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逄静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室长间歇, 动态心电图
摘要: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岁~77岁,平均(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例.结果:11例共发生特发性心房颤动570阵,大于2.0s的长间歇141次,长间歇在2.0s~2.7s.时间分布为白天16次,夜间125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窦性PR间期在0.15s~0.20s之间者6例,一度房室阻滞3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1例.P波时限<0.11s的5例,≥0.11s的6例.24h高心率77bpm~175bpm,平均(1 26.5±23.2)bpm,低心率35bpm~47bpm,平均(42.2±2.92)bpm,平均心率53bpm~90bpm(68.6±11.12)bpm.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房内阻滞、房室阻滞等是其可能机制.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抢救

    目的:预防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及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积极、正确抢救新生儿窒息.结果: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对新生儿窒息的有效预防及抢救,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孙淑萍;史艳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并发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又发生新的感染,并给病原学证实.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VAP的累计死亡率为10%~25%,归因死亡率为5%~27%[1].本文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江玉蓉;李纯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侧弯、矢状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多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对护理工作要求高.自2004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已对16例此类病人行矫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单眼瞳距验光配镜的意义

    目的: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1410例验光配镜患者应用雄博PD--6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统计学方法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比例.结果 89.01%的人单眼瞳距有差异,其中94.18%的人单眼瞳距差异量集中分布在0.5~2.5 mm之间.结论:通过大样本调查,接近90%单眼瞳距不等,配镜时选用单眼瞳距更科学,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杨东;姚春滟;李希娜;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青少年妊娠不良因素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青少年妊娠对其本身以及家庭、社会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引起国家、教育、社会、卫生部门的关注,社会、学校、家长要把科学的性知识告诉青少年,并从性道德的方面去规范,才能够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

    作者:苏畅;张奕坚;刘雅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柱脊髓损伤的急诊手术75例体会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75例脊柱外伤合并脊髓损伤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16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同时减压钛板内固定2例,胸椎及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25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A-F及R-F共32例.结果:75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至1 2个月随访,除1例上颈段(C3,4)骨折脱位严重者,术后第2天死亡.3例截瘫者肌力恢复不明显,但二便失禁功能有部分恢复.其余71患者术后肌力明显改善,肌力提高2级~3级,感觉过敏消失,麻木减轻,感觉平面下降.讨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正确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达到解剖复位,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有助于残存脊髓功能的恢复和促进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曲建波;苏恩亮;苏振波;于海;李永强;宋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城镇及农村残疾人抑郁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目的:了解小城镇及农村残疾人的抑郁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其居家照顾者减轻残疾人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Barthel氏ADL指数量表、Procidana与Heller家庭支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对居住在小城镇及农村的63例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残疾人有抑郁症状的比例高达69.8%,残疾人抑郁水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残疾人对其家庭照顾者照顾满意度呈负相关,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小城镇及农村残疾人的抑郁症状普遍较严重,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为有需要的残疾人上门服务,并加强对残疾人家庭照顾者的培训指早,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赵树娟;张瑜;夏幸阁;范伟鹏;张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伤寒35例临床特点

    近年肠伤寒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2006年8月我院救治3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杨金枝;刘延英;方翠艳;赵静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pemberton髋关节囊周围成型术的手术配合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骨科较常见的一种发育性畸形,越早治疗越好.对7岁以上或年龄虽在7岁以下但头臼明显不称,宽臼浅平的患儿我院采用改良的关节囊周围截骨术(Pemberton手术)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臼顶髋骨不全截骨、转位改变髋臼的异常指向、降低髋臼的同心关系,故髋臼弧半径及髋臼形态改变较大,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手术中应注意保护患儿.

    作者:杨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病的止泻药物治疗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2002年统计,在发展中国家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腹泻居第二位(15%),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18%),腹泻也是我国儿童常见疾病之一[2].婴幼儿腹泻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细菌性腹泻占20%,其中大肠杆菌较为常见.常见腹泻病的治疗如下.

    作者:薛丽萍;汪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通过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观察,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与合理治疗得到恢复.

    作者:卞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后步行能力的康复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器具也被投入临床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植入式神经假体,步行矫形器及减重平板的应用.

    作者:李晶;宋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30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并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辛显峰;胡鸣旭;胡晓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n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作者:朱小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3例报告

    疝囊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1].自从人工修补材料问世以来,疝气的修补特别是老年疝气的修补有了质的飞跃,使传统的无材料有张力修补变成有材料无张力修补,使复发率明显减低.

    作者:曹明石;纪艳超;孙岩岩;宫博;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结合熏蒸治疗腰椎术后腰痛

    目的:中药熏蒸结合内服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方法:2003年5月到2006年12月收治腰椎手术患者198例,并分为有骨折组82例(包括椎体骨折、椎体滑脱行内固定者)和无骨折组116例(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结合腰痛康方内服治疗组(简称:中药组)115例和芬必得组83例,分别于术后2周、2月、3月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和Denis疼痛等级分类法进行评定,并对两组间行x2检验.结果:中药组治愈率远较芬必得组高,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看出中药组的远期疗效较芬必得组明显占优..结论:本研究从临床角度证明腰痛康结合中药熏蒸具有确切可靠的治疗效果,并提出中医药治疗的适应症.

    作者:李巍;陈德喜;吴国志;李沂红;邢其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介绍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法:2004年9月至今21例患者采用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测量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5.7cm,术中出血平均为117ml,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平均为5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92分.结论: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

    作者:程开明;岳伟杰;姚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用激励机制,管理医院人力资源

    在当今的医疗市场中,人力资源是现代医院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医院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作者:柳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老年躯体疾病住院患者,常出现焦虑、忧虑、易怒等抑郁症状.这不仅造成老年病人身心痛苦,家庭负担增加,还会诱导原有躯体疾病加剧,因此分析其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对防止和治疗老年住院抑郁症状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周晓芝;崔晓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正颌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组89例病患、选自1996年至2006年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的陈旧性、多发性,复杂性颌骨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病人要求选择恰当的手术进路和固定方法.结果:89例病人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切开复住内固定,或辅以颌间固定及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感染2例,1例大剂量抗菌素应用后骨延迟愈合;1例重新手术后Ⅰ期愈合.2例术后咬合关系欠佳,颌间牵引固定后改善,随访85例,咬合关系,功能及面形恢复均好.结论:(1)正颌外科技术的应用使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有了成功的保证.(2)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陈旧性骨折治疗奠定了成功的基础.(3)三维CT的指导意义在于帮助术者制定恰定的手术方案.(4)手术进路的选择以骨块显露好、固定方便为标准,要尽量选择口内切口.

    作者:史益河;赵继军;王德明;吴衍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