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研究

赖素勇;郑洛翰;郑佳坤;林小聪;蔡玮;张玉芳

关键词:高血压, 丘脑出血, 规范化,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96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病人,根据出血的类型、出血量、病情及病程,采用因型施治的手术方案及综合治疗方法.结果:261例存活,35例死亡.存活的261例半年后随访,按ADl分级判断,Ⅰ级97例,Ⅱ级108例,Ⅲ级27例,Ⅳ级24例,Ⅴ级5例.结论:采取科学的外科规范化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病人早期介入康复与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2005年住院的238例急性恼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及二便训练等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后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均以佳心态接受治疗,主动配合,配合率达100%.238例患者出院随访均能回归社会,其中89%重返工作岗位,11%达到生活自理.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丽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单眼瞳距验光配镜的意义

    目的: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1410例验光配镜患者应用雄博PD--6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统计学方法分析单眼瞳距差异的量在人群中的比例.结果 89.01%的人单眼瞳距有差异,其中94.18%的人单眼瞳距差异量集中分布在0.5~2.5 mm之间.结论:通过大样本调查,接近90%单眼瞳距不等,配镜时选用单眼瞳距更科学,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杨东;姚春滟;李希娜;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儿脑瘫痉挛型偏瘫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性瘫痪指在妊娠到新生儿期,由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久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1].痉挛型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痉挛型瘫痪而另一侧上、下肢正常.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患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腕关节掌屈角、股角、足背屈角小于正常值.立位行走时常见肩胛带内收、肘关节屈曲、手掌屈、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反张、踝关节外旋、尖足等,步态常呈拖拽步态[2,3].

    作者:林萍;吕智海;许洪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术中配合

    目的:总结了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Ladd's术的术中配合.方法:选取了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新生儿期患者57例,全部行ladd's术.结果:在手术中,通过与手术者的密切配合和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手术顺利进行,患儿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成功与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妥善护理紧密相关.

    作者:朱含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洁净手术部的环境管理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控制理论的深入,对手术室洁净程度和环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一些医院相继建立了以空气无菌洁净为目的的洁净手术部.加强洁净手术部的环境管理,对改善手术室的空气环境、保证医疗质量、控制感染、降低手术感染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洁净手术部的空气净化,仅能保证空气的无菌,并不能杀灭吸附在手术间物品表面的细菌,因此,做好洁净手术部的环境管理显得十分必要.我院自2004年底建成洁净手术部以来,通过加强对人流、物流及卫生清洁等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林明霞;林川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硝普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23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23例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用硫酸镁、巯甲丙脯酸疗效不佳,改用硝普钠,临床结果表明,硝普钠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并发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郭新生;郭雪平;刘书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目的:评价等离子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等离子射频消融鼻丘及其相对应的中隔黏膜2个点~3个点.结果:全部患者近期疗效达到100%,远期疗效因时间限制在本次实验中未能做出判断,半年以后继续研究.结论:等离子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确切,无副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张丹;冉德军;刘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护理

    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长期卧床,痰液粘稠,呼吸机送气易使痰液向支气管深部移动,同时由于疾病的原因使咳嗽排痰功能降低或消失,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于支气管内不易咳出,致使气管阻塞和感染难以控制[1,2].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迅速观察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目标性强,效率高,损伤小,已广泛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2].我院ICU自2004年5月购入纤维支气管镜后,三年内对119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192例次.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波;王丽范;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肩锁关节脱位、31例锁骨外侧端骨折,采用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治疗46例,按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A级44例,B级2例.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春;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并发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又发生新的感染,并给病原学证实.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VAP的累计死亡率为10%~25%,归因死亡率为5%~27%[1].本文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江玉蓉;李纯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结合熏蒸治疗腰椎术后腰痛

    目的:中药熏蒸结合内服治疗腰椎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方法:2003年5月到2006年12月收治腰椎手术患者198例,并分为有骨折组82例(包括椎体骨折、椎体滑脱行内固定者)和无骨折组116例(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结合腰痛康方内服治疗组(简称:中药组)115例和芬必得组83例,分别于术后2周、2月、3月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和Denis疼痛等级分类法进行评定,并对两组间行x2检验.结果:中药组治愈率远较芬必得组高,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看出中药组的远期疗效较芬必得组明显占优..结论:本研究从临床角度证明腰痛康结合中药熏蒸具有确切可靠的治疗效果,并提出中医药治疗的适应症.

    作者:李巍;陈德喜;吴国志;李沂红;邢其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超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

    目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已在甲亢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国粟原英夫教授应用甲状腺超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本文针对该术式的方法,手术要点,手术步骤等作一介绍.

    作者:王刚;李泮泉;粟原英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老年躯体疾病住院患者,常出现焦虑、忧虑、易怒等抑郁症状.这不仅造成老年病人身心痛苦,家庭负担增加,还会诱导原有躯体疾病加剧,因此分析其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对防止和治疗老年住院抑郁症状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周晓芝;崔晓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研究心理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条街道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灌肠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清洁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为患儿的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条件.方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均采用39-41度的温生理盐水清洁回流灌肠,每日一次,灌肠治疗期约7-14天,在操作中,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根据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溶液,体位及插管方法.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正确判断洗肠不畅的原因并处理,提醒家长注意灌肠治疗期间的合理饮食.结果:患儿经过术前清洁回流灌肠,术中肠道清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术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清洁回流灌肠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护理操作.保证良好的洗肠效果,对患儿手术肠道准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抢救

    目的:预防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及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积极、正确抢救新生儿窒息.结果: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对新生儿窒息的有效预防及抢救,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孙淑萍;史艳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AF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2002年采用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的148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压缩椎体前高平均恢复38.4%,Cobb角平均改善17.4°,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有一个级以上恢复.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不干扰邻近正常椎间节段等优点.

    作者:周田华;汤逊;林月秋;潘险峰;江慕尧;赵万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31例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症和经验教训.方法:作者采用SR-PGA可吸收螺钉选择性应用于踝关节骨折31例,weber A型19例,weber B型8例,weber C型3例.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7个月.结果:疗效判定根据术后的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优良29例,可2例,所有病例骨折均在伤后8周内愈合,无移位,均无感染,无非特异性积液.结论:SR-PGA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作者:吴林明;李立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影响环孢素A血药浓度因素分析

    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sA)是由真菌Tolypocladium Inflatum Gams分离获得的一种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药,广泛应用于防治实质性器官和骨髓等同种异体移植时的排斥反应.由于环孢素A个体药动学过程差异较大,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故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寻找影响其血药浓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晶;孙彩霞;李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侧弯是脊柱冠状面侧弯、矢状前凸或后凸,轴状面旋转的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上的畸形,病变通常为脊柱的多个节段共同向侧方弯曲,常引起继发性胸廓、肋骨、骨盆畸形,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及心脏功能,甚至发生截瘫,青少年多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行脊柱后路器械矫形融合术,该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对护理工作要求高.自2004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已对16例此类病人行矫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