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激励机制,管理医院人力资源

柳萍

关键词:运用, 激励机制, 管理, 人力资源, 保持竞争优势, 医院, 医疗市场, 心理过程, 性资源, 心理学, 行为, 术语
摘要:在当今的医疗市场中,人力资源是现代医院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医院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研究进展

    OCT是一种新型断层成像技术,它通过测量生物组织的光反射,对生物组织的内部结构进行断层成像,具有分辨率高、灵敏性高、无损伤、非接触等特点.

    作者:吕晓颖;王小丹;王彬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pemberton髋关节囊周围成型术的手术配合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骨科较常见的一种发育性畸形,越早治疗越好.对7岁以上或年龄虽在7岁以下但头臼明显不称,宽臼浅平的患儿我院采用改良的关节囊周围截骨术(Pemberton手术)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臼顶髋骨不全截骨、转位改变髋臼的异常指向、降低髋臼的同心关系,故髋臼弧半径及髋臼形态改变较大,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手术中应注意保护患儿.

    作者:杨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立普妥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观察

    目的:探讨立普妥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临床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两组血清中血脂各项指标变化,以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出院时两组神经功能评定和生活自理能力平均都有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结论: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应用立普妥降脂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开支.

    作者:宦宇;王中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的方法和效果

    通过阐述提高护患沟通技巧的方法,阐明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沟通是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柳秀芝;权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柱脊髓损伤的急诊手术75例体会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75例脊柱外伤合并脊髓损伤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16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同时减压钛板内固定2例,胸椎及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25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A-F及R-F共32例.结果:75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至1 2个月随访,除1例上颈段(C3,4)骨折脱位严重者,术后第2天死亡.3例截瘫者肌力恢复不明显,但二便失禁功能有部分恢复.其余71患者术后肌力明显改善,肌力提高2级~3级,感觉过敏消失,麻木减轻,感觉平面下降.讨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正确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达到解剖复位,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有助于残存脊髓功能的恢复和促进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曲建波;苏恩亮;苏振波;于海;李永强;宋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体会

    三踝骨折是常见的损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三踝骨骨折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若处理不当,将会对预后影响极大.

    作者:广晓东;曲广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介绍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法:2004年9月至今21例患者采用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测量术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平均长度5.7cm,术中出血平均为117ml,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平均为5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为92分.结论:微创髋关节外侧斜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

    作者:程开明;岳伟杰;姚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通过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观察,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与合理治疗得到恢复.

    作者:卞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护理

    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长期卧床,痰液粘稠,呼吸机送气易使痰液向支气管深部移动,同时由于疾病的原因使咳嗽排痰功能降低或消失,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于支气管内不易咳出,致使气管阻塞和感染难以控制[1,2].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迅速观察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目标性强,效率高,损伤小,已广泛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2].我院ICU自2004年5月购入纤维支气管镜后,三年内对119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192例次.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波;王丽范;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侧弯、矢状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多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对护理工作要求高.自2004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已对16例此类病人行矫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

    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出血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征兆,可使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治疗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急性脑出血11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49例.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仅3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征;齐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显微镜下行硬膜外导管滞留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目的:显微镜下以一次性硬膜外导管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方法:回顾手术过程,随访泪小管吻合术42例进行分析.结果:在42例患者中成功40例,2例因术中未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而失败.随访3-12个月,40例患者其中35例成功,5例失败.结论: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断端支撑物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减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洋;钟斌武;郝玉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及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股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组18例,在伤后3小时-8个月后分别行神经吻合术和神经松解术,术后予以康复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5年,优10例;良4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股神经损伤后尽早行显微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旭光;李卫;纪艳超;夏海;曹明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后步行能力的康复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器具也被投入临床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植入式神经假体,步行矫形器及减重平板的应用.

    作者:李晶;宋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情感交流是提高医护质量的关键

    众所周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富有情感思维,善于使用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工具.作为医务工作者每天都与活生生的病人打交道.患者病情变化多端,心理活动精彩纷呈,情绪跌宕起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只有面对面与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才能获得准确的医疗诊断,才会取得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效果.

    作者:熊俊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部火器伤致股部软组织和股动脉缺损1例报告

    患者,男,42岁.因枪伤致右股部损伤1小时急诊入院.检查:右股下侧约有12cm×14cm软组织缺损区,股内侧肌、缝匠肌以及股薄肌等肌肉毁损性部分缺损,股动、静脉断裂,缺损8cm.创面有较多坏死组织,局部污染较重.膝关节、股直肌、股外侧及股后损伤较轻,骨未见明显损伤,坐骨神经、腓总与胫后神经无明显损伤,小腿内侧及足内侧隐神经分布区感觉丧失.

    作者:张功林;章鸣;郭翱;蔡国荣;张文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肠伤寒35例临床特点

    近年肠伤寒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2006年8月我院救治3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杨金枝;刘延英;方翠艳;赵静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中,为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提示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尹净;王倩;武子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片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天,同时予复方炉甘石洗剂、肝素钠软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甜素片50 mg口服,3次/天,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55.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甜素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陈海兵;秦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法组和改进法组各110例,常规法组用常规法拔针,改进法组用先慢后快法拔针.结果:改进法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法,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改进法拔针,达到了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作者:丁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