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成;梁明;段体武;马克娴;陈从云;付晋凤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危重新生儿存活率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诊断或治疗危重新生儿的必要设备和技术力量,使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及妥善转运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项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水平,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结果:除1例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外,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治疗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能够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及治疗.方法:选择30例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肺部感染首发功能蓑竭的脏器多为肺部,累及功能衰竭的脏器越多、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结论:老年肺部感染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启动因素.
作者:黄敏;夏向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细胞学检查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赵培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资料证明心力衰竭病人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内镁显著降低.我院于1999年6月~2005年1月对100例重度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了血镁监测,并随机对其中50例进行硫酸镁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景峰;郭景源;贾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龄患者患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提高生活质量.我院骨科自2002年~2005年实行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42例,术后患者功能佳,可自理生活,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梅;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病病人是指那些病危、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的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需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何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收治的2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对其诊治方法和并发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全组开放性伤17例,闭合性伤9例.18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行剖胸探查14例,剖腹探查8例,同时剖胸剖腹探查3例,胸腔镜检查修补1例.术后死亡l例,发生并发症6例(23.1%).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留峥;于杰;洪志鹏;王仕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加强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朝桂;张艳平;刘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病变, 出血量在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丢失20%以上者.临床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
作者:王丽梅;逯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1]是-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程度.
作者:杜华;杜培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ondy lona acumcnata CA)是由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uoma virus, 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常与疾病同时存在.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GSS-II复位固定系统、神经根管减压、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前按Meyerding分类,I度11例,II度14例,III度3例手术彻底解除卡压神经根的致病因素后采用GSS-II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间隙置入矩形碳塑充松质骨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28例平均随访14个月(8个月~24个月),滑脱复位率96%,椎间融合率100%,无滑脱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26例临床症状接近或完全缓解,2例人部分缓解.按LBOS标准评分,疗效优良率为93%,结论:用GSS-II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加松质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疗效良好.
作者:黄强;董华祥;雷勇;张海云;石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如今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很多,脑出血就是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并常伴有偏瘫的发生.患者肢体与动发生障碍,同时护理工作也就更加复杂,相对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黄亦红;蒋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查找原因,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对1019份住院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病情记录不具体、重点不突出;病情记录缺乏连续性、前后不呼应;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医护记录不相符;记录简单、相关护理内容记录少;项目填写不全或有误.结论:通过培训、考核、评价和有效的改进措施,可较快地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是能够有效控制的.
作者:柳秀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2年10月~2005年4月我科确诊的59例VM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卧床休息,给予病毒唑、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FDP)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2a干扰素,3岁~5岁30万u/d,》5岁50万u/d,1次/d,肌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心律失常治愈率分别为60%和86%;S-T段和T波恢复率分别为63%和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VMC疗效显著.
作者:张素丽;王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资料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少女及青壮年妇女,妇女在行经前后、经期,下腹腰部剧烈疼痛,以至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作者:张红;公培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例介绍冯某,男31岁.以颈5椎体滑脱合并四肢瘫两个月余7天入院.该患于2004年2月14日因交通事故致颈部受伤,当即昏迷.被急送至某医院行颈椎CT后诊断为颈5椎体滑脱,立即给予神经脱水药物治疗,九个小时后神志清醒.
作者:王庆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复明工程中的87例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技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除6例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外,其余术后视力均达到0.5以上.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石润梅;何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