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刘朝桂;张艳平;刘丽华

关键词:护士素质, 医疗护理质量, 能力的培养, 工作的要求, 医学模式, 生活水平, 健康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加强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对颅脑外伤手术病人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Ⅰ°压疮预防的1例报告分析

    病例介绍冯某,男31岁.以颈5椎体滑脱合并四肢瘫两个月余7天入院.该患于2004年2月14日因交通事故致颈部受伤,当即昏迷.被急送至某医院行颈椎CT后诊断为颈5椎体滑脱,立即给予神经脱水药物治疗,九个小时后神志清醒.

    作者:王庆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些药物对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病人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时临床上经常使用硝酸甘油,包括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但应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如患者血压过低(收缩压《90mmHg),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硝酸甘油有可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影响冠脉供血,甚至造成梗死面积扩大.

    作者:孙建英;张晓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我科自开展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以来,发现老年手术患者因机体组织器官的衰老而导致整体调节机能减退、适应能力下降,存在特殊的心理反应.为提高对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质量,我们对7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对策.

    作者:刘明霞;蒋建芳;李爱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45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万年宇;徐青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Ⅰ期植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HA)Ⅰ期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行常规眼球摘除术后,做内容物剜除,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肌锥内.结果:自2000年至2005年收治11例,随访3月~36月均无发生义眼台排斥暴露、感染、移位,活动良好,眼眶饱满,无上睑凹陷.结论:自体巩膜包裹HA义眼台Ⅰ期肌锥内植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是眶美容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惠丽;陆伟萍;殷先第;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做好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化疗病人的护理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2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患者32例,实施全方位的综合防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红;赵素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骨折术后取出困难的处理

    我院自1995年~2005年以来,取内固定物出现钢板螺丝钉、钢丝取出困难共20例,其中螺丝钉30枚,钢丝3道.现将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祝伟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术式,全椎板切除术后腰椎不稳,单纯开窗半椎板切除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避免术后腰椎不稳又达术中减压充分,自1999年~2005年9月,在半椎板切除对侧扩大开窗减压基础上演化为双侧开窗椎管内侧壁切除,共收治2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姜喜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和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加强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朝桂;张艳平;刘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后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以方便、安全、创伤小、疗效显著而被临床所推广.由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较多,其次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泌尿系感染,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的目标.

    作者:沈贵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首例肝穿活组织检查患儿的护理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它的快速、安全、操作简单和成功率高而得以普遍开展,为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观察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科首例行肝穿活组织检查获得成功,通过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未出现迸发症.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析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我院对17例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股头坏死等明显并发症.功能评定:优14例、良3例.结论:应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具有结构合理、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并发症少,可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林国兵;徐皓;郭文荣;李平生;黄银兴;洪志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是应用较高生物相容性的钛合金钢板,通过复位、植骨融合、固定一次完成.因其有仰卧位利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感染低于后路手术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损伤.但也有术后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我院骨科于2003年~2005年共护理此术式治疗的12例病人,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龙利;赵晓艳;黄庆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肱骨骨折76例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肱骨骨折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外伤性骨折,好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对该病不难诊断.根据肱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并发症来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愈后情况.本作者所经历的76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2年10月~2005年4月我科确诊的59例VM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卧床休息,给予病毒唑、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FDP)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2a干扰素,3岁~5岁30万u/d,》5岁50万u/d,1次/d,肌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心律失常治愈率分别为60%和86%;S-T段和T波恢复率分别为63%和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VMC疗效显著.

    作者:张素丽;王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F钉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体会

    脊柱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受伤机制复杂,脊柱稳定性严重受损,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吉;李恩志;杨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动力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水平,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治疗创伤性骨折.结果:除1例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外,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在治疗创伤性骨折中,应用动力加压钢板做坚强内固定,能够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作者:付丽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复发性口疮150例临床观察

    微波以其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广泛应用于口腔粘膜病治疗中.我院口腔科自2002年起采用微波治疗复发性口疮,经1年~2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苏毅;苏红;王军利;鞠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