的合理饮食.结果:患儿经过术前清洁回流灌肠,术中肠道清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术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清洁回流灌肠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护理操作.保证良好的洗肠效果,对患儿手术肠道准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促进的作用,为临床上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不连发生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大白兔右侧腓骨中下段截骨制造骨折模型,实验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在第2、4、6周抽取该组实验兔耳缘静脉血作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测定.在第3、6周后除死大白兔,作病理形态学检查,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折后第2、4、6周,在血清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病理检测实验组在术后第2周纤维骨痂中已有大量透明软骨细胞形成,第6周骨痂中的透明软骨细胞已被成骨细胞替代;而在对照组术后第2周纤维骨痂中仅有纤维组织,而且其间还有破骨细胞存在,术后第4周骨痂中出现了透明软骨细胞,第6周骨痂中的软骨细胞仍没有完全成骨细胞化.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周赤兵;张远金;蔡冬冰;段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胸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作者:翁明月;官亚华;陈祥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介绍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法:2004年9月至今21例患者采用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测量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5.7cm,术中出血平均为117ml,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平均为5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92分.结论: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
作者:程开明;岳伟杰;姚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