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齐琪
疝囊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1].自从人工修补材料问世以来,疝气的修补特别是老年疝气的修补有了质的飞跃,使传统的无材料有张力修补变成有材料无张力修补,使复发率明显减低.
作者:曹明石;纪艳超;孙岩岩;宫博;李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由于剖宫产使产妇死亡率、术后盆腔炎症发病率明显升高,也使新生儿情商较差,容易感觉综合失调.无痛分娩必然使大量因惧怕疼痛而可能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改为选择自然分娩.上世纪80年代,无痛分娩开始成为许多西方国家产妇的常规服务,无痛分娩率超过50%.现在我国无痛分娩率不到1%.我院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开展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4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儿脑性瘫痪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由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1].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而另一侧上、下肢正常.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患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腕关节掌屈角、股角、足背屈角小于正常值.立位行走时常见肩胛带内收、肘关节屈曲、手掌屈、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反张、踝关节外旋、尖足等,步态常呈拖拽步态[2,3].
作者:林萍;吕智海;许洪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致残率高.特别是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目前针对此项功能的康复,国内外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卧床期肌力训练,站立及平衡训练等,国内尚有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治疗.随着现代电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器具也被投入临床使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植入式神经假体,步行矫形器及减重平板的应用.
作者:李晶;宋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显微镜下以一次性硬膜外导管为断端支撑物行下泪小管吻合术.方法:回顾手术过程,随访泪小管吻合术42例进行分析.结果:在42例患者中成功40例,2例因术中未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而失败.随访3-12个月,40例患者其中35例成功,5例失败.结论: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断端支撑物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吻合术,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减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洋;钟斌武;郝玉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颅内动脉瘤破裂大多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脑血管造影而明确诊断.作者收治2例头部外伤后发现动脉瘤出血者,本文结合文献进行报道和分析.
作者:陈剑;魏岳峰;王守森;张锡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伴有血尿在临床常见,但并发出血致膀胱内大量积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国内报告尚少.对此类患者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将会失去抢救病人生命的机会.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诊治的5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旭;王怀珠;程指民;龙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9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病人,根据出血的类型、出血量、病情及病程,采用因型施治的手术方案及综合治疗方法.结果:261例存活,35例死亡.存活的261例半年后随访,按ADl分级判断,Ⅰ级97例,Ⅱ级108例,Ⅲ级27例,Ⅳ级24例,Ⅴ级5例.结论:采取科学的外科规范化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赖素勇;郑洛翰;郑佳坤;林小聪;蔡玮;张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了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Ladd's术的术中配合.方法:选取了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新生儿期患者57例,全部行ladd's术.结果:在手术中,通过与手术者的密切配合和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手术顺利进行,患儿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成功与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妥善护理紧密相关.
作者:朱含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癌症病人不仅机体遭受疾病的摧残,在心理上同样随受着巨大的压力.肝癌病人属慢性疾病,由于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明显而引起焦虑、烦燥、恐惧拒绝治疗心理,此时极易发生医患、护患矛盾,对患者产生精神上的压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护士就必须根据病的病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进行仔细分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从而影响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本文结合肝癌病人的心理情绪,作出有效的应激反应,发挥心理护理的佳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贺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OCT是一种新型断层成像技术,它通过测量生物组织的光反射,对生物组织的内部结构进行断层成像,具有分辨率高、灵敏性高、无损伤、非接触等特点.
作者:吕晓颖;王小丹;王彬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及意外事故逐渐增多,导致胸腰椎骨折病人增多,以往单纯性骨折病人采取卧床保守治疗,椎体高度不能恢复,导致后期出现腰痛及椎体不稳等并发症,后来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恢复慢,近年来手术趋向微创方向发展,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用Sky椎体成形器治疗12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陈德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1410例验光配镜患者应用雄博PD--6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统计学方法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比例.结果 89.01%的人单眼瞳距有差异,其中94.18%的人单眼瞳距差异量集中分布在0.5~2.5 mm之间.结论:通过大样本调查,接近90%单眼瞳距不等,配镜时选用单眼瞳距更科学,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杨东;姚春滟;李希娜;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DHS加张力带在肌骨粗隆间严重粉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HS加张力带固定肌骨粗隆间严重粉碎骨折治疗30例,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优良率较理想.结论:DHS加张力带内固定在股骨粉隆间严重粉碎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疗效满意、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刘建春;阮雄星;何向阳;卢俊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倍他司汀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方法:在对其作用机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从近20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倍他司汀作为一个组胺H1受体的弱激动剂,H3受体的强拮抗剂,对各种程度及发作频率的眩晕、头晕、不平衡的症状均能有效控制,并能显著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其毒副作用也较其他抗眩晕药低,并有长期用药作用不减弱的特点.结论:倍他司汀是梅尼埃病和其他前庭性眩晕维持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可用于治疗头晕、大脑局部供血不足.
作者:肖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侧弯、矢状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多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对护理工作要求高.自2004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已对16例此类病人行矫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2002年统计,在发展中国家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腹泻居第二位(15%),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18%),腹泻也是我国儿童常见疾病之一[2].婴幼儿腹泻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细菌性腹泻占20%,其中大肠杆菌较为常见.常见腹泻病的治疗如下.
作者:薛丽萍;汪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11例窦性心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伴发心室长间歇进行分析.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50岁~77岁,平均(66.6±7.48)岁,特发性心房颤动6例,冠心病5例,脑梗塞1例.结果:11例共发生特发性心房颤动570阵,大于2.0s的长间歇141次,长间歇在2.0s~2.7s.时间分布为白天16次,夜间125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窦性PR间期在0.15s~0.20s之间者6例,一度房室阻滞3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1例.P波时限<0.11s的5例,≥0.11s的6例.24h高心率77bpm~175bpm,平均(1 26.5±23.2)bpm,低心率35bpm~47bpm,平均(42.2±2.92)bpm,平均心率53bpm~90bpm(68.6±11.12)bpm.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多出现于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房内阻滞、房室阻滞等是其可能机制.
作者:逄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全麻病人在手术结束时,由于气管导管刺激以及疼痛刺激,产生交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不良应激反应,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病人预后极为不利.本研究在于观察全麻气管拔管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2mg/kg)对病人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绍臣;于天超;林万春;李慕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已在甲亢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国粟原英夫教授应用甲状腺超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本文针对该术式的方法,手术要点,手术步骤等作一介绍.
作者:王刚;李泮泉;粟原英夫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